中国法书精萃:王宠自书游包山诗(原色印刷)
¥
39.5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林韬 编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0
上书时间2024-10-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林韬 编
-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4015496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页
- 【内容简介】
-
王宠(1494~1533),中国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书法家蔡羽的学生,以诸生贡太学。其诗喜欢建安、三谢及盛唐诗风,著有《雅宜山人集》。王宠生活于弘治至嘉靖年间,这时正是吴门地区书法创作鼎盛时期,他虽是祝允明、文徵明的后辈,却与他们并称为吴中三家。其书法初摹虞世南、王献之,后稍出己意,行书和草书一反明代放浪不羁的风格,运笔速度较慢,比较注意点画得失,以沉着的笔触从容书写,形成一种古拙典雅的风格,在明代别树一帜。小楷受锺繇、王献之等人的影响,用笔圆转、淳厚,结构上竭力避免笔画的交叠,在古朴中见空灵。
尽管王宠一生短暂,但仍留下了为数可观的艺术珍品,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以行书为例,明代文学家唐顺之(荆川先生)、清初八大山人等都有过一段学王雅宜的经历,故而在他们的作品中,读者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王宠书法那疏秀出尘、婉丽俊逸的艺术趣味。此外,上海博物馆所藏祝允明书《曹植诗册》,风格亦酷似王雅宜书,已故著名书画鉴定家刘九庵先生甚至持“祝临王书”说。至于小楷,后人临习以成家或假王宠上溯晋、唐者更是不胜枚举。
王宠资性颖异,才俊志高,“弱冠即博涉坟籍,沉精篇翰”,通晓诗文群经。初为邑诸生,后与兄王守(字履约)同举应天乡试,兄中进士,而他却名落孙山。继而贡入太学,人称“王贡士”或“王太学”。以后,自正德庚午至嘉靖辛卯,凡八次应试,均未中。乃潜心诗书,逍遥林下。其间,尝北游燕赵之地。二十年读书石湖之上,讲业楞伽山中,与文徵明(比王宠大二十四岁)、唐寅(姻亲,王宠子娶唐寅女)、陈淳、汤珍(字子重)、袁兄弟等名士相往从,一时誉满吴中。嘉靖十年辛卯(1531年),王宠游南雍,不幸得疾。即东归,养病于虞山白雀寺。两年后殁,得寿仅四十岁。王宠去世后,弟子朱浚明收罗编纂其诗文十卷,于嘉靖十六年刻成《雅宜山人集》此外,王宠还著有《东泉志》四卷,其散曲作品被收入于《南北宫词纪》、《吴骚合编》等书中。
- 【作者简介】
-
王宠(1494~1533),中国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书法家蔡羽的学生,以诸生贡太学。其诗喜欢建安、三谢及盛唐诗风,著有《雅宜山人集》。王宠生活于弘治至嘉靖年间,这时正是吴门地区书法创作鼎盛时期,他虽是祝允明、文徵明的后辈,却与他们并称为吴中三家。其书法初摹虞世南、王献之,后稍出己意,行书和草书一反明代放浪不羁的风格,运笔速度较慢,比较注意点画得失,以沉着的笔触从容书写,形成一种古拙典雅的风格,在明代别树一帜。小楷受锺繇、王献之等人的影响,用笔圆转、淳厚,结构上竭力避免笔画的交叠,在古朴中见空灵。
尽管王宠一生短暂,但仍留下了为数可观的艺术珍品,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以行书为例,明代文学家唐顺之(荆川先生)、清初八大山人等都有过一段学王雅宜的经历,故而在他们的作品中,读者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王宠书法那疏秀出尘、婉丽俊逸的艺术趣味。此外,上海博物馆所藏祝允明书《曹植诗册》,风格亦酷似王雅宜书,已故著名书画鉴定家刘九庵先生甚至持“祝临王书”说。至于小楷,后人临习以成家或假王宠上溯晋、唐者更是不胜枚举。
王宠资性颖异,才俊志高,“弱冠即博涉坟籍,沉精篇翰”,通晓诗文群经。初为邑诸生,后与兄王守(字履约)同举应天乡试,兄中进士,而他却名落孙山。继而贡入太学,人称“王贡士”或“王太学”。以后,自正德庚午至嘉靖辛卯,凡八次应试,均未中。乃潜心诗书,逍遥林下。其间,尝北游燕赵之地。二十年读书石湖之上,讲业楞伽山中,与文徵明(比王宠大二十四岁)、唐寅(姻亲,王宠子娶唐寅女)、陈淳、汤珍(字子重)、袁兄弟等名士相往从,一时誉满吴中。嘉靖十年辛卯(1531年),王宠游南雍,不幸得疾。即东归,养病于虞山白雀寺。两年后殁,得寿仅四十岁。王宠去世后,弟子朱浚明收罗编纂其诗文十卷,于嘉靖十六年刻成《雅宜山人集》此外,王宠还著有《东泉志》四卷,其散曲作品被收入于《南北宫词纪》、《吴骚合编》等书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