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略博弈:第2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策略博弈:第2版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32.48 5.0折 65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维纳计·迪克西特、苏珊·斯克丝 著;蒲勇健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8-1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阿维纳计·迪克西特、苏珊·斯克丝 著;蒲勇健 译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01354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2页
  • 字数 73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其在《策略思维》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写作和案例上之后的通俗博弈论力作。如果说《策略思维》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最为流行的通俗博弈论教科书之一,那么《策略博弈》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最为流行的通俗博弈论教科书之一。知识渊博的迪克西特在本书中通过运用标准的博弈论方法,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智慧、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与合作、政治活动中的技巧、军事活动及战争中的策略等的演绎,比较系统但又很简要地介绍了博弈论的有关基础知识,语言生动诙谐,故事精彩有趣,使得读者在漫游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景之中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博弈论的精致分析工具去了解其所以然。
  本书适合于作为经济管理各个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基础博弈论课程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的辅助读物,当然,学习政治、军事、法律及其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博弈论发烧友们也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许多乐趣和汲取到许多知识营养。
【作者简介】
  阿维纳什·迪克西特(Avinash.Dixit)教授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之一,196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77年当选计量经济学会院士,自1981年起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经济学教授,同时被世界多所知名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牛津大学任教。他于199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院士,2001年任计量经济学会会长,2002年任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副会长,2005年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牛津大学任教。研究领域广泛,在微观经济理论、博弈论、国际贸易、产业组织、增长和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有重要建树,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著作甚丰,除在《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评论》等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外,他还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其中大部分均已成为经济学相关研究领域的名著或经典教科书。
【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与一般性原理
第1章 基本思想和范例
1.1 何为策略博弈?
1.2 策略博弈的一些例子和故事
 1.2.1回击到何处?
 1.2.2GPA暗斗
 1.2.3 “我们未能参加考试,是因为我们轮胎爆了”
 1.2.4 教授为什么这样狠心?
 1.2.5 危机边缘的室友与家人
 1.2.6约会博弈
1.3学习《策略博弈》的策略
第2章 如何思考策略博弈?
2.1决策与博弈
2.2 博弈分类
 2.2.1 博弈中各方是序贯行动的还是同时行动的?
 2.2.2 参与人的利益完全冲突还是具有某些一致之处?
2.2.3 博弈只进行一次还是重复进行?对手是否固定?
2.2.4参与人拥有完全或相同的信息吗?
2.2.5博弈规则是固定的还是可人为操纵的?
2.2.6 合作协议是否具有强制力?
2.3 一些术语和背景假设
2.3.1策略
2.3.2 支付
2.3.3 理性
 2.3.4 对规则的共同知识
2.3.5均衡
2.3.6 动态与进化博弈
2.3.7 观察与实验
2.4 博弈论的用处
2.5 后续章节的结构
2.6总结
第二部分 概念与技巧
第3章 序贯行动博弈
3.1博弈树
 3.1.1 决策结、枝及路径
 3.1.2 不确定性与“自然的行动”
3.1.3结果与支付
3.1.4 策略
 3.1.5 博弈树的构造
3.2 用博弈树求解博弈
3.3 增添更多的参与人
3.4 行动顺序的优势
3.5添加更多的行动
3.5.1井字棋
 3.5.2国际象棋
3.6 逆推实验
3.7 幸存者游戏策略
3.8总结
第4章 纯策略同时行动博弈(Ⅰ):离散策略情形
4.1离散型策略同时行动博弈的描述
4.2 纳什均衡
 4.2.1 纳什均衡概念的进一步解释
 4.2.2 纳什均衡:一个信念和选择的体系
4.3 占优策略选择
4.3.1两个参与人都存在占优策略的情形
 4.3.2只有一个参与人存在占优策略的情形
 4.3.3 重复剔除劣策略
4.4 最优反应分析
4.5 零和博弈的最小最大值方法
4.6 三人参与的博弈
4.7纯策略博弈的多重均衡
4.8 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的情形
4.9总结
附录 几个一般性的定义
第5章 纯策略同时行动博弈(Ⅱ):连续型策略、(Ⅲ):讨论和证据
5.1纯策略是连续型变量的情形
 5.1.1 价格竞争
5.1.2 政党宣传拉票
5.2 纳什均衡的经验证据
 5.2.1实验室或课堂里的实验
 5.2.2 现实世界的证据
5.3 对纳什均衡概念的批评性讨论
 5.3.1 在纳什均衡中对风险的处理
5.3.2纳什均衡的多重性
5.3.3 纳什均衡对理性的要求
5.4可理性化
 5.4.1可理性化概念的运用
 5.4.2可理性化导出纳什均衡
5.5总结
第6章同时行动与序贯行动并存的博弈
6.1同时行动与序贯行动并存的博弈
 6.1.1两阶段博弈与子博弈
 6.1.2 多阶段博弈的结构
6.2 在博弈中改变行动顺序
6.2.1同时行动博弈变为序贯行动博弈
 6.2.2 行动顺序上的其他变化
6.3 分析方法的改变
 6.3.1用博弈树表示同时行动博弈
6.3.2用策略形式说明和分析序贯行动博弈
6.4三人博弈
6.5总结
第7章 采用混合策略的同时行动博弈(Ⅰ):零和博弈
7.1 什么是混合策略?
7.2不确定行为:混合行动使对手难以预料
 7.2.1 最优反应分析
 7.2.2 最小最大值法
7.3纳什均衡作为一个信念与反应系统
7.4当一个参与人有三个或更多纯策略时的混合
7.4.1一般情形
 7.4.2例外情形
 7.4.3一个混合策略占优的情形
7.5当参与人双方都有三个策略时的混合
7.5.1 所有策略的完全混合
 7.5.2 存在一些未使用策略的混合均衡
7.6 零和博弈中混合策略的证据
7.7实践中如何使用混合策略
7.8总结
附录 概率与期望效用
第8章 采用混合策略的同时行动博弈(Ⅱ):非零和博弈、(Ⅲ):一般性讨论
8.1 不确定信念支撑的混合策略
 8.1.1哈里会碰上萨莉吗?
 8.1.2懦夫
8.2有三个策略的非零和博弈
8.3 混合策略均衡的一般性讨论
8.3.1弱均衡
 8.3.2 对手的无差异与防止被对手利用
 8.3.3 在零和博弈中混合策略的违反直觉的结果
8.3.4非零和博弈中另一个违反直觉的结果
8.4 非零和博弈中混合策略的实证
8.5三个或更多策略中的混合:一般性理论
8.6总结
第三部分某些更为广拓的博弈与策略类型
第9章 不确定性与信息
9.1非对称信息:基本思想
9.2 直接沟通或“廉价磋商”
9.3 信号传递和甄别
9.4 激励报酬
9.5 信号传递博弈中的均衡
 9.5.1分离均衡
9.5.2混同均衡
 9.5.3 半分离均衡
 9.5.4一般理论
9.6信号传递和甄别的一些例证
9.7总结
附录 信息与风险
第10章 策略性行动
10.1策略性行动的分类
 10.1.1无条件的策略性行动
 10.1.2 有条件的策略性行动
10.2 策略性行动的置信度
10.3承诺
10.4 威胁与许诺
10.4.1威胁的例子:美日贸易关系
 10.4.2 许诺的例子:餐馆定价博弈
 10.4.3威胁和许诺相结合的例子——中美政治行动
10.5 一些额外的议题
10.5.1策略性行动何时起作用?
 10.5.2 遏制对强迫
10.6 建立置信度
 10.6.1 减少你行动的自由
10.6.2改变你的支付
10.7 反策略性行动
 10.7.1非理性
 10.7.2 切断通信
10.7.3 开辟逃走的路
 10.7.4消除对方想要维持声誉的动机
 10.7.5腊肠策略
10.8总结
第11章 囚徒困境和重复博弈
第12章 集体行动博弈
第13章 进化博弈
第四部分 在特定策略情形下的应用
第14章 边缘政策:古巴导弹危机
第15章 策略与投票
第16章 投标策略与拍卖设计
第17章 谈判
第18章 市场与竞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