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的地景与圣境研究
  • 青藏高原的地景与圣境研究
  • 青藏高原的地景与圣境研究
  • 青藏高原的地景与圣境研究
  • 青藏高原的地景与圣境研究
  • 青藏高原的地景与圣境研究
  • 青藏高原的地景与圣境研究
  • 青藏高原的地景与圣境研究
  • 青藏高原的地景与圣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藏高原的地景与圣境研究

149 全新

仅1件

福建漳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发祥、乔小河、琼英 编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0

上书时间2024-03-06

左岸人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无塑封,多图详细实拍,品相自鉴,实拍图发货。另,寄出图书时会加上保护包装,重量为约重,费用不退不补。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苏发祥、乔小河、琼英 编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7751246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8页
  • 字数 46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朝圣即是一种宗教实践,也是一种文化传统。不同的宗教,朝圣的仪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种宗教,具体的朝圣活动也有差别。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藏传佛教的朝圣,具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青藏高原的地景与圣境研究》第一部分“高山净土”中,罗桑开珠教授做了很好的诠释尝试,而嘎·达瓦次仁博士对玉树地区嘎觉悟久钦董热神山的名称、起源、祭祀和朝圣路线等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认为“嘎觉悟既是玉树的身份符号,又是玉树信众的精神支柱,玉树人无论生活在五湖四海,坚信嘎觉悟犹如影子似的与自己形影不离。正因如此,嘎觉悟已变成为玉树信众亘古不变的一种象征,一种信念和一种坚守。”实际上,每个藏族人心中都有陪伴其一生的家乡神山。
【目录】
高山净土
藏族的朝圣:与神山相关的历史与现实
论藏族山神崇拜的特点
玉树嘎觉悟久钦董热神山
华锐山水文化的调查研究
藏传佛教社区的地景、神灵、仪式和宇宙观
——以四川阿坝州安曲查理寺及其周边地区为个案
论康区贡嘎山的神圣空间和地域
论华锐十三神山及其人性化特征
热贡地区的阿米夏琼山神崇拜及其特征
论拉萨三座神山及其之间的关系
念青唐拉的历史与传说

文本解读
冈底斯山、玛旁湖、哲达布日圣地之历史·具缘之车
本土语境中的圣地构建
——《三怙主圣地志明镜》解读
论贡珠云丹嘉措及其《绒赞卡瓦格博礼赞》
学者、书籍与圣迹:追寻藏地宗教文化的印迹
笔尖镌刻的朝圣——现代藏文文学作品中的朝圣
拉萨地形神话及其分析
对想象的想象——The Visionary Landscape of WutaiShan in Tibetan Buddhism from the Eigh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评读

仪式研究
阿尼玛卿作为“央拉”的相关探讨
青海循化文都乡民间仪式舞蹈“拉载
迭部藏区的“鲁”神祭祀与“玛·给泽曼
降神仪式研究分析
浅析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火供仪式
——以拉萨下密院为例
青海互助白雕神山的祭祀仪式研究
作为地区性生态公益的转山仪式
香格里拉五凤山及其赛马祭祀仪式

变迁探析
自然·人·信仰:安多藏区的神山崇拜及物语表达
——以拉卜楞地区为例
圣俗之间
——浅析塔尔寺的发展演变轨迹
善财:跨体系社会视角下的仁波切与汉裔雍达
——囊谦某新建宗教地景的启示
凉州四部寺的建立及其意义
藏族社会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
——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地区为例
试论卡瓦格博朝圣形成的文化现象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无塑封,多图详细实拍,品相自鉴,实拍图发货。另,寄出图书时会加上保护包装,重量为约重,费用不退不补。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