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斌艳 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5
上书时间2024-09-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斌艳 编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1763209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内容简介】
-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了解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事件。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事件之一,便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以数学课程改革为例,改革在继承中国数学教育优点的同时,对数学课程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调整数学课程目标和内容,倡导新型的数学教学思想,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书核心内容之一是向读者呈现较为完整的数学课程改革动态进程,与读者共同思考两个问题:为何进行数学课程改革以及如何进行数学课程改革。
首先分析21世纪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探讨来自国际性数学素养的测试结果如何推动全球性的数学课程改革;进一步分析国内数学教育发展所遇到的困惑以及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均衡是如何激活数学课程改革的。
然后介绍并分析这次数学课程改革政策的创新,如在颁布全国性数学课程标准的同时,允许上海独立研制并颁布数学课程标准。两套标准虽然对课程目标、课
程内容的描述各不相同,但是课程实施的方向是相对一致的。本书着重分析数学
主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及其具体表现,还介绍了数学教材多元化思想,分析教材
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思路。
本书核心内容之一是思考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活动的创新,在实践中逐渐接近并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此与读者共同思考两个问题:实现数学课程改革中碰到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活动的创新解决这些问题?
本书涉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充分认识数学的不同表征形态。数学有其抽象、严谨的学术形态,但是在数学家或科学家眼里它们是美的体现。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如何让学生有机会感受数学的这种美、体验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数学学的兴趣。完成这类学校数学教育任务的关键之一是:构造数学的教育形态,将作为
科学的数学知识转换为有利于教授的数学教学知识。
接着本书进一步介绍,如何通过数学项目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达到数学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本书主要分析数学项目学习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介绍项目学习的设计要素与实施流程;然后解读若干已实施的数学项目案例,让学生感受如何借助项目学习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理念;最后呈现若干数学项目的设计案例,让学生直接参与数学项目的设计与论证。
本书在呈现国内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同时,介绍并分析国外若干个国家的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介绍其改革背景及改革特色,分改革中的数学课程教学或数学教与学的评价等,以比较的视野探讨中外数学课程与教学发展的特点以及相通之处。
本书作者邀请纪雪颖和吴颖康直接参与本书的编写,其中纪雪颖完成了第四章第一节和第三节的写作,并协助作者对全书进行校对;吴颖康完成了第四章第四节的写作。另外特别感谢上海复兴高级中学师生提供的数学项目案例。
此书为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系列成果之。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出版机会,并以最高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本书的出版;感谢吴海红女士为此花费的大量心血。
-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关于数学课程改革
第一节 为何进行课程改革
一、来自现实的“笑话”与担忧
1.解题中的“笑话”
2.调查中的担忧
二、来自国际比较研究的启示
1.来自TIMSS的启示
2.来自PISA的启发
第二节 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一、研制数学课程标准
1.关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关于“教学大纲”
3.关于数学课程标准
二、教材建设多元化
1.多元化教材建设的简单回顾
2.现代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材建设
第三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一、《数学课标》的结构
二、《数学课标》的基本理念
三、《数学课标》的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与态度
四、《数学课标》的内容标准
第四节 全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理念
1.发展学士的数学应用意识
2.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二、课程结构与目标
1.课程结构
2.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1.数学探究
2.数学建模
3.数学文化
第五节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一、《上海课标》的结构
二、课程理念
1.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育终身学习的基础
2.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三、课程目标
1.打好基础
2.学会应用
3.激发兴趣
4.启迪思维
四、数学课程内容及要求
1.基本内容
2.拓展内容
3.专题研究与实践
五、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六、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第二章 数学的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
第一节 认识数学的不同表征形态
一、数学的发现与发明
1.勾股定理的发现
2.勾股定理证法的发明
二、挖掘数学的美丽
1.数学与自然
2.数学与雕塑、建筑
3.数学与文史
4.数学游戏
第二节 构造数学的教育形态
一、数学人物融入数学教学
二、“现实数学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1.“现实数学教育”的思想
2.“现实数学教育”的实践
三、构造数学教育形态的探索
第三章 数学教学中的项目学习
第四章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动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