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文化:两千虎图
  • 虎文化:两千虎图
  • 虎文化:两千虎图
  • 虎文化:两千虎图
  • 虎文化:两千虎图
  • 虎文化:两千虎图
  • 虎文化:两千虎图
  • 虎文化:两千虎图
  • 虎文化:两千虎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虎文化:两千虎图

158 8.8折 180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奉贤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汉声编辑室 编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心(上海锦绣文章)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3-9

上书时间2022-10-21

馨雅名画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汉声编辑室 编
  •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心(上海锦绣文章)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545204919
  • 定价 18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8页
  • 字数 1125千字
【内容简介】
现代人往往忘记了:我们是生活在“虎文化圈”中。早在史前石器时代,中国便有以各种动物做图腾标志的部族,其中包括虎图腾部族。在漫长的时间中,部族进行迁移、冲突与互相融合,逐渐形成虎龙合一的新文化。河南濮阳出土、兼具虎龙图形的古墓葬,见证了这段距今约六千年的远古历史。虎与龙的崇拜并行不衰,直到秦、汉建立统一帝国后,龙正式成为君王权力的象征。此后,“龙显于天,虎隐于地”;在龙文化高张的权势下,虎悄然遁隐入民间,成为平民大众的保护神并化身千万、继续流传。

  中国人历来尊重生命、爱惜孩子,于是,走入民间的老虎俨然成了庇佑儿童的神明。千百年来,老虎造型经无数母亲的巧手制作成虎头帽、虎围涎、虎肚兜、虎手套、虎鞋……将孩子从头到脚用“老虎”保护起来。如此的中国孩子,怎能不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呢?

  此外,从年头到年尾,无论岁时节令,还是在婚丧喜庆生命礼俗中,民间也都能巧手妇女制作各种剪纸、面花等平面及立体的虎形,以祈求生命延续和吉祥平安。虎的造型,被广泛而大量地运用在节令、礼俗及一般生活装饰上。

  这本虎图录,应该汇集多少只老虎呢?两百只老虎,够不够?在汉声编辑的共同翻查、挑拣下,两百只很快就培长为四百只,四百只又发展成八百只……最后,编辑人仰马翻地掉入“虎海”之中。
【目录】
虎文化论述篇

 图序

 序

 前言 中国民艺与中国虎文化

 第一章 虎艺的思考

 第二章 虎是矛盾的综合体

 第三章 虎是人民的吉祥物与保护神

  虎头吞口调查

  镇五毒肚兜

  香包与针扎

  瓦猫与太极

  瓦猫与习俗

  龙生·虎奶·雕搭棚

 第四章 虎是生命的象征和婚姻的标志

  渭南习俗调查

  婚俗礼馍

  洞房里的秘密

  生俗及小儿满月和生日的虎馍

  虎龙文化的遗存

  丧俗三年释服的礼馍

  春节的虎馍

  清明礼馍

  中元节礼馍

  跑虎

  关于蝉帽与蝉虎

  惠安虎头帽新释

  双头虎解

  宋玉珍的虎头鞋绣花剪样

  甘肃庆阳门面虎枕

 第五章 民艺虎的古代祖型

  姥姥的虎——民艺虎的母系传承

  殷商武士虎头铜盔与娃娃头上的虎头帽

  “虎吃人”质疑

 第六章 崇虎的演化

  娃娃圈和曲连

  虎头铺首

  中国古俗中的虎崇拜

 第七章 原始形态的虎神

  仰韶彩陶与虎文化

 第八章 虎与龙的文化

  商周青铜器上的虎头纹

  虎头生角

 第九章 虎的神化

  彝族“公母虎祖师”面具和撒尼舞蹈虎头面具

 第十章 中国虎部族的迁徙和民族的融合

  匈奴的虎饰

  周后代姓“虎”之谜

  虎樽上的“王”字

 第十一章 古代虎文化的活化石

  纳西东巴经中的虎

  彝族罗罗人的猫节和虎节

  纳西族的门神和东巴祭祀中的旗帜

  苗族刺绣中的虎

  四川广元麻柳乡双虎挑花

  年都乎“於莬”舞考析

 结束语 重振虎文化的历史地位

虎文化两千虎图目录

 序

 虎图录结构表

 剪纸虎

 布制虎

 面花虎

 版画虎

 泥虎

 杂虎

 信仰虎

 古代虎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