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费雯丽——一位女演员的一生(费雯丽是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1983.6一版一印332页)

8 八五品

仅1件

广西南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前苏联 )符·阿·乌琪洛夫 著 任慧 刘璃 译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3-06

版次1983.6一版

印刷时间1983-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332页

字数215千字

上书时间2014-04-10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河南公路运输史第二册:现代公路运输(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硬精装,1994.12一版一印,20图,332页,仅印2千册,附《全省汽车布局示意图》《1954年河南省公路营运路线示意图》《河南省公路汽车零担货运路线示意图》等,本书包括公路运输的恢复与发展、公路运输的“大跃进”和调整、曲折前进的公路运输业、公路运输发展的新局面等四章)
河南公路运输史第二册:现代公路运输(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硬精装,1994.12一版一印,20图,332页,仅印2千册,附《全省汽车布局示意图》《1954年河南省公路营运路线示意图》《河南省公路汽车零担货运路线示意图》等,本书包括公路运输的恢复与发展、公路运输的“大跃进”和调整、曲折前进的公路运输业、公路运输发展的新局面等四章) ¥68.00
贵州公路史第一册:古代道路交通 近代公路(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硬精装46图仅印5千册附《汉代贵州地区主要道路示意图》《元代在今贵州主要驿(大)道示意图》《明代贵州省驿(大)道示意图》《清代贵州省主要驿(大)道示意图》《1927-1937年贵州完成公路路线示意图》《四条战略公路示意图》《1937-1945年贵州完成主要公路示意图》《晴隆县西关24拐略图》《1945-1949年贵州省完成公路路线示意图》
贵州公路史第一册:古代道路交通 近代公路(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硬精装46图仅印5千册附《汉代贵州地区主要道路示意图》《元代在今贵州主要驿(大)道示意图》《明代贵州省驿(大)道示意图》《清代贵州省主要驿(大)道示意图》《1927-1937年贵州完成公路路线示意图》《四条战略公路示意图》《1937-1945年贵州完成主要公路示意图》《晴隆县西关24拐略图》《1945-1949年贵州省完成公路路线示意图》 ¥68.00
江西公路史第一册:古代道路 近代公路(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硬精装,1989.1一版一印,226页,48图,仅印6千册,附《民国29年江西公路路线示意图》《清代江西主要驿铺路线示意图》《宋代江西主要道路示意图》《江西公路局组织系统表(民国35年12月)》《江西公路处战时机构(民国27年)《民国20年江西公路路线图》《江西公路处修治六大干线计划路线图》《东汉时期主要道路示意图》)
江西公路史第一册:古代道路 近代公路(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硬精装,1989.1一版一印,226页,48图,仅印6千册,附《民国29年江西公路路线示意图》《清代江西主要驿铺路线示意图》《宋代江西主要道路示意图》《江西公路局组织系统表(民国35年12月)》《江西公路处战时机构(民国27年)《民国20年江西公路路线图》《江西公路处修治六大干线计划路线图》《东汉时期主要道路示意图》) ¥68.00
上海公路史第一册:近代公路(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硬精装,1989.2一版一印,213页,46图,附《解放前上海市吴淞江(苏州河)上主要桥梁分布示意图》《大上海都市计划图》《上海市中心区规划道路系统图》《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初期草图(1949年6月6日)》《抗战胜利后上海市工务局工务处划区简图》《沪苏公路路线示意图》《锡沪公路路线示意图》《沪杭公路路线示意图》《沪闵南柘路路线示意图》)
上海公路史第一册:近代公路(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硬精装,1989.2一版一印,213页,46图,附《解放前上海市吴淞江(苏州河)上主要桥梁分布示意图》《大上海都市计划图》《上海市中心区规划道路系统图》《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初期草图(1949年6月6日)》《抗战胜利后上海市工务局工务处划区简图》《沪苏公路路线示意图》《锡沪公路路线示意图》《沪杭公路路线示意图》《沪闵南柘路路线示意图》) ¥68.00
陕西公路史第一册:近代公路(1988.11一版一印,224页33图印6千册,附《西潼公路路线示意图》《西汉、汉宁公路路线示意图》《宝平公路路线示意图》《褒棋段黄沙河石拱桥结构图》《公路七年筹划示意图》《10年修治省道计划示意图(民国12年至22年,1923-1933年)》《陕甘宁边区公路大车路略图》《陕甘宁边区交通路线略图》《姚延公路(肤长路)勘查路线图》《西兰公路陕西段示意图》《鱼河堡改线图》)
陕西公路史第一册:近代公路(1988.11一版一印,224页33图印6千册,附《西潼公路路线示意图》《西汉、汉宁公路路线示意图》《宝平公路路线示意图》《褒棋段黄沙河石拱桥结构图》《公路七年筹划示意图》《10年修治省道计划示意图(民国12年至22年,1923-1933年)》《陕甘宁边区公路大车路略图》《陕甘宁边区交通路线略图》《姚延公路(肤长路)勘查路线图》《西兰公路陕西段示意图》《鱼河堡改线图》) ¥68.00
(广西)北海交通志(硬精装,1991.9一版一印,278页,4图,仅印2千册,附《北海市交通图》《北海市地理位置图》,本书分为港口、海运、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四篇)
(广西)北海交通志(硬精装,1991.9一版一印,278页,4图,仅印2千册,附《北海市交通图》《北海市地理位置图》,本书分为港口、海运、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四篇) ¥45.00
(广西)南宁(市)文史资料总第19辑:南宁医林(1996.11出版,284页,包括《广西医学院至创建雨变迁》《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史略》《广西联合专家医院》《旧南宁的中药店和西药房》《旧南宁医药业一览》《南宁市郊区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演变》《名中医张本》《著名针灸学家朱琏》《回族著名老中医刘秀风》《西医生王汤铭传略》《骨伤名医周云鹏》等66篇)
(广西)南宁(市)文史资料总第19辑:南宁医林(1996.11出版,284页,包括《广西医学院至创建雨变迁》《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史略》《广西联合专家医院》《旧南宁的中药店和西药房》《旧南宁医药业一览》《南宁市郊区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演变》《名中医张本》《著名针灸学家朱琏》《回族著名老中医刘秀风》《西医生王汤铭传略》《骨伤名医周云鹏》等66篇) ¥45.00
(河北省)承德(市)文史第一辑(创刊号)(1983..12出版,238页,25图,包括《承德历代衙署变迁》《热河文庙》《承德的寺庙》《穹览寺与琳霄观》《元代寺庙——五指山大灵峰禅寺》《外八庙的喇嘛生活》《喇嘛教的舞蹈——跳步踏》《承德避暑山庄辽代遗址初探》《文津阁及其藏书》《承德梨园史话》《避暑山庄宫廷音乐在易县西陵》《乾隆接见高山族头目怀目怀》《宗镜阁的厄运》等22篇)
(河北省)承德(市)文史第一辑(创刊号)(1983..12出版,238页,25图,包括《承德历代衙署变迁》《热河文庙》《承德的寺庙》《穹览寺与琳霄观》《元代寺庙——五指山大灵峰禅寺》《外八庙的喇嘛生活》《喇嘛教的舞蹈——跳步踏》《承德避暑山庄辽代遗址初探》《文津阁及其藏书》《承德梨园史话》《避暑山庄宫廷音乐在易县西陵》《乾隆接见高山族头目怀目怀》《宗镜阁的厄运》等22篇) ¥98.00
(广西梧州市)藤州(县)史话1981年第一期创刊号(1981.9出版,109页,2图,包括《藤州沿革考》《功盖寰宇 浩气长存——记明兵部尚书袁崇焕》《论明代保卫北京的民族英雄袁崇焕》《乡先正袁崇焕督师传略》《袁督师事略书后》《冤同武穆愁天地——袁崇焕与崇祯》《袁崇焕遗诗选》《袁督师督辽饯别图诗》《钓前明蓟辽督师家元素先生诗》《白冤疏》《问天赋》《袁督师庙记》(康有为 著)《袁督师墓记》等34篇)
(广西梧州市)藤州(县)史话1981年第一期创刊号(1981.9出版,109页,2图,包括《藤州沿革考》《功盖寰宇 浩气长存——记明兵部尚书袁崇焕》《论明代保卫北京的民族英雄袁崇焕》《乡先正袁崇焕督师传略》《袁督师事略书后》《冤同武穆愁天地——袁崇焕与崇祯》《袁崇焕遗诗选》《袁督师督辽饯别图诗》《钓前明蓟辽督师家元素先生诗》《白冤疏》《问天赋》《袁督师庙记》(康有为 著)《袁督师墓记》等34篇) ¥68.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费雯·丽(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原名费雯·玛丽·哈特利,英国著名电影和舞台剧女演员,以惊人的美貌和精湛的演技闻名于世。1938年前往好莱坞便一鸣惊人,成功饰演《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问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回到英国发展戏剧。12年后再次闯荡好莱坞,凭借《欲望号街车》第二次问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一生致力于舞台剧表演,获得戏剧最高奖托尼奖最佳女主角,被奉为“戏剧女王”。1967年,因肺结核在英国病逝。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6名。费雯·丽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1913年11月5日,她出生于英属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原名维维安·玛丽·哈特利(Vivian Mary Hartley),父亲欧内斯特·哈特利(Ernest Hartley)是不列颠印度军队的一个官员,母亲格特鲁德·鲁宾逊·雅克耶(Gertrude Robinson Yackje)的身世是一个谜,她宣称自己是爱尔兰人,但是似乎也同时具有印度帕西人的血统。1912年,他们在伦敦肯辛顿结婚。1917年,父亲被调遣到班加罗尔,维维安与母亲则留在乌塔卡蒙德。维维安3岁时就在她母亲所在的业余剧团上台表演儿歌《小波比》(Little Bo Peep)。格特鲁德试图培养她女儿的文学修养,让她阅读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路易斯·卡罗和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作品,以及希腊 

费雯·丽(79张)神话故事。1920年,父母将6岁半的她送到了英国伦敦附近的圣心女修道院寄宿学校。维维安在这里学会了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她在修道院的密友是后来同样成为女演员的莫琳·奥莎莉文,她告诉奥莎莉文自己梦想着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演员”。维维安完成了后期教育后,于1931年返回英国与父母团聚。她发现一部莫琳·奥莎莉文出演的电影在伦敦西区上映并告诉父母自己梦想成为一个演员。父母非常支持她,她父亲帮助她进入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2]1931年底,在舞会上维维安认识了年长她13岁的著名律师赫伯特·利·霍尔曼。他对她的美貌和气质着迷,尽管对戏剧界人士不以为然,但维维安还是同意了他的求婚,并于1932年12月20日结婚,维维安也因此而辍学。
  费雯丽青年时期
1933年10月12日,女儿苏珊妮出生,她对家庭生活感到不满。她的朋友推荐她参加电影《渐有起色》(Things Are Looking Up)的拍摄,在其中饰演一个小角色,这也是她初次登上银幕。她雇佣了经纪人约翰·格利登(John Gliddon),后者认为她的名字“维维安·霍尔曼”不适合作为一个电影演员的名字。她拒绝了格利登为她取的名字“阿普利尔·莫恩”(April Morn),采用“维维安·丽”作为艺名。格利登将她推荐给导演和制片人亚历山大·科达作为候选演员,但是科达觉得她缺少潜力而拒绝。
1935年,她出演话剧《道德的面具》(The Mask of Virtue),声名鹊起,很多报纸采访了她,其中《每日快报》的采访文章提到“她的表情改变得很快”,也是第一次公开的出版物中提到她情绪变化迅速,这成为她的一个特征。后来的桂冠诗人约翰·贝奇曼也为她撰文,将她描写为“英国少女的本性”。科达在观看了她的演出后,承认了自己的失误,与她签定电影合约,并将她的名字改为“费雯·丽”1960年代,当费雯·丽回忆起她第一次遭受评论界赞颂和突然而至的名声的复杂感受时说,“一些评论家看起来很愚昧地认为我是一个伟大的女演员。我想,这么说真愚昧和缺德。因为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和责任,而我无法承受。这使我花了很多年学习足够的东西来实现他们的期望。我发现这非常愚昧。我很清楚地记得那个评论家,并永远不会原谅他。”
婚后演艺生涯
1940年2月,吉尔·埃斯蒙德同意与奥利弗离婚,而霍尔曼也同意与费雯·丽分手,后来他们保持了一生的友谊。8月30日,奥利弗和费雯·丽在圣巴巴拉结婚,只有证婚人凯瑟琳·赫本和加森·卡宁参加了仪式。
费雯·丽希望能与奥利弗一起参加《蝴蝶梦》的试镜,该片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导演,并确定奥利弗出演男主角。但是在费雯·丽试镜后,塞尔兹尼克认为“她看起来不象天真无邪的样子。”希区柯克和费雯·丽的指导者乔治·丘克也持有相同观点。塞尔兹尼克还注意到在奥利弗确定为男主角之前她并没有表现出对角色的期待,后来琼·芳登获得了该角色。塞尔兹尼克还拒绝她和奥利弗一起出演《傲慢与偏见》,葛丽亚·嘉逊得到了费雯·丽所希望的角色。
《魂断蓝桥》原定由奥利弗和费雯·丽主演,然而,塞尔兹尼克将男主角更换成罗伯特·泰勒,使他达到演艺事业的顶峰,成为米高梅公司最受欢迎的男演员之一。费雯·丽在演员表上的头牌地位体现了她在好莱坞的位置,尽管她不愿意在奥利弗缺席的情况下参加演出,这部电影不仅仅受到观众和评论家的欢迎,同时也成为她最喜欢的由自己主演的电影。她将人物初恋时的幸福、分手时的忧伤、失去爱人后的绝望表演得淋漓尽致。

费雯·丽出演电影海报(20张)她与奥利弗在百老汇主演了舞台剧《罗密欧与茱丽叶》。[3]纽约的媒体专著于报道两人交往初期对各自婚姻不忠实的事实,并质疑他们为什么不返回英国为战争出力。对演出的评论也多为负面。《纽约时报》的布鲁克·阿特金森撰文写道:“尽管费雯·丽小姐和先生是英俊的年轻人,但是他们一点也没有饰演好自己的角色。”当大部分责备针对奥利弗的表演和导演的时候,费雯·丽也被批评。评论家伯纳德·格里班尼尔提到“费雯·丽小姐的嗓音很细,女店员的水准。”夫妇两人为了这部舞台剧投入了他们大部分积蓄,因此演出失败对他们来讲在经济上是一个惨重的打击。1941年,他们双双出演《汉密尔顿夫人》,奥利弗饰演霍雷肖·纳尔逊,费雯·丽饰演爱玛·汉密尔顿。当时英国已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该片是好莱坞几部激发美国观众亲英情绪的电影之一。影片在美国受到欢迎,并在苏联获得巨大成功。温斯顿·丘吉尔在他举行的一个聚会上请宾客观看此片,宾客中包括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并发表讲说,“先生们,我认为这部电影会让你们感兴趣,它展现的伟大的事件,和你们正在参与的相仿。”丘吉尔一直很喜欢奥利弗夫妇,在他的余生经常邀请他们共进晚餐,出席一些场合。
在英格兰的发展
奥利弗夫妇回到英格兰,1943年费雯·丽在北非巡演,为官兵表演直到持续咳嗽和发烧而病倒。1944年,她左肺确诊为结核,在医院呆了几周后,她看起来已经痊愈。春天,她出演影片《凯撒和克利奥帕特拉》时发现自己怀孕,但是不幸流产。她非常沮丧,严重时甚至会对奥利弗辱骂和动手,直到自己倒在地上哭泣。这是她第一次神经完全崩溃,后来又发生多次。奥利弗开始识别即将爆发的症状——几天过分活跃后是一段时期的忧郁和一次彻底的崩溃,事件之后费雯·丽毫无印象,但是会非常局促不安和后悔。
1946年,她基本康复,恢复了表演,在桑顿·怀尔德的戏剧《九死一生》(The Skin of Our Teeth)中获得成功,但是那段时期上映的电影《凯萨与克丽奥佩拉》和《安娜·卡列尼娜》均不太成功。
1947年,奥利弗被授以爵位,费雯·丽陪伴他前往白金汉宫参加授权仪式。她成为奥利弗夫人,即便是在他们后来离婚后,她在社交上的称呼仍然为奥利弗夫人。
1948年6月,奥利弗夫妇抵达澳大利亚布里斯班。1848年,奥利弗是老维克剧院的董事会成员,他和费雯·丽乘船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巡回演出,为剧院筹集资金。在6个月的旅行中,奥利弗表演戏剧《理查德三世》,也与费雯·丽合作演出《丑闻学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和《九死一生》。但是总体上她还是完成了对她的要求,奥利弗注意到她有“使新闻界着迷”的能力。他们的同事后来回忆他们之间的几次争吵,最戏剧性的一次发生在克赖斯特彻奇市,当时费雯·丽拒绝上台演出。奥利弗打了她一巴掌,费雯·丽出乎意料的还击了他。在巡回演出结束后,两人都精疲力竭并且身体不适,奥利弗对一个记者说:“你也许不知道,你在和一对骨瘦如柴的人说话。”

费雯·丽和劳伦斯·奥利弗(50张)费雯·丽的下一个在伦敦西区剧院表演的角色,是田纳西·威廉斯编剧的《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杜波依斯。威廉斯和制作人艾琳·迈耶·塞尔兹尼克观看了她在《造谣学校》和《安提戈涅》的表演后决定让她出演该角色,奥利弗担任导演。由于剧情中含有强奸的场景以及放荡和同性恋的内容,该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争议,媒体的讨论增加了费雯·丽的焦虑,但是她确信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作家约翰·博因顿·普里斯特利公开抨击了剧作和费雯·丽的表演,评论家肯尼思·泰南认为费雯·丽不适合出演该角色,因为英国演员“在舞台上太有教养而不能激动地表达感情”。剧作商业上的成功部分归功于观众希望看到一个他们认为是淫乱和轰动的故事,而不是奥利维尔和费雯·丽所预想的希腊悲剧,这点令他们很灰心失望,幸亏还有一些强有力的支持者,其中包括诺埃尔·科沃德,他认为费雯·丽表演非常出色。
在326场表演后,费雯·丽完成了她的舞台演出工作。然而,她很快受邀参加电影《欲望号街车》拍摄。她的随和和幽默感使她与男主角马龙·白兰度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但是和导演伊利亚·卡赞相处不太融洽 ,卡赞起初对她评价一般,认为她天分不高。但是随着作品的拍摄,他的评论充满了赞赏,变成了“她是我认识的最有恒心的女演员,如果她认为对表演有帮助,她会爬过碎玻璃。”费雯·丽认为这个角色繁重而累人,接受《洛杉矶时报》 采访时说,“我在剧院里演了9个月的布兰奇·杜波依斯,是她主宰着我。”电影好评如潮,她也因此获得了第二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和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田纳西·威廉斯认为费雯·丽带给角色“所有我所希望的东西,还有更多我从没奢望的。”但是后来,费雯·丽表示扮演布兰奇·杜波依斯“使我陷入了疯狂”。
拍《乱世佳人》
奥利弗尝试拓宽他的银幕生涯,尽管他在英国非常成功,但是在美国的知名度并不高,早期打入美国市场的一些尝试也以失败告终。1939年,奥利弗获得了机会出演由塞缪尔·戈尔德温制作的《呼啸山庄》中男主角希斯克烈夫,前往好莱坞,将费雯·丽留在了伦敦。戈尔德温和导演威廉·惠勒邀请费雯·丽饰演片中女配角伊莎贝拉,但是她拒绝了邀请,宣称只饰演主角凯茜,而该角色早已确定由默尔·奥伯伦饰演。
当时好莱坞正在公开寻找大卫·O·塞尔兹尼克制作的《乱世佳人》的女主角斯佳丽·奥哈拉的人选,很多著名或不著名的女演员都参加了试镜,包括凯瑟琳·赫本、诺玛·希拉、贝蒂·戴维斯、芭芭拉·斯坦威克、琼·克劳馥、拉娜·特纳等。1938年2月,费雯·丽就让她的美国经纪人麦伦·塞尔兹尼克(大卫·塞尔兹尼克的弟弟)将她推荐给制片方。当月,塞尔兹尼克观看了她在《英伦浩劫》和《牛津风云》中的表演,从那时起就将其定为重要候选人之一。
  费雯丽中年
《乱世佳人》剧组电影摄制过程对于费雯·丽来说非常艰难,库克由于与塞尔兹尼克产生矛盾,离开了剧组。新导演维克多·弗莱明经常与费雯·丽争吵。她与女配角奥丽维亚·德哈维兰在周末和晚上秘密会见丘克,向丘克请教饰演角色的建议。她和男主角克拉克·盖博,盖博的妻子卡罗尔·隆巴德和奥利维亚·德哈维兰相处友好,但是与男配角莱斯利·霍华德发生冲突,而他们之间有好几场感情戏。使她更为苦恼的是,有时候她被要求一周工作7天,经常工作到深夜,而她很想念在纽约工作的奥利弗。她给霍尔曼写信,“我厌恶好莱坞……我永远不会适应——我真讨厌拍电影。”[4]劳伦斯·奥利弗的传记中提到的费雯·丽在拍摄《乱世佳人》时狂躁的表现,2006年,哈维兰对此做出回应。她为费雯·丽辩护道:“费雯·丽在拍摄《乱世佳人》时非常职业和遵守纪律,她有两件很忧心的事情——以最佳水平饰演一个特别有挑战的角色,以及与在纽约的奥利弗分离。”
《乱世佳人》的上演立即为费雯·丽带来影响和名誉,但是她说:“我不是一个电影明星;我是一个演员。作为一个电影明星,只是一个电影明星,是多么虚假的人生,为了虚假的价值和公众而活。演员的生活可以持续很久,总是可以饰演不可思议的角色。”《乱世佳人》共获得8项奥斯卡奖,费雯·丽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还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
病情加剧
1951年,费雯·丽和奥利弗演出了两部关于克利奥帕特拉的戏剧,威廉·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和萧伯纳的《凯撒和克利奥帕特拉》,获得好评。之后,他们来到纽约,在齐格菲剧院整整表演了一季。大部分的评论是赞扬的,但是评论家肯尼思·泰南使他们很恼怒,因为他认为费雯·丽平庸的才能导致奥利弗水准也因而下降。泰南的诽谤几乎导致又一次崩溃。害怕失败的费雯.丽反复咀嚼他的评论,而忽略了其他评论家正面的评价。
1953年1月,费雯·丽与彼得·芬奇一起前往斯里兰卡拍摄《象宫鸳劫》。影片开拍后不久,她经历了一次精神崩溃。派拉蒙电影公司只好请来伊丽莎白·泰勒顶替她的角色。奥利弗陪伴她回到了英国的家中,费雯·丽告诉他自己已经爱上了芬奇,并和他有了暧昧关系。她在几个月内逐渐康复。这次发病使许多奥利弗的朋友得知了她的疾病。戴维·尼文说她已经“相当、相当疯狂”。诺埃尔·科沃德在他的日记中表达了他的吃惊:“大概从1948年左右起,情况已经变坏,并且愈来愈糟糕了。”
1953年,费雯·丽基本康复和奥利弗一起演出舞台剧《睡美人》(The Sleeping Prince)。1955年,他们在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镇演出一季莎翁的戏剧,包括《第十二夜》、《麦克白》和《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演出爆满并受到好评,费雯·丽的健康状况似乎稳定下来。诺埃尔·科沃德的新作《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邀请费雯·丽担任女主角,正当他享受成功的喜悦时,费雯·丽因怀孕推出该剧。几周之后,她再度流产,又经历了一次精神抑郁,这回长达数个月。她和奥利弗一起参加《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的欧洲巡回演出,但是整个旅程因费雯·丽与奥利弗以及其他同事间经常爆发的冲突而坏事。当他们回到伦敦后,她的前夫霍尔曼仍然对她有很大影响,与奥利弗一起帮助她镇定下来。
1958年,考虑到她的婚姻即将走到尽头,费雯·丽开始和演员约翰·梅里韦尔交往,梅里韦尔知道了她的健康情况,向奥利维尔保证自己会照顾好她。1958年,她在1959年参加了诺埃尔·科沃德的喜剧《Look After Lulu》的演出,获得成功。《泰晤士报》如此评论她:“美丽、冷静,事实上她是每一个场景的焦点。”
1960年,费雯·丽和奥利弗离婚,之后奥利弗与琼·普洛莱特结婚。在他的自传中提到了这些年两人遇到的问题是因为费雯·丽的疾病,他写道:“尽管她会突然脾气暴躁、沮丧、并且越来越糟糕,她还是保持了她特有的谨慎,—种在除了我之外所有人面前掩盖她真实的精神情况的能力,在我面前,她不必如此费心。”[5]最后岁月
1958年后,梅里韦尔对费雯·丽有稳定的影响。尽管她看起来很满足,但是记者雷迪·哈里斯引用了她的话:“宁愿和奥利维尔度过短暂的一生,也不愿意和别人共度漫长人生。”她的第一个丈夫霍尔曼也陪伴了她相当长的时间。从1961年的7月到1962年的5月,梅里韦尔和她一起参加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拉丁美洲的巡演,没有奥利维尔与她分享公众的注意,费雯·丽很喜欢对她肯定的评价。尽管仍然受多发性抑郁症的困扰,她继续在剧院工作,1963年因百老汇音乐剧《同志》(Tovarich)获得了东尼奖最佳音乐剧女主角奖。她还参加了影片《罗马之春》和《愚人船》的拍摄。
  费雯·丽中年
1967年5月,当她与迈克尔·雷德格雷夫一起排练爱德华·阿尔比创作的舞台剧《人海万花筒》的时候,困扰了她超过20年的肺结核复发,在休息了几周后,看起来已经康复。7月7日晚上,梅里韦尔和往常一样将她留在家中,外出表演,半夜返回家中的时候发现她已经睡着了。30分钟后(已经是7月8日),梅里韦尔返回到卧室发现费雯·丽躺在地板上,已经去世。
费雯·丽曾试图走到卫生间,但是由于她的肺中充满了液体而摔倒。梅里韦尔联系了奥利维尔,后者正在附近的一家医院接受前列腺癌的治疗。在奥利维尔的自传中,他描写自己“极度悲痛”,立刻赶到费雯·丽的住所,发现梅里韦尔已经将她的尸体搬回床上。奥利维尔表达了他的敬意,在帮助梅里韦尔处理葬礼的安排之前,“站在那里祈求原谅所有我们之间发生的不快。”
费雯·丽被火葬,她的骨灰撒在家乡的一个湖中,靠近英格兰东萨塞克斯。一场纪念仪式在西敏市圣马丁教堂举行,约翰·吉尔古德宣读了悼词。在美国的南加州大学也举行了一场悼念活动,乔治·丘克等好友宣读悼词。
巨星之逝
令朋友们惊异的是,费雯·丽无视自己在银幕上的成就,她仰慕着奥利弗杰出的舞台表演。奥利弗说:“必须去感受。痛苦、热情、忧伤,一切的感受都会使你永远地失去一些东西,而一切的感受又会使你的内心更加丰富。”奥利弗的主张对于费雯·丽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因为她太真挚,总是动情地感受他人的命运,又从来表里如一,于是她所表演的每一个悲剧故事都在消损着她的健康。《魂断蓝桥》中的玛拉因为爱而死在车轮下,《汉密尔顿夫人》中的埃玛因为尊严而失去了一切,《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因为不愿忘怀而被强行送往精神病院……一次次忘我地置身于这些角色中的费雯·丽终于病了,没有人知道她脆弱而又紧绷着的神经何时会突然崩溃,她拍《乱世佳人》时染上的肺结核也更加严重了。[6]  晚年的费雯·丽
奥利弗开始感到了无能为力,他越来越长时间地离开家去巡回演出,费雯·丽曾在极度绝望中给奥利弗写出长达22页的信,诉说她的孤寂和思念。但是,1960年6月,当奥利弗要求离婚时,费雯·丽的回答是:当然,奥利弗夫人将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费雯·丽知道爱意味着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男女之爱最不堪重负的是虚伪和强迫。她不能让奥利弗经历20多年前她与霍尔曼之间发生的痛苦。这样的理解令费雯·丽在一往情深的爱情逝去时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
7年后7月里的一个晚上,费雯·丽独自在她的寓所死去。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曾给朋友送去两棵玫瑰,她说:“如果你现在种,它们很快就会生根。种花人把第一棵叫做费雯·丽;另一棵是你,叫做超级明星。”朋友说:“这就是说,两棵玫瑰都是你。”费雯·丽的眼睛一下湿润了,过了很久她才说:“所有的花都应该好好施肥……”
1967年7月7日,费雯·丽在心力交瘁中孤独地倒在卧室门口。54岁的生命到此结束了。当天晚上,伦敦的所有剧院都熄灭舞台脚灯一分钟,演员和观众一起默哀悼念这位天才的表演艺术家。费雯·丽虽然红颜薄命,但她创造的银幕形象却成为了不朽的电影经典。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