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举人董元亮手稿.甲戍上己禊集南海分韵得绿字.特制信笺.手稿尽显董元亮、陈三立、康有为之交集.异常珍贵.
  • 清代举人董元亮手稿.甲戍上己禊集南海分韵得绿字.特制信笺.手稿尽显董元亮、陈三立、康有为之交集.异常珍贵.
  • 清代举人董元亮手稿.甲戍上己禊集南海分韵得绿字.特制信笺.手稿尽显董元亮、陈三立、康有为之交集.异常珍贵.
  • 清代举人董元亮手稿.甲戍上己禊集南海分韵得绿字.特制信笺.手稿尽显董元亮、陈三立、康有为之交集.异常珍贵.
  • 清代举人董元亮手稿.甲戍上己禊集南海分韵得绿字.特制信笺.手稿尽显董元亮、陈三立、康有为之交集.异常珍贵.
  • 清代举人董元亮手稿.甲戍上己禊集南海分韵得绿字.特制信笺.手稿尽显董元亮、陈三立、康有为之交集.异常珍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代举人董元亮手稿.甲戍上己禊集南海分韵得绿字.特制信笺.手稿尽显董元亮、陈三立、康有为之交集.异常珍贵.

56700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元亮

年代1891-09

页数2页

尺寸29 × 19 cm

上书时间2021-03-17

正雅书局

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清代举人董元亮手稿《甲戍上己禊集南海分韵得绿字》,两页全。所用为清代特制的希潜信笺,手稿尽显董元亮、陈三立(散原叟)、康有为(康南海)之情谊。题目中“南海”即康有为康南海。文中“今年散原叟适来家”“散原叟”即陈三立先生。陈三立号散原,为陈寅恪之父。文中“杜曲吾侪望风采”,文后署名“古闽董元亮呈稿”。异常珍贵,独家在售。品相如图。
商品描述
题目之中“南海”即康有为康南海。文中“今年散原叟适来家”“散原叟”即陈三立先生。陈三立(1853-1937)号散原,为国学大师陈寅恪之父。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文中“杜曲吾侪望风采”,文后署名“古闽董元亮呈稿”。据上下文和当时的境况分析,这是董元亮写给弟弟董元度或儿子董芸抑或当时维新派重要人物的手稿。从上下文判断,董元亮与陈三立(散原叟)过从甚密,与康有为皆为“维新派”,所以“散原叟适来家”。
董元亮生在名门望族董氏一族。祖父董讷是康熙六年(1667)探花,官至封疆大吏。父亲董思凝,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官至山西布政使司参议,曾参与大清律编写。弟弟董元度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曾先入词馆,后长期生活在卢见曾幕府中,与当时东南文坛诸名士多有交往。并与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德州名士宋弼、田仲义皆为好友。董元亮的三子董芸,嘉庆三年(1798)举人,文章健雅,尤工词赋,以诗名世。
董氏家族六百年,自九代至十五代中,出了一名探花二名进士二名举人一名秀才,有七位夫人被赠一品夫人。特别是董讷官至从一品,后被康熙皇帝追赠正一品,又御书“眷念旧劳”,因而使董氏家族成为康乾盛世间平原一名门望族。《光绪十七年辛卯科福建乡试硃卷一卷》即由董元亮与董元度撰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清代举人董元亮手稿《甲戍上己禊集南海分韵得绿字》,两页全。所用为清代特制的希潜信笺,手稿尽显董元亮、陈三立(散原叟)、康有为(康南海)之情谊。题目中“南海”即康有为康南海。文中“今年散原叟适来家”“散原叟”即陈三立先生。陈三立号散原,为陈寅恪之父。文中“杜曲吾侪望风采”,文后署名“古闽董元亮呈稿”。异常珍贵,独家在售。品相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