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

26.54 4.7折 5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永增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37828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96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56元

上书时间2024-12-27

大喜阅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解读敦煌·敦煌彩塑
定价:56.00元
作者:刘永增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67537828
字数:119000
页码:19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敦煌研究普知型读物,学术大咖奉献给大众读者的传世经典。敦煌的全方位呈现,再现千年文明。
内容提要
塑造佛像有哪些规范?敦煌彩塑如何制作?北朝彩塑如何融汇中西?隋代雕塑如何承前启后?唐代彩塑为什么偏重写实?中唐之后的彩塑为什么渐入衰境?《解读敦煌·敦煌彩塑》阐释了千余年间的石窟开凿史上,敦煌塑像的发展与演变,详细论述了敦煌莫高窟现保存有北凉等十个朝代的洞窟492个,彩塑2000余尊,浮塑1000余身,现保存基本完好的原作14000余身的发展演变。
目录
章 中原与西域的艺术交汇1.最早出现在敦煌石窟的是哪位菩萨? 26 2.北魏敦煌塑像有来自中原的风格吗? 33 3.北魏石窟中为什么出现释迦苦修像? 40 4.为什么说释迦多宝诠释了《妙法莲华经》? 44 5.西魏彩塑出现了什么新风? 49 6.莫高窟中心塔柱窟具有哪些功用和特点? 55第二章 承前启后的汉风胡韵1.为什么说隋代雕塑承前启后? 66 2.隋代为什么塑造弥勒三会造像? 74 3.隋代怎样表现释迦牟尼与十大弟子?  81第三章 世俗形象感动世俗1.为什么称莫高窟初唐时期的造像为贞观样式?  942.是谁塑造了莫高窟的南大像和北大像? 108 3.初盛唐时期的群体圆塑在哪里? 113 4.为什么写实的盛唐造像动人心魄? 123 5.盛唐之盛的洞窟是哪座? 136 6.盛唐彩塑如何凸显富丽与华贵? 144第四章 从清新的吐蕃造像到渐入衰境1.为什么说吐蕃治下敦煌造像唐风依旧? 1562.敦煌的释迦涅槃像美在哪里? 168 3.晚唐夕照留下多少余辉? 176 4.敦煌彩塑的绝响尚有几许余音? 182附录 敦煌大事记
作者介绍
敦煌研究院:敦煌学研究的科研单位,也是保护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其它文物的文博单位。樊锦诗: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刘永增,敦煌研究院考古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敦煌佛教美术史研究,近年从事敦煌密教美术研究。独著或合著有《敦煌石窟艺术 莫高窟58窟》、《敦煌石窟全集·雕塑卷》、《日本宁乐美术馆藏吐鲁番文书》等,于中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译文八十余篇。
序言
前  言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其地域包括印度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及恒河流域(今印度)。早期的佛教为无偶像崇拜,信奉者认为偶像是对圣人的不敬,因此仅以法轮、足迹、树以及宝座来表示佛陀的存在。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公元1世纪统治印度的贵霜王朝最早将佛陀的形象铸造在金币上。贵霜王朝是由从黄河西部地区西迁的大月氏人建立的。这一地区的雕塑称犍陀罗(Gandhara,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东部一带)美术,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曾对中国的佛教造像产生了较多的影响。位于恒河以南的马图拉(Mathura,旧译秣菟罗,今印度北方邦马图拉地区)地区也开始用石材雕刻,称为马图拉美术。其佛陀造像虽受到北方影响,但基本是出自印度本土的艺术,特别是药叉女造像,极具地域特征。佛教东传的过程也是一个佛教艺术于流传各地逐渐本土化的过程。在一些无法采集到适宜雕刻的石材的地区,人们因地制宜地采用了金铜、泥塑、木雕、陶塑等方法来塑造佛像。如巴米扬(Bamiyan,今阿富汗喀布尔市西北230公里)石窟即为泥塑,具有印度笈多王朝时代的特点,壁画则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而哈达(Hadda,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南10公里)地区的造像则多为模制,模制塑像上还施以彩绘,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彩塑。哈达的造像,将冷峻的犍陀罗雕刻和浑厚的印度造像融为一体,以全新的造型方法、写实的技法,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佛教造像。敦煌有着深厚的中原文化根基,造型艺术也有着自己的传统。汉代的敦煌,在生活用具上已经制作出相当精美的雕塑作品。西凉时,国君李暠曾在敦煌建造宗庙以祭祀先祖。公元4世纪,敦煌已发展为“村坞相属,多有寺塔”的佛教圣地,敦煌石窟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敦煌地处边陲,社会相对稳定。在地方豪门权贵和百姓累世开凿下,敦煌石窟逐渐发展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胜地。加之来自中原各地的西行僧侣和躲避战乱的富有之家、被贬的儒雅之士不断聚集敦煌,他们的智慧与财力,无疑也推动了石窟的创造和保护。相反,中原由于战火频仍、政治动荡,随着一个个王朝的湮灭、一座座寺庙的焚毁,唐代以前的佛教彩塑几于荡尽,现存的仅有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五台山大佛光寺、南禅寺等处。从这个意义上讲,敦煌石窟是中国最重要的彩塑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开凿在敦煌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建筑规模多属中小型,也有一些大型的洞窟。从形制上讲,石窟可分为禅窟、中心塔柱窟、覆斗顶窟、大像窟和背屏窟五种形式。由于石窟坐西向东,西壁则是洞窟的中心所在,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洞窟,大都在西壁的中央塑造佛像。石窟内塑有佛像并绘有壁画。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初创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为沙门乐僔开凿。其后法良禅师亦从东届此,于僔师窟侧相继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此后,笃信佛教的瓜州刺史东阳王元荣与建平公于义亦大兴佛教,莫高窟的开窟造像由此兴盛起来。然而,由于历史久远和自然的损坏,初创期的石窟已不可考,现存最早的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上半叶的北凉时期。莫高窟现保存有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等十个朝代的洞窟492个,彩塑两千余尊,浮塑一千余身,现保存基本完好的原作一千四百余身。在千余年间的石窟开凿史上,敦煌塑像的发展和演变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即发展期,包括北魏、西魏、北周三个历史时期,历时一百八十年。洞窟多为中心塔柱窟,西魏以后出现了覆斗顶窟。塑像主要有主体性雕塑,也有一些附属的影塑。主体性的雕塑多指塑造于中心柱四面或西壁的佛、菩萨像,是人们礼拜的对象,如弥勒像、释迦像和释迦多宝并坐像。以造像题材分,有说法像、禅定像、思惟像、苦修像等。主尊两侧多侍有菩萨,北周时出现了弟子造像。附属的影塑有飞天、供养菩萨,以及龛楣上装饰的交龙和神王、龙头等柱头装饰。中期为繁盛期,包括隋、唐两个时代,历时三百余年。洞窟形制多为覆斗顶窟。一般在窟室正面开凿大龛,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少者三五身,最多的达到二十八身。佛像有释迦牟尼、弥勒、阿弥陀和释迦多宝并坐像,同时出现了三世佛和弥勒三会说法像,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以及供养菩萨。有些洞窟的窟室中央还设立须弥坛,坛上列置佛、弟子、菩萨群像。除此之外,唐代石窟中还出现了以特定主题为内容的大像窟和涅槃窟,这两类洞窟,无论在塑像的规模还是塑造的技法上,都反映了唐代在政治上的强盛和经济上的繁荣。晚期为衰落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历时460余年。五代承袭了晚唐时出现的背屏窟,这类洞窟规模宏大,多开凿在莫高窟的下层,因此塑像多遭破坏。宋代55窟,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弥勒三会说法像,除倚坐的弥勒佛像外,塑有弟子、菩萨、天王和金刚力士,数量也多至十余身,是了解莫高窟晚期雕塑不可多得的作品。西夏时期大多是重修前代洞窟,保存完好的仅有491窟出土的供养天女像。元代洞窟的内容为汉密(汉地佛教与藏密)并重,壁画不乏佳作,遗憾的是却没有留下任何雕塑作品。0-1  公元1至2世纪的犍陀罗造像0-2  公元2世纪的印度马图拉造像0-3  公元2世纪的印度马图药叉女0-4  北朝中心塔柱窟0-5  隋代覆斗顶三龛殿堂窟0-6  唐代中心佛坛窟中唐  榆林窟25窟 0-7  晚唐背屏佛坛窟                                                                                                                                                                                                                敦煌彩塑是怎样制作的?敦煌石窟的岩体构造属于酒泉系砾石岩层,是由细沙和砾石沉积粘结而成,因此不能像印度的犍陀罗或马图拉那样进行雕刻,只能采用泥塑装彩的工艺进行造像,后世称作“彩塑”。其实泥塑装彩的彩塑与石雕是相同的,石雕也需要装彩。犍陀罗的造像看上去好像是素面石雕,但是在很多造像上可以明显地观察到使用色彩的痕迹。作为石雕,不但是造像的前面,包括头顶、身后,甚至是足底都进行完全雕刻的被称之为圆雕。因此,敦煌彩塑大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圆雕,或称之为圆塑,而是接近圆塑的高浮塑。高浮塑一类的造像主要塑在佛龛内部,因有龛壁的遮挡,礼拜者无法观察到塑像的侧面,塑像的身体厚度被轻度地压缩。此外还有少量的圆塑和影塑。圆塑主要塑于中心佛坛和龛沿两侧,如205窟和196窟的中心佛坛,384窟的供养菩萨都属于圆塑。影塑有人字坡上的椽枋,龛梁、龛楣上的装饰以及模制的影塑飞天等。敦煌塑像的制作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以本地生长的红柳、杨柳为塑像的中心骨架,骨架上捆敷的芦苇或芨芨草采自大泉河上游或敦煌周遍的农村。塑泥则更容易采集,为窟前大泉河岸上沉淀的澄板土和细沙。以高浮塑为例,敦煌彩塑的制作工艺大致为:1、先在墙壁上横向楔入木楔,将木楔和埋入地下的中心骨架捆扎在一起,再敷以苇草或芨芨草制成塑像的形体骨架。2、以较粗的塑泥塑出大形,再敷以中泥和较细的表泥。在塑造面部、衣纹、手足时,通常以捏、塑、贴、压、削、刻等手法塑出塑像的细部,待干燥后再装饰色彩。3、装彩用点、染、刷、涂、描、贴等绘制技法表现,即使用绘塑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肌肤、须发、服饰、台座,使完成后的塑像富有神韵和质感。由于这些塑像大多是以树木的枝条为骨架,再在木骨上敷以草泥,最后妆彩完成的,学者们又称之为木骨泥塑。除木骨泥塑外,还有石胎泥塑,如通高34.5米的第96窟和27米的第130窟的弥勒佛倚坐像,第158窟和第148窟的释迦涅槃像都属于石胎泥塑。石胎泥塑大多用在巨型雕塑上,是在崖壁上直接凿出造像的大形,再敷以草泥塑造而成的。影塑是一种模制技法,是在一个事先制作好的阴模上填充塑泥,然后干燥而成的一种造型手段。敦煌早期石窟中造像的面部、手足、冠饰以及龛楣装饰、菩萨冠饰等许多造像的部件都采用模制。此外模制还用于伎乐天、千佛的塑造,如早期石窟中心柱上的伎乐天,第428窟四壁上层的千佛都属于影塑。影塑或者说以模制塑像,产生在佛教造像活动有了一定规模后。模制塑像可以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造像部件,只要这些部件上施以不同的色彩,再进行组合整形就可以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在阿富汗的哈达、迦拉拉巴德,我国新疆的和田、库车地区,甘肃省的敦煌、酒泉、张掖等一些以泥塑为造型手段的地区都发现过大量的模制塑像。因此可以说,模制塑像是佛教造像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造型手段。0-8  细砂岩彩绘佛像唐现藏敦煌研究院这尊细砂岩石像雕刻精美,表面敷彩装饰。出自莫高窟前的遗址中,但不知当时供奉在何处,窟室内至今没发现有石质佛像。该石材的开采地点应在莫高窟不远处五个墩下的采石场中。0-9  模塑成型的塑像面部盛唐现藏敦煌研究院这是模塑成型的塑像面部,厚约1.5厘米,后面内凹,出土于第450窟。从丰满的面部形象看,应为唐代制作。模塑的作用是可以加快制作塑像的进度,先作好头部的大型,然后将预制好的脸模贴上,很快就可以成型。0-10  捆扎芦苇的木骨架0-11  塑像腿部残件盛唐现藏敦煌研究院这件塑像残件的断裂处,可以清楚的看到敦煌泥塑的制作过程,中心用木骨架,周围用麻绳缠芦苇,外层再敷泥上彩,成为精美的彩塑艺术品。制作佛像有哪些规矩?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初传期的佛教活动主要以经典的翻译为主,所以才有了老子化胡、伊存口授浮屠经等传说。同时,佛教造像也传入了我国,于是又有了明帝夜梦金人,蔡愔于月氏得佛像经卷,以白马驮回洛阳,即白马负书等传说。这些传说虽多属文献记载,难免有一些夸大或附会的成分,但却客观地反映了佛教初传我国时的一些情况。佛教造像起源于公元前2~1世纪的印度,是亚历山大东征后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相结合的产物。佛教考古学的调查证明,成规模的佛像制作起源于印度的犍陀罗和马图拉地区。一般说来,犍陀罗的雕刻有明显的希腊、罗马文化特征,马图拉的雕刻是基于印度传统文化的产物。但是,既然是宗教雕刻,就必须遵循这一宗教所特有的规范,在佛教世界里,将这种规范和标准称之为相好标准。“相好”一词指的是在雕刻或绘制佛像时必须遵循的造像规则。所谓“相”有三十二相,“好”有八十种好。佛经上说,释迦牟尼生来就和常人有着许多不同。他出生时,是从母亲摩耶夫人的右肋生出,生下来就能行走。孩童之时,兵戎杂术、咒语书论无所不能。不仅如此,他还具备与常人不同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若治国,可作转轮圣王圣贤明君;若出家,可为觉者教化众生。总之,他是释迦族的圣人,是伟大的觉者。佛经上讲,三十二相就是大丈夫之相,是三十二种常人无法具备的异人之相,如指间缦网相、两手过膝相、眼目绀青相、眉间白毫相、顶上肉髻相等。八十种好和三十二相大致相同,无非是说释迦牟尼的行止坐卧身形音色有别于常人。那么,佛教的这些相好标准是怎样产生的呢?佛教造像又为什么要遵循这些相好标准呢?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见于《阿含经》等各类经典。佛教史学家们认为,《大正藏》阿含部类的经典是最早期的佛教经典,但这只能说明它是最接近释迦牟尼的学说和思想,而不能确定都是释迦牟尼亲口所说的。从佛教诞生和发展的历程上看,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之类的相好标准,应该是佛教造像活动有了一定发展之后的产物。在印度,无论犍陀罗还是马图拉,造像的主要原料都是石材。在石头上雕刻手指等细小部位时,不但在雕刻时容易发生断裂,而且在日后也难以维护,如果将五个指头连在一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里的指间缦网相也许就是在这样的造像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两手过膝相、眼目绀青相、身黄金色相等无非都是一些异人之相。在莫高窟,北朝至初唐时代造像的眼目中镶嵌的绿色铜片,也许就表示眼目绀青相。眉间白毫相,可能源于面部的装饰。在犍陀罗的雕刻中,有的是在眉间刻出(或画出)右旋白毫,有的却在眉间镶嵌宝石。顶上肉髻相实际上就是一种发髻,在马图拉雕刻中,有些如来像的头顶并不作剃发形,而是刻有细密的发丝,有的干脆就将肉髻雕成发髻。在犍陀罗,如来肉髻多呈波状发,与其说表现的是顶骨,倒不如说是经过梳理后的发髻。这些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相好标准,到了后来就成了人们造像时必须遵循的规范。相反,根据这些相好标准制作的佛像也成了人们礼拜的对象。《观佛三昧海经》等一些禅观类经典中说,无论是坐禅还是在礼佛时都应该观像,所谓观像主要是观察和体味佛像的三十二像和八十种好。还说观像有顺观和逆观两种方法,从顶骨相开始向下逐次观察直至足下千辐轮相者为顺观,反之则为逆观。这些从佛教造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相好标准,后来又成了人们礼拜佛像时的一种程序和方法。因此可以说,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这些相好标准产生在佛教的造像活动中,从而又指导了佛像的制作和佛教的信仰活动。0-12  壁画中的释迦造像壁画中的释迦造像清晰地诠释了“相好”,如顶上肉髻相、眼目绀青相、眉间白毫相、指间缦网相、两手过膝相,并留下释迦造像的比例线。北魏  莫高窟251窟0-13  释迦造像释迦牟尼头顶生髻,长耳双垂,手指间生缦网,施无畏印和与愿印,结跏趺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