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研究

17 2.9折 5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喜艳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66635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38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58元

上书时间2024-06-04

大喜阅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研究
定价:58.00元
作者:韩喜艳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16166635
字数:276000
页码:23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农产品流通连接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关乎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不仅可以促进农产品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也是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信息畅通和价格稳定,建立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关键。目前有关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研究多是对流通实体组织的研究,缺乏针对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过程和程度的研究,更缺乏相应的量化指标,流通组织化还是一个比较笼统和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是一个具体而且内涵丰富的研究范畴,本书将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的流通理论、西方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中有关组织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评价模型,并描述与测度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现状与所处阶段,从影响组织化水平的农产品流通主体、过程和服务出发,分别研究了农产品流通组织主体的竞合博弈,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协调与组织以及农产品流通服务的优化。
目录
前言章 导论一 选题背景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二)研究意义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一)国内研究现状(二)国外研究现状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一)研究思路(二)研究内容五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一)研究方法(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理论基础一 概念的界定(一)农产品的界定(二)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界定(三)流通组织化的内涵二 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与农产品流通组织化(一)关于流通主体的地位(二)关于流通时间与流通费用三 西方经济理论与农产品流通组织化(一)分工协作理论(二)规模经济理论(三)交易费用理论(四)产业组织理论(五)演化博弈与自组织理论(六)竞合理论四 研究理论框架的初步设想五 本章结论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现状分析一 中国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化的现状(一)农户进入流通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小,经营不规范(三)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程度不高(四)农产品经纪人公司化比重不高(五)农产品流通企业逐步向规模化、组织化发展二 中国农产品流通过程组织化现状(一)农产品流通环节多而松散,缺乏组织与协调(二)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损耗严重(三)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均,价差大三 中国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化现状(一)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比较完善(二)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三)农产品信息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服务水平有很大提升四 本章结论第四章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评价模型的构建一 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基本原则与目标(一)基本原则(二)目标二 构建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评价模型的目的与指标选取原则(一)构建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评价模型的目的(二)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三 影响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因素分析(一)农产品流通主体(二)农产品流通过程(三)农产品流通服务四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一)反映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的指标组(二)反映流通过程组织化程度的指标组(三)反映流通服务组织化程度的指标组五 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评价方法(一)指标权重与目标值的确定(二)数值的计算与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六 模型应用:中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测算(一)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指标的实际值与指数值(二)各指标得分情况(三)终评价结果七 本章结论第五章 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竞合博弈一 农户组织化:农户合作行为的静态博弈(一)农户合作的“囚徒困境”(二)农户合作的重复博弈(三)引入奖惩机制的长期博弈(四)现实阐释:农户竞合关系的形成与稳定二 农户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竞合动态演化博弈(一)农户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二)模型的参数分析(三)现实阐释:“订单农业”合作演化稳态机制的构建三 本章结论第六章 农产品流通过程的组织协调一 农产品流通过程组织协调的内容(一)农产品流通的协调机制(二)农产品流通过程组织协调的内容二 农产品流通过程的纵向一体化(一)农产品流通纵向一体化的必要性(二)农产品流通纵向一体化的途径(三)农产品流通纵向一体化的案例实证三 农产品流通过程的横向一体化(一)农产品流通横向一体化的必要性(二)农产品流通横向一体化的途径(三)农产品流通横向一体化的案例实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四 本章结论第七章 农产品流通服务的优化一 中国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构成二 当前农产品流通服务存在的问题(一)农产品商流服务与资金流服务缺失(二)农产品物流服务发展滞后(三)农产品信息服务有待完善(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远未发挥(五)农产品服务主体分散,缺乏合作(六)缺乏专业化的农产品流通服务机构和人员三 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的优化途径(一)依托批发市场的农产品“四流”服务合(二)专业流通服务组织下的农产品“四流”服务分离(三)电子商务下的农产品“四流”服务协同(四)农产品流通服务的社会化四 农产品流通服务优化的案例实证(一)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四流”服务合(二)中国农业信息网(三)潍坊市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实践五 本章结论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一 主要研究结论二 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政策建议(一)加快制定农产品流通的法律法规(二)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三)继续扶持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组织化运作(四)引导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三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附录1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评价调查问卷附录2 各专家对评价指标赋权的详细数据附录3 数目与农户竞合利润差额之关系说明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韩喜艳,1978年12月生,山东胶州人。2005年6月于天津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3年6月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产品市场与流通、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近年来,主持潍坊市社会科学重点规划课题两项,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在《中国流通经济》《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