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18.8 4.9折 3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卡尔·曼海姆 著,姚仁权 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81706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93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8元

上书时间2024-06-02

大喜阅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定价:38元
作者:(德)卡尔·曼海姆 著,姚仁权 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500481706
字数:225000
页码:2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曼海姆强调,在讨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时候,人们都要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质疑。这是因为,人们认为,任何一种观念都必须受到实在的检验。由于意识形态和乌托邦都和社会实在不一致。因此,意识形态和乌托邦都是一种虚幻意识。曼海姆认为,这是一种实证主义和主义。他不同意这种实证主义和主义。在他看来,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不存在一个脱离人的的社会实在。按照我们的理解,社会存在都是一种人所构造起来的存在。或者说,这种社会存在都是人类生活中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不能像观察自然现象那样,观察社会现象。这就是他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来考察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内容提要
本书作为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之作,本书以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中心,论述了知识社会学的主要问题,如思想、知识、意识形态、乌托邦、理性等问题,论述了改学科的性质、范围、类型、研究方法等。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思想史领域的社会学尝试,展望了“科学政治学”的前景。作者强调了人的意识不可避免地依赖其社会地位,指出弱势者“乌托邦”和强势者的“意识形态”思想,都偏离客观的真实,而要摆脱这种状况,只有依靠可以很大程度上不受社会条件的限制、能综合不同社会集团的经验的知识分子。 
目录
章 问题的初步探讨 节 思想的社会学概念 第二节 思想的当代困境 第三节 现代认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观点的根源 第四节 作为我们时代的一个问题的对集体无意识的控制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节 概念的定义 第二节 历史视野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三节 从意识形态的特定概念到总体概念 第四节 客观性和偏见 第五节 从意识形态理论到知识社会学的转变 第六节 非评价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七节 从非评价性到评价性意识形态概念的过渡 第八节 非评价性意识形态概念中暗含的本体论判断 第九节 虚假意识问题 第十节 通过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分析探寻现实第三章 科学政治学的前景:社会理论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 节 为什么不存在政治科学 第二节 知识的政治和社会决定因素 第三节 各种视角综合成的一个政治社会学问题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社会学问题 第五节 政治知识的本质 第六节 政治知识的可交流性 第七节 三种知识社会学第四章 乌托邦思想 节 乌托邦、意识形态与现实问题 第二节 愿望的满足和乌托邦思想 第三节 乌托邦思想结构的变化:在现代各阶段 第四节 当代形势下的乌托邦第五章 知识社会学 节 知识社会学的性质和范围 第二节 知识社会学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对传统认识论片面性的证明 第四节 知识社会学的积极作用 第五节 知识社会学领域中历史一社会学研究的技术问题 第六节 知识社会学的历史概括
作者介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