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思维与中国文论的诗性智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原始思维与中国文论的诗性智慧

15.4 6.7折 23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中胜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70120

出版时间200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76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3元

上书时间2024-06-02

大喜阅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原始思维与中国文论的诗性智慧
定价:23.00元
作者:吴中胜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00470120
字数:225000
页码:2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序引论 研究的缘起和有关术语的说明一 研究的缘起二 有关概念和术语的说明章 中国文论诗性之源节 采集?狩猎?农耕与中国文论的诗性思维一 一些概念和术语的词源学考察二 与天地同春三 与万物共感第二节 汉字的诗性特征与中国文论的思维方式一 象形文字与文论的具象、直觉思维二 合体文字与文论的整体思维三 表义文字与象征、联想思维第三节 人类的童年诗性与中国文论的童心向往一 圣人皆孩子二 天才皆赤子三 大家皆具眼人第四节 中国文论诗性特征的生成语境一 三五亲朋,酒边烛外二 赋闲独居,尘氛退避三 独立著述,潜心索道第二章 诗性混沌与中国文论思维的整体性节 中国文论精神的恒常性一 文之为德与天地并生二 恒久之至道三 设文之体有常四 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第二节 中国文论的有机结构观一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二 首尾周密,表里一体三 心与理合,辞共心密第三节 中国文论的整体浓缩性一 简言以达旨二 难说处一语而尽三 一瓢知三千弱水第三章 感觉的原则与中国文论的直觉性节 中国文论的原逻辑性一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二 随感式文体三 古今胜语皆由直寻第二节 中国文论的非时间性一 未识夫开塞之所由二 好诗须在一刹那上揽取三 有先一刻后一刻不能之妙第三节 中国文论的直感性一 文徽徽以溢目二 下字要有金石声三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四 色香臭味亦发于自然第四章 实物文字与中国文论的具象性节 中国文论具象性的哲学基础一 原始部族普遍存在的象征思维二 圣人设卦观象三 以类万物之情第二节 中国文论具象性的文学背景一 荷马式的比喻二 贵在离形得似三 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第三节 中国文论具象性的理论特色一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诗道成焉二 兴象不可思议执著三 夫诗贵意象透莹第五章 中国文论思维的其他特点节 寻根问祖与中国文论的推原性一 渊哉铄乎,群言之祖二 振叶寻根,观澜索源三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第二节 支体必双与中国文论的偶对一 神理为用,事不孤立二 体植必两,辞动有配三 玉润双流,如彼珩飒第三节 万物有灵与中国文论的生命模式一 以己度物、万物有灵二 诗如人身,巫医不分三 生气远出,不着死灰结语 地方性知识:他者视野中的中国文论一 全球化时代诗性的意义二 他者眼光中的诗性三 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与本土自信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吴中胜,1969年生,江西赣州人,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博士后,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