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传统色

83.26 4.2折 19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21747904

出版时间2022-1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4页

定价198元

上书时间2024-05-04

大喜阅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传统色
定价:198.00元
作者:郭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22-12-01
ISBN:9787521747904
字数:
页码:284
版次: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设计、美术行业从业者、学生,“中国传统色”书系读者,喜爱敦煌、传统文化的读者                               1 用敦煌色解读敦煌究竟美在何处,解读敦煌迥异艺术生命力的来源。暗红、灰青的底色堆叠闪亮的金青,玉白的色彩浮现于土红的泥板,红与黑,白与绿,勾画出绀发翠眉的菩萨、高绿下赪的山水。有限的色系经由同色与异色的组合,或对比、或调和,终形成无数种敦煌色彩的范式,于今日给我们带来美学与心灵的震撼。敦煌,本是由色彩构成的奇迹;敦煌色,正是解读敦煌艺术的秘钥。2 通过敦煌色,复现时代的美学。敦煌色被时代赋予不同的面目,北魏浓郁、隋唐明艳、五代鲜丽、元代俭淡,色彩变迁的诱因从不只是单一的艺术审美。西魏时期群青、石绿、大红铺色明亮,是与西域传来的绘画技艺碰撞出的潇洒风情;唐代因武周治国等缘故,盛行经变画,以寄托佛国天堂的欢乐,多用红、黄配以金箔,显得金碧辉煌,或许得以从中追忆曾经的长安。3 通过敦煌色,我们得以解读千百前活跃在敦煌的生民的思想、见闻与行事。敦煌色记录了妆饰朱唇的供养人、妙笔设色的画匠、贸易颜料的行商与牧人;高位者与小民、中原与异域、文明与战乱,在敦煌聚散离合,变成第275窟北凉人祈求安宁与解脱的沉厚赭石红佛龛,变成56窟归义军节度使盛大出行时所穿海蓝甲衫。4 通过敦煌色,我们看到中国美术的源流。回归到东方审美,敦煌艺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源流,壁画里隐藏着中国古代艺术的深层结构。我们所熟悉的青绿山水这样的美术意象,本与敦煌壁画同源;后世文人水墨画与精巧的花鸟图,敦煌画工所形成的淳朴而浑厚的画风,才是中国艺术的源头。5 通过敦煌色,我们传承东方审美。如果将中国传统色比作一斛宝珠,敦煌色便是其中含蕴宝光的一枚。虽然消逝是敦煌艺术无法背离的命运;但敦煌色彩构建的中国美学观念的一支,必然成为我们观想的永恒对象。借由色彩,我们步入千载敦煌与古典中国的美学历程。6 提炼“敦煌色谱”,为现代中国人用色提供范式。72例敦煌传统色搭配范式,每种色彩附有CMYK与RGB色值,按照时代顺序编制,直观展现不同时代的敦煌色彩变迁,不仅能感受敦煌色彩再度焕发的活力,也能于今时为今人所应用——美妆灵感、服装配饰、广告设计、家装参考、审美教育……回望敦煌,才知道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色彩宝库。7 典藏装帧,国潮设计,收藏礼赠两相宜。函套采用特种烫透纸,模拟洞窟风蚀尘剥的肌理质感。镂空函套,精细模切下洞窟般的图形,配合考究的刷边图案与封面设计,从外封的洞窟望见悲悯的美人菩萨与端庄的千佛,给人以步入敦煌洞窟般的极具仪式感的阅读体验。
内容提要
108幅敦煌壁画彩塑摹绘,37座洞窟,12段历史与艺术的时空交集72例敦煌色搭配范式,以永恒的中国传统色彩,呈现千载敦煌与古典中国的美学历程提起敦煌,唇齿间就自然碰撞出飞天与藻井、卷草与神鹿。作为美的,或许我们从未掌握解读敦煌的秘钥。敦煌,本是由色彩构成的奇迹。暗红、灰青的底色堆叠闪亮的金青,玉白的色彩浮现于土红的泥板,红与黑,白与绿,勾画出绀发翠眉的菩萨、高绿下赪的山水。有限的色系经由同色与异色的组合,或对比、或调和,终形成无数种敦煌色彩的搭配范式。它们绘制出交缠千年的天人与花雨、黄沙淹没的传说与史迹,于今日给我们带来美学与心灵的震撼。穿过时间的轴线,敦煌色彩被时代赋予不同的面目,西魏时期群青、石绿、大红铺色明亮,是与西域绘画碰撞出的潇洒风情;将视点缩小至活跃在敦煌的生民,敦煌色记录了妆饰朱唇的供养人、妙笔设色的画匠、贸易颜料的行商与牧人。高位者与平民、中原与异域、文明与战乱,在敦煌聚散离合,变成第275窟北凉人祈求安宁与解脱的沉厚赭石红佛龛,变成56窟归义军节度使盛大出行时所穿海蓝甲衫。回归到东方审美,敦煌色是中国美术的重要源流,敦煌艺术里隐藏着中国古代艺术的深层结构。我们所熟悉的青绿山水这样的美术意象,本与敦煌壁画同源;后世文人水墨画与精巧的花鸟图并不是中国美术的,敦煌画工所形成的淳朴而浑厚的画风,才是中国艺术的源头。如果将中国传统色比作一斛宝珠,敦煌色便是其中含蕴宝光的一枚。虽然消逝是敦煌洞窟的终命运;但敦煌色彩构建的中国美学观念的一支,必然成为我们观想的永恒对象。借由色彩,我们步入千载敦煌与古典中国的美学历程。
目录
序 色与空的美学如是我见如是我闻附录一:敦煌的主要矿物颜料说明附录二:参考文献附录三:敦煌色谱附录四: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颜料样本总表
作者介绍
郭浩,文化学者,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现正从事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的研究和普及、中国美学的新创作,已出版的著作包括《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中国传统色(青少版)》《中国传统色:国民版色卡》《中国传统色:国色山河》等。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