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眼的培养II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摄影眼的培养II

13.2 2.7折 49.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DIGIPHOTO》编辑部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4881

出版时间2015-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49.8元

上书时间2024-05-01

大喜阅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眼的培养II
定价:49.8元
作者:《DIGIPHOTO》编辑部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086548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摄影眼的培养II》是《摄影眼的培养》系列的第二本,由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从台湾城邦出版集团引进中国大陆。《摄影眼的培养》系列图书多年进行了多次加印,受到初级摄影爱好者的普遍喜欢。这个系列的摄影书特别适合摄影初学者和女性、小朋友在刚刚接触摄影的时候培养卓越的观察力。这本书很少谈及具体的器材和技术,而是从心出发,保留摄影的初心,鼓励摄影者在自己生活的周遭进行观察,寻找感动自己的视觉元素。全书划分了若干个主题,通过20多位台湾摄影玩家、达人、职业摄影师的阐释和亲身实践,来向读者展示他们的观察和取景方式,以及思维历程。相信这本书会给热爱影像的初学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
内容提要
“摄影眼”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教条,每位摄影爱好者其实都可以拥有的“摄影眼”。只要观察和拍摄时用眼、用心,不但拍出“看到的”,更拍出“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就可以达成。如果这些感觉是你接触摄影后一直在追寻的,那么请你参考本书中来自台湾的摄影达人的心得:抛开摄影教条、忽略器材技术,也不谈构图规则,单纯地阐释创作理念以及对主题的影像诠释。  《摄影眼的培养II》划分了若干个主题,通过20多位台湾摄影玩家、达人、职业摄影师的阐释和亲身实践,来向读者展示他们的观察和取景方式,以及思维历程。《摄影眼的培养II》继承了版图书独特的展示方式,特别拟定了许多与日常相关的各种主题,希望通过摄影师们的心得分享,能对读者“摄影眼”的养成有所帮助。
目录
编辑部的话如何使用本书特别推荐摄影师名录导论视觉篇:大胆地观察,寻找一切刺激视觉体验的元素情绪篇:用构图和色彩语言诠释情绪对你的感染之处时间篇:人没有凝固时间的能力却有记录永恒的方式生活篇:用相机记录下一切我们曾经努力生活的证据 
作者介绍
《DIGIPHOTO》编辑部,台湾城邦出版旗下重要的摄影媒体,杂志和专刊、图书出版质量很高,多次被大陆出版机构引进。相关著作《50处绝色夜景这样拍就对了!》《CanonDPP4.0影像编修完全图解》《CanonEOS100D完全上手》《CanonEOS550D活用超入门》《CanonEOS600D完全解析》《CanonEOS650D活用超入门》《CanonEOS700D活用超入门》《NikonD7000超完全解析》《SonyNEX-5N∕NEX-7完全解析》《人像摄影名人堂》《我的第一台专业随身机》《我的第一台轻单眼》《摄影师老爸的家庭记录》《轻生活.心影像我的SONYNEX-C3》《这时怎么拍才漂亮3》等。 
序言
推荐序一   《DIGIPHOTO》编辑部2012年推出的《摄影眼的培养》一书,在以器材、技巧和景点介绍为主的摄影书籍中独具特色,正是摄影书籍中欠缺的环节,因而广受好评。2014年再次出版续集,内容更精彩,题材更广泛,值得大家阅读参考。本书延续了第一本的设计,仍由编辑部提出题目让几位摄影达人共同创作。我尤其喜欢“每天的路”、“生活的重心”、“当下”和“习惯”等主题,这些题目能够引导大家贴近生活、拍出具有浓郁人情味的作品。  “摄影眼”不仅要用眼,还要用心;除了拍出“看到的”、更要拍出“想到的”。众所周知,相机和人眼所见会有所不同,如浅景深、透视、色彩偏移以及低速快门等效果,如果能充分掌握这些特性,将人眼转换成“摄影眼”,即使是平凡的题材也会有无限发挥的空间。  在书中,几位摄影达人抛开摄影教条、忽略器材技术,也不谈构图规则,单纯地分享创作理念以及对主题的诠释。每一张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有自己的美学观点和情感投入。例如“交错”这一主题,作者会以寻常的地上积水、捷运人潮和街头交错的光影来呈现,如果缺乏细腻、敏锐的“摄影眼”,这些美景就可能与摄影师擦肩而过。  摄影已成为全民运动,其动机可以是休闲减压、交谊炫耀,大家各取所需。如果你以创作为目标,阅读此书将有助于跳脱框架,拍出有深度的作品。  推荐序二   著名摄影书作家迈克·弗里曼曾在书中提及过一些他常用的构图,每当他到一个新的环境时,他会快速地把脑海中的“套版”套用到现有的场景中,使之成为属于他的影像。  过去的我不理解为什么他会这么做,摄影应该是很自由的,面对不同的场景应该去找寻新的构图方式,重新产生崭新的观点,无论是单纯的记录还是创作都是一样。如果今天使用固定的“套版”拍摄,岂不是流于形式了吗?我们已经有太多无聊又重复的影像,为什么还需要更多呢?然而随着拍摄经历的累积,自己也会有一些固定的构图习惯,我才能渐渐明白迈克·弗里曼的意思。  这些过往的经验,可以让你快速地将眼前的画面提炼出重点,并且加以呈现。说得更简要些,这就是“摄影眼”。这些构图(或者说观点)并不是流于形式的老段子,而是在我们过去的经验中,它代表了可行性。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你身处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你不会有时间好好思考应该怎么构图,而是看到关键的瞬间、按下快门,然后尽快撤离现场。为什么有些作品让人津津乐道,有些却极度乏味?差别就在于,你是盲目地按下快门,还是在拍摄前就已经思考过才按下快门。  如果这些拍摄经验是你接触摄影后一直在追寻的,那么请你一定不要错过本书。它能给你的,绝对比你想象的更多。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