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郎青铜文明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夜郎青铜文明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研究

46 4.3折 10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合荣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9333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96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108元

上书时间2024-04-28

大喜阅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夜郎青铜文明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研究
定价:108.00元
作者:张合荣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9-01
ISBN:9787532589333
字数:527000
页码:39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张合荣著的这本《夜郎青铜文明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研究)》是从考古学的角度探讨夜郎的历史。从分析夜郎故地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入手,探讨夜郎系统青铜器的形成和周邻地区青铜器的关系,进而探讨夜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夜郎文化融入汉文化的进程。
目录
序章  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概况  节  发现概况    一、夜郎系青铜器发现概况    二、汉系青铜器发现概况    三、其他青铜器发现概况    四、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的地域分布特征  第二节  研究述略    一、综合研究    二、专门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创新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创新    三、存在不足第二章  青铜器的型式划分和比较分析  节  青铜容器    一、铜鼎    二、铜盔    三、铜簋    四、铜豆    五、铜釜    六、铜锅    七、铜鍪    八、铜瓶    九、铜洗(盘)    十、铜提梁罐    十一、铜耳杯    十二、铜甑    十三、铜奁(樽)    十四、铜壶    十五、铜镣壶    十六、铜碗    十七、铜叵    十八、铜镣斗(或称铜熨斗)    一九、铜量杯    二○、铜盂  第二节  青铜兵器    一、铜戈    二、铜剑    三、铜柄铁剑    四、铜矛    五、铜钺    六、铜环首刀    七、铜镞    八、铜兵器附件    九、铜弩机  第三节  青铜生产工具    一、铜斧    二、铜锛    三、铜锄    四、铜削刀    五、铜鱼具    六、铜锥等  第四节  青铜乐器    一、铜鼓    二、铜甬钟    三、铜管耳状钟    四、铜钲    五、铜羊角钮钟    六、铜虎钮饽于  第五节  青铜装饰器    一、铜带钩    二、铜扣饰    三、铜挂饰    四、青铜发饰器    五、铜手镯    六、铜铃  第六节  青铜模型器与杂器    一、铜车马和铜人俑    二、青铜摇钱树    三、负罐(瓶)铜鸟    四、凤鸟饰件    五、青铜鎏金饰    六、铜灯具    七、铜博山炉    八、铜温炉    九、铜器座    十、青铜印章    十一、铜镜第三章  青铜器出土情境及地域特征观察  节  夜郎系青铜器出土情境及地域特征    一、出土情境    二、地域特征  第二节  汉系青铜器出土情境及地域特征    一、出土情境    二、地域特征    三、贵州汉代遗存的层级第四章  青铜器阶段性特征和社会现象观察  节  商周时期青铜器特征    一、商周时期青铜器发现概况    二、商周时期青铜器冶铸    三、反映的社会现象  第二节  战国至西汉中期青铜器特征    一、战国早中期青铜器    二、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青铜器    三、战国至西汉中期青铜器特征    四、战国至西汉中期青铜器铸造技术    五、反映的社会现象观察  第三节  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青铜器特征    一、西汉中晚期青铜器特征    二、东汉时期青铜器特征    三、反映的社会现象  第四节  两晋南朝时期青铜器特征    一、两晋南朝时期墓葬清理概况    二、青铜器的器类和器形特征    三、反映的社会现象观察第五章  夜郎青铜文化区的形成及其通道作用  节  夜郎青铜文化区的形成    一、夜郎文化区典型青铜器    二、夜郎青铜文化区的分布范围    三、夜郎青铜器与周边族群青铜器的关系  第二节  夜郎与南越的商贸    一、西汉初期“西南夷”地区的政治形势    二、夜郎与南越之间的商贸通道    三、可能经夜郎到南越的巴蜀式青铜器  第三节  南夷道与海上丝绸之路    一、“南夷道”开通的意义    二、南方(西南)丝绸之路的交通走向    三、南夷道在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节  点作用第六章  结语    一、夜郎系遗存的地域文化个性    二、汉遗存分布的线性特征    三、“西南夷”遗存的对应问题    四、关于“朱提夷”及其遗存参考资料后记
作者介绍
张合荣,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为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级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主任。长期致力于贵州夜郎考古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参与和主持赫章可乐2000年和2012年、威宁中水2004年至2005年等夜郎时期重要项目的考古发掘,主持发掘的威宁中水遗址荣获“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表考古简报和论文数十篇,完成课题“夜郎青铜文明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研究”,出版有“《夜郎文明的考古学观察——滇东黔西先秦至两汉时期遗存研究》、《夜郎寻踪——战国秦汉时期的贵州》、《夜郎寻根——六盘水市史前至汉代考古重要发现》等专著和调查报告。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