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创造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艺术创造学

14 2.7折 52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秋雨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46972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0页

定价52元

上书时间2024-04-25

大喜阅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艺术创造学
定价:52.00元
作者:余秋雨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09-01
ISBN:9787559646972
字数:
页码:260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余秋雨“学术四卷”第三部,历时数年,亲自修订,D家定稿纪念版。◎余秋雨学术生涯的至高杰作,写给所有中国艺术家的。◎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有两个成功秘诀,它们的背后都潜藏着两大隐秘结构,即“无结论的两难结构”和“半透明的双层结构”。————————中外多数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都在研究常规。常规,对艺术创造来说,是平庸的另一种说法。那些文艺理论条文,无不是对平庸的说明,都没有错,但讲了等于没讲,因为一切失败的作品也都符合这些教条。遗憾的是,这些空话和废话是我们文艺教学的主流内容。我坚信是有秘密的。我花费七年时间仔细钻研了世界上十四个国家在美学、艺术学上的主要著作,进而研究古今作品,尤其是近一百年来的现当代作品,终于发现,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有两个成功秘诀,它们的背后都潜藏着两大隐秘结构,即“无结论的两难结构”和“半透明的双层结构”,再结合十一个创造杰作不可不通晓体会的关键要素,终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艺术创造学”。
目录
引论 作品的隐秘结构一 无结论的两难结构二 半透明的双层结构本论 艺术创造论章 艺术本性一 培根的定义二 一种纯粹而孤立的创造三 创造的说服力第二章 艺术眼光一 不是历史眼光二 不是政治眼光三 不是道德眼光第三章 人生意识一 人生况味二 人生命题第四章 哲理品格一 从整体到哲理二 传统名作的现代困境三 艺术哲理示范第五章 未知和两难一 平庸作品验证常识,作品探索未知二 两难结构解析第六章 集体深层心理一 深层潜意识二 “集体无意识”第七章 直觉一 直觉也能深刻二 直觉是灵感的“黑箱”三 发现式直觉和顿悟式直觉第八章 造型一 直觉需要变成艺术形式二 情感的直觉造型三 让哲理直观四 “佛像效应”五 内容不是问题,形式才是第九章 象征一 符号象征二 寓言象征
作者介绍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现为慈溪)人。在家乡度过童年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撰写过大量艺术史论和文化史论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巨大。20年前辞职后开始全面考察中华文明,然后又亲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遗址,以及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由于考察过程中要贴地穿越当今世界恐怖的地区,又被电视追踪直播,引起全球各地的极大关注。在考察过程中写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书籍,开创“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获得两岸三地诸多文学大奖,并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排行榜前列。曾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演讲“中华大文化史”和“中外文化对比史”。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余秋雨先生近三年新任: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奠基教授,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台湾元智大学桂冠文学家。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