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阙佛龛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伊阙佛龛碑

865 5.4折 160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 褚遂良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73979

出版时间2016-04

版次1

装帧线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600元

上书时间2024-04-23

大喜阅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伊阙佛龛碑
定价:1600.00元
作者:[唐] 褚遂良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502739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线装
开本:10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楷书代表作,初唐书法中的精品,康有为评价“清虚高简”。 明代何良俊旧藏宋拓本,拓工精致、字口如新,累经名家收藏,多有题跋钤印,实属传世珍本。原本影印,原汁原味,可供好之者收藏、赏玩、研摹。
内容提要
《伊阙佛龛碑》亦称“三龛记”“龙门三龛碑”“伊阙佛龛之碑”,唐贞观十五年十一月(641)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碑文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亡母长孙皇后做功德等事迹。岑文本撰文,褚遂良正书。   此碑为摩崖刻石,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笔力挺劲,气韵广博,是早期褚书代表作,也是现存褚书字体较大的碑刻。   此本为国家图书馆藏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宋拓本,此本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编》所载犹多五十余字。此本外框高三十四 五厘米,宽十九 七厘米;内框高二十九 六厘米,宽十四 四厘米。 
目录

作者介绍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杭州钱塘人。唐显庆三年(658)卒;褚遂良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序言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艺术门类,无不是名家辈出,精品迭见,书法更是如此。初唐书法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最为著名,欧阳询长虞世南一岁,褚遂良是他们的晚辈,比虞世南小三十九岁,全盘学褚的薛稷则比褚小五十三岁。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褚氏先世本在河南,晋室南迁,徒居江南。其父褚亮,博学能文,入隋曾为东宫学士,太常博士,后归顺秦王,为文学侍从之臣,列名十八学士之中。褚遂良是褚亮第二子,受其家风熏陶,年青时便博涉文史。自武德初年随父入唐后,在其父政治关系影响下,始终得到魏徵、长孙无忌、虞世南等元老重臣的顾眷。先后做过秦王府铠曹参军、秘书郎、起居郎一类小官。  贞观十二年,虞世南去世,太宗叹无人与其论书,魏徵便推荐“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从此因擅长书法得以侍从太宗左右。清阮元认为魏徵推荐褚遂良,“此乃征知遂良忠直,可任大事,荐其人,非荐其书。”(《揅经室三集》)可谓洞察魏徵真意。其后十年,褚遂良因为“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遂由起居郎逐步擢升为谏议大夫、黄门侍郎,最后位至佐天子而执大政的中书令和辅佐太子的顾命大臣。史称褚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诸如封禅、征战、太子黜立等诸多重大问题上,皆竭忠尽职,面颜直谏,这都是太宗朝的事情。  李治即位后,褚遂良却因谏阻立武则天为后,遭到无情贬斥,追削官爵,子孙流配,最后病死岭南外郡。“古之仁人志士,一言相期,死不言悔,况于君臣之间。受托孤之寄,而以利害祸福,志平生之言哉!”(《旧唐书·史臣传》)褚遂良忠正刚烈的一生赢得了后人由衷的仰慕,而其书法,风格独具,广大教化,也与其名同著青史。  欧虞二人的书法,皆成熟于陈隋之际,晚年适逢盛唐,一并列入“初唐四家”。而褚遂良的书法,已开始脱离陈隋书风的影响,自立门户,并成为有唐一代楷书成熟的时代标志。褚氏以后的楷书大家如徐浩、颜真卿等人,无不受其影响。所以刘熙载赞其为“唐之广大教化主”。试观褚氏平生书迹,不虚此言。  褚遂良的书法碑刻留传至今的,据说二十余种,但大多为后人伪托或翻刻,可靠的只有数种:《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  《伊阙佛龛碑》亦称“三龛记”“龙门三龛碑”“伊阙佛龛之碑”,唐贞观十五年(641)十一月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唐太宗时宫中掌管诏令的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此碑乃磨去北魏造窟碑重新刊刻,现存三十二行,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碑文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亡母长孙皇后做功德等事迹。全文造句工整,辞风华丽,书法潇洒,被称为是文辞家和书法家的“天合之作”。此碑虽名为“碑”,实为摩崖刻石,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笔力挺劲,气韵广博,是早期褚书代表作,也是现存褚书字体最大的刻石。  传世《伊阙佛龛碑》的最佳拓本是国家图书馆所藏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宋拓本,此本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编》所载犹多五十余字。尾有何元朗、毕泷、张效彬、沈志达、赵烈文等题跋,钤“静逸庵书画印”“蓉初珍藏”“清森阁书画记”“元和顾子山秘籍之印”等近三十方印。历经清代毕泷、沈志达、费念慈等递藏,此本外框高三十四·五厘米,宽十九·七厘米;内框高二十九·六厘米,宽十四·四厘米。  何良俊(1506—1573),字元朗,号柘湖居士,华亭柘林(今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人。明代戏曲理论家、藏书家。少年苦读,为时俊才,嘉靖贡生,仕途失意。遂隐居著述,研讨戏曲音律。喜藏书,建“清森阁”专藏书籍、名画和金石拓本。著作有史事性笔记《何氏语林》传世。(卢芳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