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日战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日战争

19 2.8折 6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宗泽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29112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77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68元

上书时间2024-04-22

大喜阅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清日战争
定价:68.00元
作者:宗泽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50229112
字数:666000
页码:57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中文简体版完整呈现  相较于中文繁体版一字未删此次再版,更新了数十张图片及部分内容在装帧设计上,采用内封、护封的方式,内封印红金色,护封书名烫雅金。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宗泽亚,日本研究学者,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科学院工作。多年专注日本古代民间风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史的研究。
序言
本书所称的“清日战争”,中国依传统,通常以战争爆发当年的干支纪年称为“甲午战争”或“中日甲午战争”;在日本则命名为“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日清战争”;欧美各国命名为“First 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战争源于清日两国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始于 1894 年 7 月 25 日的丰岛海战。清军在各战场连战连败,终日军在辽东、山东及台湾登陆,并彻底摧毁了清朝海军主力——北洋舰队。清政府被迫向日求和。1895 年 4 月17 日,清政府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战争宣告结束。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日本迅速崛起。而清朝的惨败,使国内的改革派对自身的弱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开始积极宣传政治制度的改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兴中会,倡导民主革命。     甲午战争,被视为近代中日矛盾冲突之始。今日之钓鱼岛、东海等问题,上溯其源,皆与此役有一定关系。至今,双方关系始终是人们关注热点之一。出版本书,有助于人们了解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所在。  作者宗泽亚先生历时数年,大量征引、采用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图书馆、东京都立图书馆、武藏野市图书馆、西东京市图书馆等处所藏的日本政府、军方、民间的史料和文献,其中包括约 500 幅与战争相关的各类照片、绘画、地图以及近百张数据表格。这些源自日本文献的资料翔实介绍了日本政府、军方、民众、媒体对战争的态度和认识,并对日清两国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及其制度组织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对比。其中许多图、表、数据,是此前较为少见或不为人们所关注的,此番系统整理出版,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学者可进一步研究,读者也可从阅读中启发思考。  通过作者精心整理和分析的日方的文献、统计数据和资料,有助于读者更深层次地认知战争的时代背景,更细致入微地观察战争的历史细节,了解作为战争一方的日本,是如何谋划、准备、应对、看待这场战争的。同时也可以明白,一场战争的胜负,不单纯取决于交战双方的武器、兵力、战术,更取决于双方综合实力的对比,包括了战争体系是否完备、组织理念是否先进,以及国家体制和政治经济制度等多方面因素。作为一部专题史著作,本书内容涉及大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献。  本著作依据日本方面保存的档案材料写作而成,故其中有些内容、统计数据、事件因果、人物评价等,与中国学界和读者的认识有所不同。由此形成的观点和主张,也会有分歧,但这些不妨碍其重要的史料和学术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商榷,也希望能引发广大读者对甲午中日战争历史研究和探讨的兴趣。    感谢作者宗泽亚先生,一遇编辑有疑问,即在日本翻查核实文献,保证了本著作数据和资料言必有据。感谢黄东博士,为本着所涉及的中国近代史史料进行审定、校对。 感谢香港商务印书馆编辑徐昕宇先生为本书所做的努力。对于书中可能存在的错漏之处,欢烦请读者不吝指正,以期再版是及时更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