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杜德手绘花卉图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雷杜德手绘花卉图谱

45 3.5折 12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比利时)雷杜德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54837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8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128元

上书时间2024-03-04

大喜阅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雷杜德手绘花卉图谱
定价:128元
作者:(比利时)雷杜德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301254837
字数:300000
页码:32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雷杜德手绘花卉图谱》名家名作,名师导读;绝美手绘,珍藏。  雷杜德所描绘的植物,有些在全球化工业化的今天已经绝迹,还有很多物种频临灭绝的境地。对于这些生物资源进行梳理、翻译和研究,对于我们提倡生态文明的今天无疑有着显著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方便快捷的相机拍摄技术正逐步替代繁琐低效率的手绘插画。然而即便这样,手绘插画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科学绘画的是对生物的再认识过程,传递更多的科学信息。
内容提要
《雷杜德手绘花卉图谱》精选了的博物学家、植物科学画家雷杜德的261幅精美花卉画作(涉及43个科,126个属 ),这些作品既注重科学的准确性,又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丰富地展现了植物的多样性和美学欣赏价值。对博物学爱好者、艺术爱好者和植物学教师而言,都值得收藏或参考。  《雷杜德手绘花卉图谱》收录的所有图版,均经过专业人进行核对,对植物的科、属、种都进行了确认,并保留了植物的拉丁学名。为了让读者对雷杜德笔下的植物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在各科前增加了该科特征的简要介绍。
目录

作者介绍
雷杜德(Pierre-Joseph Redouté,1759–1840),比利时花卉画家。在植物绘画界,雷杜德声名远扬,各大博物馆与欧洲君王都珍藏他的画作。 他将强烈的审美融入到严格的学术中,一生为近50部植物学著作绘制了插图,出版有《玫瑰图谱》《百合图谱》等。
序言
序王文采(中国科学院 院士)    植物分类学在历史上首先在欧洲获得蓬勃发展,从16世纪到18世纪初,就有意大利植物学家凯沙尔宾罗(A. Caesalpino,1519—1603)编著的《论植物》(De Plantis,1583,收载1500种植物),瑞士的鲍欣(G. Bauhin,1560—1624)编著的《植物界图览》(Pinax Theatri Botanici,1623,收载6000种植物),英国植物学家雷(J. Ray,1627—1705)编著的《植物分类新方法》(Methodus plantarum Nova,1703年第二版中,收载18000种植物)等几部大部头著作出版。    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 Linnaeus,1707—1778)编著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收载7700种植物,根据雄蕊数目、愈合情况和长度将这些植物划分为24纲。书中每种植物的种名(Species name)均由一属名和一种加词构成,这样,二名命名法和每种植物的学名得到确定,这对植物学知识国际间的交流和植物学的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林奈此书的问世标志近代植物分类学的诞生。    此后到19世纪末不断有大部头著作出版,著名的有瑞士植物学家德堪多(A. P. de Candolle)父子编著的17卷巨著《植物界自然系统初编》(Prodiumus systematis naturalis regni vegetabilis,1824—1873,收载58975种植物),英国植物学家本瑟姆(G. Bentham, 1800—1884)和约瑟夫·胡克(J. D. Hooker,1817—1911)费时二十余年编著的《植物属志》(Genera plantarum,1862—1883,收载世界种子植物200科,7569属)。以上著作均用拉丁文书写,没有图。    19世纪中叶之后,法国植物学家拜伦(H. Baillon,1827—1895)编著了13卷的巨著《植物历史》(Histoire des plantes,1867—1895),收载了维管植物的所有科、属,给出了大量生殖器官的精美的插图,这对植物学研究和教学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在此书出版之后,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A. Engler,1844—1930)和普兰特(K. Prantl)编著了23卷的空前巨著《植物自然科志》(Dienatürlichen Pflanzenfamilien,1887—1899),收载了当时有记录的植物界的所有纲、目、科、属,给出了大量精美图版。在19世纪,出版了不少科、属专著,不少国家、地区的植物志,在各种植物学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科、属、种等新分类群,其中都包括不少植物插图。在期刊方面,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标本馆编著的专门刊载植物图版的期刊《柯蒂斯植物杂志》(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和《胡克植物图志》(Hooker’s Icones Plantarum)为著名。大量植物图在植物学著作和期刊中发表,促使邱园标本馆编著了查阅植物图的索引著作《伦敦索引》(Index Londinensis,6卷,1920—1931;补编,2卷,1941)。    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研究起步较迟,在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开展研究工作。我们的先辈们非常重视植物科学绘图工作,编著了一些有关图志的书,如胡先骕、陈焕镛的《中国植物图谱》(5卷,1927—1937),胡先骕、秦仁昌的《中国蕨类植物图谱》(2卷,1930—1934),胡先骕的《中国森林树木图志——桦木科和榛科》(1941),刘慎谔主编的《中国北部植物图志》(5册,1936),周汉藩编著的《河北习见树木图说》(1934),方文培编著的《峨眉植物图志》(4卷,1942—1946)。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汪发瓒主编《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1955),耿以礼教授主编《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1959),傅书遐教授编著《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1957),其后于20世纪70到80年代由植物研究所编著了7册《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972—1983)。与此书同时,我国多数省、区的植物志,以及80卷巨著《中国植物志》(1960—2004)也陆续出版。    上述著作中都有大量植物图,这为我国植物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上述情况可见,在近一百年的植物分类学研究中,我国在植物科学绘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从我国极为丰富、复杂的植物区系来考虑,对不少科、属,如菊科、兰科、豆科、百合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以及玄参科的马先蒿属,罂粟科的紫堇属,毛莨科的乌头属、翠雀属等,多数有科学意义、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科、属,都值得进行图谱方面的编著工作。这些都是显现我国复杂植物区系的基础工作,应予以重视。    不幸的是,在《中国植物志》80卷出版之后,我国植物分类学研究在不少地区陷于停滞状态,植物科学绘图也自然受到影响。近北京大学出版社计划出版世界著名博物学家的经典手绘生物图谱,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想这类著作的出版具有借鉴作用,可能会促进我国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如上所述,我国植物区系丰富、复杂,有不少分类群的系统位置、亲缘关系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可能得到解决。在此,我衷心祝愿北京大学出版社主持的经典手绘生物图谱出版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成功!2015年5月10日于香山寓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