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律与唐律杀人罪立法比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秦汉律与唐律杀人罪立法比较研究

49.7 6.4折 7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晓林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0684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6页

定价78元

上书时间2024-09-01

亿梦春田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秦汉律与唐律杀人罪立法比较研究
定价:78.00元
作者:刘晓林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1-09-01
ISBN:9787100200684
字数:
页码:306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法学本科以上,中国法                               中国传统法制由秦汉至唐代的发展过程,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为重要的阶段。以杀人罪立法为切入点比较研究秦汉律与唐律在法律条文、法制精神、立法技术方面的异同,对于了解中华法系儒家化的发展轨迹与中国传统刑律的特质极为有效。《秦汉律与唐律杀人罪立法比较研究》一书以微观的视角分析了传统刑律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特质,并对传统刑律的概念、术语以及立法技术等问题做了细致的探讨;同时,对古今刑法理论中的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做了比较详细的辨析。本研究可供立法、司法等机构作为理论参考,尤其是为完善当下刑事立法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可供高校与科研院所作为教学参考材料与研究辅助资料。杀人罪及其立法在当代社会仍是一个关注度非常高的问题,中国古代也存在大量“社会影响”极大的杀人案件,当时的立法与司法如何解决这些案件对于现代社会无疑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内容提要
《秦汉律与唐律杀人罪立法比较研究》以睡虎地秦简、岳麓秦简、张家山汉简、居延汉简、居延新简、悬泉汉简等出土文献与《史记》《汉书》《后汉书》《旧唐书》《新唐书》《唐律疏议》等传世文献为主要材料,并结合宋元之后大量的律学著作,从杀人罪立法的具体类型、划分依据、科处刑罚与杀人罪的自首、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杀伤行为的保辜、杀人罪的赎刑、杀人行为的正当化事由等定罪量刑诸方面,以及杀人罪的“具体罪名”“罪名体系”等方面考察秦汉律与唐律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明清律中的相关内容,对于杀人罪立法在唐代之后的进一步演变及其趋势稍作描述。通过比较“纯本法家精神”的秦律、汉律(主要是汉初法律的内容)与“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的唐律在杀人罪法律条文、具体内容、指导思想方面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中华法系的特质与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过程。
目录
绪论章  秦汉律中的牧杀、谋贼杀、谋盗杀与唐律中的谋杀一、谋与谋杀的含义(一)竹简秦汉律中的谋、谋遣与谋杀(二)关于谋杀的人数(三)关于谋杀的行为阶段(四)关于谋杀罪名的独立性二、谋杀的处罚三、传统刑律中谋杀的发展趋势四、小结第二章  秦汉律中的贼杀与唐律中的故杀一、传世文献中贼的含义与表述……第三章  秦汉律中的擅杀与唐律中的尊长故杀卑幼第四章  秦汉律中的盗杀与唐律中的劫杀第五章  秦汉律中的斗殴杀与唐律中的斗杀第六章  秦汉律与唐律中的戏杀第七章  秦汉律中的过失杀、过误杀与唐律中的误杀、过失杀第八章  注释律学中的“六杀”与“七杀”结语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刘晓林,1981年生,山东潍坊人,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法学会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在《法学研究》《法学家》《清华法学》《政法论坛》《法律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全文转载、摘录十余篇。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