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恋母情结 弗兰克奥康纳短篇小说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恋母情结 弗兰克奥康纳短篇小说选

13.85 4.8折 29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弗兰克.奥康纳(爱) 著,路旦俊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93403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3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9元

上书时间2024-08-20

亿梦春田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我的恋母情结 弗兰克?奥康纳短篇小说选
定价:29元
作者:弗兰克.奥康纳(爱) 著,路旦俊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020093403
字数:269000
页码:3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2000年,爱尔兰政府设立了“弗兰克 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节”和“弗兰克 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以表达对这位天才作家姗姗来迟但众望所归的敬意。 n品牌店: n n
内容提要

目录
1.国家客人2.已故的亨利·康兰3.新婚之夜4.达官老爷的女儿们5.无词歌6.牧人7.回乌梅拉的漫漫归途8.小贩9.卢西一家子10离别故乡11.洛马斯内家的疯丫头12.奇迹13.唐璜的诱惑14.初次忏悔15.圣诞节的早晨16.男性原则17.我的恋母情结18.庄稼汉19.法律的威严20.责任感21.丑小鸭22.礼拜五的鱼23.欺骗24.流泪的孩子们
作者介绍

序言
译者前言  “……我从九岁起就一直在琢磨,我[长大后]究竟该当作家还是当画家。到了十六七岁时,我发现画画太费钱,于是我就决定当一名作家,因为只要有一支笔和一个廉价笔记本就能成为作家。”  说这番话的人后来果真成了作家,而且是大作家。他就是爱尔兰短篇小说名家、被叶芝称作“爱尔兰的契诃夫”的弗兰克·奥康纳。  弗兰克·奥康纳原名迈克尔·奥多诺万,1903年9月17日出生于爱尔兰南部城市科克,是家中惟一的孩子。奥康纳出身贫寒,父亲为退伍军人,嗜酒如命,几乎将家中所有的钱都花在了酒吧中;母亲出于无奈只好外出给人当清洁工,以此来贴补家用。童年时的奥康纳性格内向,体弱多病,常常缺课,这不免让望子成龙的父亲颇感失望。父子间的隔阂,再加上父亲在一战期间重新加入英军后常年驻扎在外,奥康纳在更多的时间里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后来成了他的代表作《我的恋母情结》的核心)。在他九岁那年,爱尔兰民族主义文学的先驱丹尼尔·科克利来到了他的学校任教,激发了奥康纳对欧洲文学和爱尔兰文化的浓厚兴趣。1916年,奥康纳初中毕业,从此永远离开了学校。他虽然再也没有能接受任何正规教育,却一直坚持自学,大量阅读欧洲古典文学名著并从中汲取营养,为自己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1918年,他加入了爱尔兰军的第一旅,但由于年龄太小,只负责一些宣传工作。爱尔兰内战爆发后,他又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军,为爱尔兰的彻底独立而战。1923,他被自由邦军俘虏,在都柏林城外的一个战俘营关押了十个月,这一事件对他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4年至1928年,他在多个乡村学校教书,后来又分别在斯里哥、威克洛和科克市的图书馆工作,并在这期间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1928年,他来到了首都都柏林,开始在一家图书馆工作,并于1931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国家客人》。1935年,他在叶芝的推荐下当上了阿贝剧院的董事,并于1937年成为该剧院的经理,但叶芝去世后他又于1939年被迫辞去这一职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伦敦为英国广播公司工作,并继续着自己的小说创作。自1951年起,他开始侨居美国,先后在美国的西北大学、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任教。奥康纳于1961年回到祖国爱尔兰,1966年3月10日在都柏林去世。  奥康纳是位多产的作家,在他四十二年漫长的文学生涯中,他出版了十一本短篇小说集,两部长篇小说,一本原创诗集,七部翻译自盖尔语的爱尔兰诗集,一部传记,一部自传,三部爱尔兰游记,八部剧作,五部文学评论集,以及二百五十多篇关于文化、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评论。在所有这些作品中,真正让他名扬四海的是他的短篇小说。这些看似平淡、娓娓道来的故事以现实主义乃至自然主义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爱尔兰普通百姓,使我们得以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爱尔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奥康纳生活在一个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当时的爱尔兰正为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努力。如果说科克利激发了奥康纳对爱尔兰语言和文化的浓厚兴趣,那么真正激发起他爱尔兰民族主义情怀的却是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此后,他不仅加入了旨在保护和宣传爱尔兰文化的“二十人俱乐部”,而且还在爱尔兰独立战争中加入了志愿军。然而,1923年十个月的战俘生活改变了奥康纳对待宗教和政府的看法。他开始将天主教和爱尔兰自由邦政府视作对爱尔兰社会有害的主宰力量。他的战争经历终于使他从一个浪漫主义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现实主义者。  奥康纳对爱尔兰可谓爱恨交加。一方面,他对爱尔兰自由邦政府和教会的种种政策感到失望并常常对它们进行猛烈抨击;另一方面,他又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与人民、文化与传统。这种爱与恨的对立常常构成他作品的核心。在《国家客人》中,两名被俘的英军士兵与俘获他们的爱尔兰士兵成了好朋友,但由于英军枪毙了两名被俘的爱尔兰士兵,这两名英军士兵也被执行了枪决。奥康纳借助这个短篇小说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荒唐,而且还将矛头对准了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正是他本人在爱尔兰内战中的痛苦经历以及对他所支持的爱尔兰共和军的极度失望才使他写出了这样的名篇。  奥康纳对爱尔兰天主教会的态度同样复杂而充满了矛盾。他在对爱尔兰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传统进行剖析的过程中,一面不断质疑天主教会在爱尔兰社会事务中所扮演的操控性角色,一面又塑造了一些天真可爱、稍嫌迂腐的神职人员形象。《庄稼汉》中的那位神甫在面对一位年轻人盗用俱乐部资金的情况时,拒绝为其开脱。无论那群农民如何苦苦哀求,并且试图贿赂他,他仍然不为所动。最后,农民们只能认定这位神甫如此顽固不化是因为他在“十五英里外的”另一个村子长大。或许是对教会的一个讽刺,奥康纳给这个短篇小说安排了一个奇特的结局:年轻人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后,他的朋友们凑钱让他开了家商店。奥康纳在这里感兴趣的不是小说中那位年轻人是否合法、是否存在道德问题,而是维持爱尔兰传统社会稳定的友情,这种友情超越了宗教说教,也超越了外人的理解。但是,在《牧人》中,奥康纳显然对那位老牧师心存敬意,对他试图拯救教区的一位年轻姑娘,使她免遭法国船长的“玷污”这一行为颇有赞赏之意。  奥康纳的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态还反映在他对传统的看法上。他既嘲讽人们被动且盲目地服从传统,又认为人们应该尊重传统;他既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人们对过去的怀念与向往,又不加掩饰地认为已经过时的观念和习俗会造成社会的停止不前。奥康纳对爱尔兰小镇上所谓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进行了颇为深刻的剖析(如《卢西一家子》和《洛马斯内家的疯丫头》),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虚荣、固执、愚蠢进行了间接的鞭笞。奥康纳对统治阶级毫无兴趣,他所描写的对象都是普通百姓;他在对穷人表达同情的同时也对野心勃勃的小资产阶级进行了辛辣的批判(如《已故的亨利·康兰》)。他的作品强烈地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很少直接谴责摧毁个人欲望与希望的那些社会力量。奥康纳主张人们应该得到现代社会的“自由”来展现他们的个性,但同时又自相矛盾地歌颂传统社会的群体感所带来的安全感。奥康纳认为,“一个短篇小说的内涵是否被解读并不依赖于读者与人物之间的认同与识别,而要依赖于作者与读者之间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直接联系与理解。‘超级’读者能够识别并评判这些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和生活方式”。他天真地希望他的作品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地点感,能够激励读者对爱尔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生活进行批评。他甚至还希望能够在爱尔兰培养出一批知识精英,促使他们积极地就现存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进行辩论,然后推进社会变革。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奥康纳在创作时通常喜欢从局内人的角度出发,依据自己对百姓生活的深刻理解来编织故事。然而,奥康纳毕竟是一位作家,他又会带着局外人的冷静来叙述故事中的前因后果。由于他的作品集中描写爱尔兰生活如何影响“普通”爱尔兰人,因此他的大多数作品所描述的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而来的家庭式的英雄和事件。他的短篇小说情节大多发生在乡村或小镇,很少涉及爱尔兰的政治局势,而是侧重宗教、家庭、婚姻、追求、童年往事、怀旧等内容。他以细腻、幽默的笔触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爱尔兰的习俗、虔诚、迷信、爱情与仇恨,而且将这些要素融入到更大的社会背景中。他笔下的人物丰富多彩,个个具有鲜明的特点。他的语言风趣幽默,仿佛讲故事的老手在絮叨一些陈年往事,然而他的风趣背后又常常带着一丝苦涩,幽默中又夹杂着一丝辛酸。我们可以说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就是二十世纪中叶爱尔兰的一部文化史。  如果从奥康纳短篇小说的体裁多样性与内容丰富性这两个角度来看,奥康纳可以与世界上任何最伟大的作家相提并论。我们在他的小说中能看到天真无邪的童年往事,如《我的恋母情结》和《第一次忏悔》。这两个短篇虽然均通过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却又带着超越儿童视角的深层意思。《我的恋母情结》带给我们的启示便是“恋母情结确实存在,而且并不那么可怕”。我们可以看到傲慢与固执带来的兄弟隔阂(《卢西一家子》),可以看到梦想与现实冲突的结果(《洛马斯内家的疯丫头》),可以看到执着与追求最终带来的回报(《男性原则》)。我们还可以看到对故土的留恋(《回乌梅拉的漫漫归途》)以及感人肺腑的人间博爱(《新婚之夜》)——那位可敬的女教师全然不顾自己可能招来的流言蜚语,不顾自己身体可能会受到的伤害,躺在那位已经精神失常的青年身旁,陪伴他度过人生中艰难的一刻。  由于奥康纳经常抨击爱尔兰社会、政府、新闻审查制度、宗教等多个方面,他的多部作品在爱尔兰被禁(如短篇小说集《海棠果冻》),他本人二战期间甚至还上了当局非正式的“黑名单”,并被称为“反爱尔兰的爱尔兰人”,五十年代他只能侨居美国,在那里继续从事他的写作。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政治气氛的缓和,他于1961年返回爱尔兰后逐渐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并赢得人们的尊重,甚至还被都柏林的三一学院授予了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在他去世之后,他更是声名鹊起,评论界和公众对他表现出了全新的兴趣。2000年,爱尔兰设立了“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节”和“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算是对这位天才表达的一份姗姗来迟但众望所归的敬意。  译者路旦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