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09—米
¥
19.45
4.0折
¥
49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左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60561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8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9元
上书时间2024-08-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碧山09—米
定价:49元
作者:左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8660561
字数:300000
页码:3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以寻找重返中国人的传统家园之路为宗旨的《碧山》杂志书,在第9辑米专辑中,深入探讨了我们每天吃的米,这种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是如何播种、耕耘、收获、存储、交换、烹调和分享,并嵌入我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 本书展示了稻米在当代中国人生活中的境遇,透过这些真实体验,我们期待能唤起大家对每一粒作为生命源泉的稻米的珍视,也正视它所遭遇的伤害、困窘与苏生的努力。 面对越来越不让人放心的餐桌,当下的普通中国民众在怎样种米和吃米呢?一些城里人开始寻找“好米”,更确切地说,是寻找依然在用心种米的农人。 在全球性的生态退化和发展压力之下,这些传统稻作社区是否还能维持自身的健康运作,并继续滋养下一代人的身体和心灵? 民以食为天,从平凡的一碗白米饭,到变化万千的精致米食,中国人7000年的食米艺术着实令人惊叹。而一饮一酌中的滋味变化,竟隐藏着人情世故与乡土巨变的解读符码。《碧山08-永续农耕》
内容提要
内容简介《米》是碧山系列的第9辑,一本聚焦于稻米的专辑,集结了众多在专业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的研究心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的稻作文化和稻米实践活动。全书分为稻作、好米、食米、视觉、文学、影像六卷,讲述中国的稻作历史和文化,寻找和耕作好米,食米的故事,与米相关的视觉艺术、文学和影像,温习稻米在当代中国人生活中的境遇。期待能唤起大家对每一粒作为生命源泉的稻米的珍视,也正视它所遭遇的伤害、困窘与苏生的努力。
目录
卷首语 米 左靖王国慧 卷一 稻作稻米春秋——中国稻作历史与文化 惠富平 中国历史上的黃穋稻 曾雄生糯:一个研究中国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视角 杨筑慧稻米在红河南岸的社会生活 李云霞须知白粲流匙滑 费尽农夫百种心——《耕织图》中的稻香与耕苦 李晶莹 卷二 好米寻米:寻找用心的大米 王婧 寻找地禾糯:深山瑶寨的召唤 姚婷 沃土有好米 陈靖请鸭进田:崇明自耕笔记 侯雪英 卷三 食米稻谷成熟,将头垂向大地—— 黄永松谈《中国米食》背后的故事 翟明磊吃米的叮嘱 郝米厦门米粉 前后米食 郭国柱卷四 视觉梦溪二 魏壁米器 王克震自然而然 米之器 董全斌 从生土到熟土:关于夯土系列 慕辰 CHINDIA 白领之梦马晗 春社谣 鬼叔中关于米的舞蹈 小珂×子涵水晶梦 梁绍基卷五 文学谷作五首 钟永丰晚稻禾歌 赵志明卷六 影像唱一首《稻米之歌》 阿泼 黄金水稻:稻电影十三年文献之说明 毛晨雨
作者介绍
序言
米是什么?
我们每天吃的米,这种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人类种植历史悠久的农作物, 究竟从何而来?在几千年的耕作历史里,人们如何播种、耕耘、收获、存储、交换、烹调和分享,并将其嵌入我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从亚洲的河谷三角洲到喜马拉雅山麓,从非洲雨林到中东绿洲,种田人为我们守护着哪些弥足珍贵的共生智慧与经验?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稻米是由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农业生产者所种植的,而在全球性的生态退化和发展压力之下,这些传统稻作社区是否还能维持自身的健康运作,并继续滋养下一代人的身体和心灵?
作为世界上早种植水稻的文明古国,中国不仅拥有超过7000年的稻作史,至今仍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水稻生产与消费国。稻米不仅是13亿人的第一主食,也是过亿农民的生计所在。因为米展的契机,以寻找重返中国人的传统家园之路为宗旨的《碧山》杂志书,以连续两辑的篇幅来关注这一话题。《碧山08:永续农耕》介绍了全国各地从事有机耕作的团队和农人,正是他们的工作,开启了永续农耕在今天的可能性。在农业的生产价值之外,让我们重新发现农业的生态价值、生活价值,从而体会到农业更深层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在《碧山09:米》中,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于稻米本身——中国百姓生活中习以为常之物。我们尝试从稻作、好米、食米,以及视觉、文学与影像等不同角度,一起温习稻米在当代中国人生活中的境遇。透过这些真实体验,我们期待能唤起大家对每一粒作为生命源泉的稻米的珍视,也正视它所遭遇的伤害、困窘与苏生的努力。
慎终需追远,从稻作文化与文明的角度,惠富平的《稻米春秋》梳理了中国水稻生产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而李晶莹对《耕织图》系列的赏析,则透过这种别有韵味的农书遗产,带我们领略四时农事苦乐,更重温以农为本的中华传统文化里所特有的一种思想基调与传习系统。
中国也是世界稻种多样性的起源中心,丰富的稻种资源、管理经验和编录记载文献, 不仅构成了中国稻作史及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财富,也对世界粮食安全意义非凡。曾雄生从对黄穋稻的名称辨析入手,探求其物种特质,进而从土地开发、粮食供给、人口增长等方面,分析了这一早熟稻种对唐宋之后中国社会农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较之粳稻,糯米曾是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一些民族的主食,并由此成为建构当地社会文化的基础。从“糯”的视角,杨筑慧考察了中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历史演变以及相关的系列社会问题。而在云南红河南岸的哀牢山麓,以红米为主要物产的哈尼村寨,正由于其梯田景观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声名鹊起。然而,红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在此并非简单的民生与经济行为,更涉及一系列的社会价值交换及哈尼族人宇宙观的塑造。由红米所维系的传统精神世界,在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的社会现实中将如何维系和流变,这是让年轻的哈尼族人类学者李云霞担忧的问题。
回到更普遍的现实。当下的普通中国民众在怎样种米和吃米呢?面对越来越不让人放心的餐桌,一些城里人开始寻找“好米”,更确切地说,是寻找依然在用心种米的农人。从东北五常的黑土地,到广东连州的瑶族山寨……在这股由米的消费末端逆袭的自救潮流里,既有个性化的努力,如两位返乡学农,并引导农民如何生态耕种、健康吃米的“城里姑娘”,也有机构化的实践,以各种形式的CSA(社区支持农业)探索,尝试推动当地的可持续农耕发展,并引导更多消费者参与本地稻种的发现与保育。
民以食为天,从平凡的一碗白米饭,到变化万千的精致米食,中国人7000年的食米艺术着实令人惊叹。而一饮一酌中的滋味变化,竟隐藏着人情世故与乡土巨变的解读符码。若不是老食客细说从头,你怎知厦门街头巷尾一碟家常的炒米粉,竟是这城市的一部米业兴衰史、半生南洋情?
从事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逾40年的中国台湾《汉声》杂志,曾在1983年出版过一本《中国米食》。此书花两年时间策划,动员台湾全岛数十位名厨及精于大陆各省米食的专家,为求体验真实,所有编辑更亲身下田劳作,全书百分之九十的米食都由编辑部自己制作。这种独特的纪录与编辑手法,30多年后仍启发着有志于传统保育的人士。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本《中国米食》背后的旨趣与主张。据《汉声》创始人黄永松介绍,“当时台湾新农业起来了,化肥农药。新文化进来了,年轻人爱吃面包,不吃米饭。所以我们做米刊,呼吁中国人吃自己的主食。大米是进入有机农业的方便之门,因为老百姓天天吃米,会重视。台湾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农业新生代看到自己父辈深受农药化肥之害,也引起我们开始接着做‘食品安全’题目……慢慢带动报纸,带动电子传媒,推动商人,事情才有转机。”
“须知白粲流匙滑, 费尽农夫百种心”(康熙),不事稼穑的古代帝王笔下,却有今人难以企及的体察与关切。米之于中国文化传承的意味,正需要我们每个米之后人,低首虔心,重新体认。我们善待米,懂得米,米才会滋养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