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俗文学文体形态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俗文学文体形态研究

49.25 3.8折 12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正学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00765

出版时间2017-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824页

定价128元

上书时间2024-08-14

亿梦春田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俗文学文体形态研究
定价:128.00元
作者:张正学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220100765
字数:
页码:8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俗文学文体形态研究》对中国古代俗文学中的小说、戏剧、说唱、诗歌四大文体以及其下属的若干分支进行了庖丁解牛式的剖析,对俗文学整体研究有较大突破,形成历时性与共时性并存,相互结合、共同演进的系统研究格局。“纵”的方面对每一种俗文学文体先从“史”的角度对其起源、发展、兴衰过程进行描述和梳理;又从“横”的方面对具体每一种俗文学文体从特征、篇章布局、叙事方式、语言句式等文体形态学诸要素进行深入的考辨和详细的论析。文献使用丰富,史实考索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历史描述与个案分析相结合,注重史料还原、文本还原,时呈慧眼与新见,堪称一部质量上乘的学术力作。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俗文学文体形态研究》是一部史论结合、资料翔实的学术著作。它以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等俗文学的文体形态为对象,考察其各自“生老病死”的演变历程特别是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性;它所构建的中国古代俗文学文体形态研究的体系及其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诸如“变”源于西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于北宋末期、章回小说之“回”导源于唐宋“说话”的“按呵”、北杂剧初创于元初的大都、道情[耍孩儿]来源于北曲般涉调[煞]等学术新见,可为学界进一步研究之参照。
目录
绪论 (001)篇小说章话本小说(016)节从“话”到“话本”的演变(016)第二节唐代“话本”的特征(028)第三节宋元“小说”及其“话本”的特征(032)第四节宋元“讲史”及其“话本”的特征(068)第五节明清案头“拟话本”的创作轨迹(086)第六节“三言”对宋元“话本”的模拟与创新(091)第七节案头“拟话本”的成熟与变异(098)第二章 章回小说(110)节“章回小说”内涵的界定(110)第二节章回小说文体的孕育进程(116)第三节章回小说文体成熟的时代(124)第四节章回小说创作的演进轨迹(131)第五节章回小说的结构形态(141)第六节章回小说的“文体”构成(171)第二篇 戏剧章前戏剧样式(180)节角抵戏(180)第二节歌舞戏(183)第三节参军戏(187)第四节宋杂剧(194)第五节院本(198)第二章 南戏(210)节南戏的发生与流布(210)第二节元代南戏的衰微与复兴(217)第三节宋元南戏剧本的体制(226)第四节宋元南戏曲词的格律(272)第三章 杂剧(272)节元代杂剧的渊源(272)第二节元代杂剧的发展演变(276)第三节明清北曲杂剧的衰微(289)第四节明清南杂剧的隆衰(294)第五节元明清杂剧的体制(300)第四章 传奇(317)节传奇的演变轨迹(317)第二节传奇剧本的体制(328)第三节传奇对南戏格律的继承与规范(344)第五章 板腔体地方戏曲(372)节板腔体戏曲的渊源(317)第二节板腔体戏曲的流播(328)第三节板腔体戏曲剧本的体制(344)第三篇 说唱章 变文(406)节“变”与“变相”“变文”(406)第二节变文兴衰的历史进程(421)第三节变文的体制特征(428)第四节变文的孑遗《大唐三藏取经诗话》(440)第二章 鼓子词(458)节鼓子词的演进历程(458)第二节鼓子词的“说唱”归属(462)第三节鼓子词的体制特征(467)第三章 唱赚(474)节早期唱赚的形式(474)第二节赚在南宋的流行状况(480)第三节赚的体制特征(483)第四章诸宫调(490)节诸宫调兴起的时、地(490)第二节诸宫调在南宋的发展(492)第三节金元诸宫调的创作状况(524)第四节诸宫调的文体特征(531)第五章道情(550)节“道情”的含义与“说唱”道情的兴起(508)第二节元明清道情的衍变(513)第三节道情的类型与结构(524)第四节道情 耍孩儿 曲调的词格和来源(531)第六章宝卷(550)节宝卷的历史渊源(550)第二节宝卷的发展演变(556)第三节宝卷的体制特征(560)第四节宝卷的“宣”“念”(583)第七章词话(589)节“词话”含义的演变(589)第二节词话的兴起与宋元词话的面貌(592)第三节明代词话的演进(598)第四节词话的体制特征(610)第八章弹词(616)节词话向弹词演变的时代(616)第二节明代弹词的面貌(619)第三节清代弹词的发展演变(624)第四节清代弹词的类型(629)第五节清代弹词的特征(632)第九章鼓词(638)节鼓词初兴的年代与鼓词的来源(638)第二节鼓词的发展演变(650)第三节鼓词体制的演变轨迹(657)第十章子弟书(671)节子弟书的渊源(671)第二节子弟书的演变历程(675)第三节子弟书的“回”与“落”(682)第四节子弟书的节奏与韵律(692)第四篇 诗歌章民谣(700)节“谣”及“谣”的历史(700)第二节民谣的特征(704)第二章民歌(707)节民歌演进的历程(707)第二节民歌的特征(711)第三章曲子词(716)节唐代曲子词的流行状况(716)第二节唐代曲子词的体制(717)第四章散曲(724)节散曲的渊源(724)第二节散曲的演进轨迹(729)第三节散曲的体制(743)第四节散曲的格律(753)第五章时调小曲(781)节时调小曲的演变(781)第二节时调小曲的类型(789)结语:中国古代俗文学文体形态的整体考察(795)附录:主要参考文献(805)
作者介绍
张正学,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等俗文学研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社科项目数项。著作有《中国杂剧艺术通论》等,论文有《元剧套曲曲调、引子与尾声特征散论》《变·变相·变文——从唐人黄元之“西域之变”说起》等。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