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
¥
29.5
¥
22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李才俊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536678736
出版时间200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83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2元
上书时间2024-08-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
定价:22.00元
作者:李才俊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8-01
ISBN:9787536678736
字数:289000
页码:3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本书运用学,心理学,创造学,脑科学,思维科学和系统论等科学理论作指导,揭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机制。本书认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先天因素外,更是由后天的环境,教育和实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的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创新本身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其中创新性思维是其核心。创新思维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并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它的强化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得失和成败。本书认为,通过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方向。 本书附有创新能力训练及测试表,可帮助读者了解自己的创新思维水平。 本书适于作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的教材。也适于作各类创造发明学校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创造教育的参考教材。也是一本实用的、适合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创造发明者的自学读物。
目录
序前言章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 一、创新概念的缘起与内涵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 三、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第二章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探析 一、脑科理论 二、创新心理学理论 三、思维科学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第三章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发生环境 一、环境概述 二、社会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三、文化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四、学术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五、教育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第四章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和开发的非智力因子透析 一、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二、创新动机是创新能力形成开发和精神动力 三、创新个性是创新能力培养和开发的动力源泉 四、创新情感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开发的纽带 五、创新意志是磨炼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第五章 激活智力,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能力概述 二、优化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激活智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四、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第六章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生原理及其开发 一、思维的内涵及其思维活动的基本类型 二、创新性思维含义、特征及其种类 三、创新性思维过程及其作用 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提高第七章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机制透析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二、创新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三、创新教育的内容 四、创新性教学方法 五、创新性教学原则 六、创新教育的主体因子和客体因子 七、创新教育的运行机制附录一 创新能力训练举要附录二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附录三 自测创造能力后记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李才俊,1962年出生,重庆市綦江县人。重庆文理学院教务处教学实践科科长,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获历史教育硕士学位,自1993年以来,一直从事高校的教学,管理与科研工作。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