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演奏法
¥
83.02
4.5折
¥
186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98155
出版时间2015-1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92页
定价186元
上书时间2024-08-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古琴演奏法
定价:186元
作者: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229098155
字数:
页码:39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该书为龚一先生古琴演奏法详解,为龚一先生经多年的学习研究与实践,集众家之长,并融会多种流派,自成一体、独树一帜,收集、整理了大量传统琴曲,并对琴曲进行了大胆而稳重的革新,推出了五线记谱法,在书中均有一一体现。对推进古琴的学术研究,传播古琴文化,提高琴人的素质,引导古琴的发展,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该书的出版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内容提要
《古琴演奏法》为琴学丛刊中一册,是龚一先生三十余年来从事古琴演奏和教学工作的一些经验体会。书中他正式推出了五线记谱法,还为古琴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创作琴曲和传统琴曲,充实了古琴教材,是琴友们值得收藏的精品。 本书的结构编排分文字部分与乐曲部分,文字部分对各种技法指法的操作要领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乐曲部分都由五线谱记成,分练习曲、小曲、古代乐曲、新琴曲与移植乐曲四部分,传统琴曲中又集刊了前辈代表性琴家的代表曲目。每部分又都由古琴新记谱法——“古琴五线记谱法”(五线谱实际音高的记录与简单符号)和五线谱加减字谱的双行谱记成。两种记谱法在乐曲的难易程度编排上都由浅及深、由易及难。“古琴五线记谱法”有着详细的文字解说,经仔细研读可通晓其记谱法则。 龚一先生撰写的这本《古琴演奏法》,在教材、教法和记谱法上做了许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它的出版将对古琴音乐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目录
上篇 演奏法 一、古琴音乐的概况 二、古琴的结构与特点 1.古琴的结构 2.古琴的特点 三、古琴弦的装置及古琴的放置 1.古琴弦的装置 2.古琴的放置 四、古琴的音域、泛音、琴弦的定音及校弦法 1.古琴的音域、泛音 2.古琴弦的定音 3.古琴校弦法 五、古琴的常用定弦弦式与特殊定弦弦式 1.六种常用的定弦弦式 2.四种特殊的定弦弦式 六、古琴传统记谱法及其指法技法符号 1.文字谱与减字谱 2.右手指法 3.右手复合指法 4.左手指法、技法 5.左右手关联技法 6.注释减字 7.减字谱读法 七、左右手指法要领及弹琴坐势 1.右手姿势与指甲形状的要求 2.右指弹弦五要领 3.右手几种指法的说明 4.左手指法要领 5.弹琴坐势及琴桌尺度 八、古琴记谱法的改革及方案设计 1.古代古琴记谱法的衍变 2.古琴“五线记谱法”的设计与说明 3.古琴“五线记谱法”的记谱规则 九、练习曲二十首 1.空弦弦序练习一 2.空弦弦序练习二 3.空弦弦间关系练习 4.空弦同弦“抹挑勾剔”练习 5.空弦“轮指”练习一 6.空弦“轮指”练习二 7.空弦“叠蠲”练习 8.空弦力度练习(自编指法) 9.空弦三连音练习 10.空弦综合练习 11.泛音练习 12.各弦音位音阶练习 13.音位音阶综合练习 14.“进复、退复”练习 15.综合练习 16.上准音位练习 17.三度和音练习 18.三和弦练习 19.分弦同音音位练习 20.节奏节拍练习下篇 乐曲 一、小型乐曲十首 1.儿歌 2.映山红 3.采茶调 4.闲趣 5.游击队歌 6.渴望 7.小草 8.拉纤歌 9.信天游 10.浏阳河 二、传统琴曲三十二首 1.仙翁操 2.秋风词 3.湘妃怨 4.林钟意 5.风雷引 6.玉楼春晓 7.阳关三叠 8.关山月 9.忆故人 10.梅花三弄(节本) 11.欸乃 12.广陵散(节本) 13.良宵引 14.春晓吟 15.精忠词(又名《满江红》 ) 16.碧涧流泉 17.平沙落雁 18.长门怨 19.渔樵问答 20.挟仙游 21.醉渔唱晚 22.佩兰 23.洞庭秋思 24.流水 25.山居吟 26.乌夜啼 27.秋塞吟 28.渔歌 29.大胡笳 30.捣衣 31.龙翔操 32.潇湘水云 三、移植、创作琴曲六首 1.瑶族舞曲 2.山水情 3.楼兰散 4.三峡船歌 5.春风 6.梅园吟 四、乐曲注释与乐曲内容简介 1.乐曲注释 2.乐曲内容简介附录 古琴曲的“打谱” 古琴音乐的实践应用 关于古琴乐器的鉴赏 怎样弹好古琴 古琴演奏法增订本编后记
作者介绍
江苏启东人,1957年至1966年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及本科古琴专业。师承张正吟、夏一峰、张子谦、顾梅羹、刘景韶等多位琴家。六十余载的古琴音乐学习和思考,于演奏、教学、研究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当今古琴教学法、传统艺术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有新的思考,其教授过的学生现已为多所音乐学院教授。曾在海内外多地举行过个人独奏音乐会及专题讲演。出版专著有《古琴演奏法》、《古琴新谱》及十余张CD专辑,发表专业文论五十余篇。作品曾获1984—1985年“上海文学艺术奖”、“中国金唱片奖”(第五届)、2012年度唱片奖、2013年古琴演奏奖。曾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会长、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序言
在中国民族器乐的宝库中,雅受人崇仰的要算古琴音乐了。因为它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演技高超,是高品位的艺术,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品。人们说:“不了解古琴音乐的人,不能算是懂得中国音乐。”这话并不过分。 自古以来,学习古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凭老师口传面授,花很长时间才能学得一两首乐曲,天分平庸的学子可能半途而废,感到高不可攀。前几年有些报考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考生,在考场上背奏几首古琴名曲,可以“滔滔不绝”,但对一些较简单的民歌小曲,弹了第二个音不知第三个音在哪儿,手足无措,怎么也弹不下去。这样的古琴教学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 古琴教学,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法和新的记谱法,从而培养高水平的古琴新人。 龚一先生率先拿出了这套成果。 龚一自幼学琴,前后师从张子谦、顾梅羹、吴振平、刘景韶、夏一峰、张正吟等12位琴家。1957 年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勤学苦练,于1966 年毕业于大学部本科。他在长期的专业学习中,广泛地继承了老一辈琴家的琴艺,又系统地接受了现代高等音乐的教育。他积累了几十年的演奏、教学的经验,培养出赵家珍、刘丽、戴晓莲、陈雷激、戴微及新加坡纪志群等一批新一代古琴演奏家,教授过日、美、英、法、德、韩等国十余名主修古琴音乐的留学生,并且对古琴音乐进行了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因此,他正是写作一部古琴演奏法的难得人选。 记载琴曲的乐谱,从文字谱、减字谱、简谱到五线谱,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文字谱用文字说明音在琴上的位置,并提示用什么方法弹奏。一曲《幽兰》的乐谱就是一本书,极其繁琐。减字谱是简化了的文字谱,但仍很不便,现改用五线谱附加指法符号的方式记谱,才是比较准确而方便的乐谱。应用五线谱进行教学,就不会出现上述考生的笑话了。当然面对三千多首古琴传统乐曲的古琴学生,是必须掌握古谱的。 龚一先生是20世纪6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古琴小组的成员。小组提出的五线谱记谱法,经过龚一先生几十年的实践应用,不断完善,到今天,应该说是比较成熟了。五线谱记谱法能记出实际音高、节奏、音量、速度及演奏方法,便于琴家视谱演奏、教学,便于作曲家作曲及书写合奏总谱;便于古琴圈外的广大音乐界人士了解、学习古琴音乐,总之,大大有利于古琴艺术的发展。今天,《古琴演奏法》正式推出这一记谱法,我衷心期望大家,特别是古琴教师、古琴学生和古琴专家们多作实际应用,在使用中逐步地完善。 采用五线记谱法进行教学是一桩很大的改革,这一行动的本身就是把古琴教学跨前了一大步,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通过练习曲的教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扎实地学习各种演奏技巧。在乐曲的教学上,把曲式、技巧和内容结合起来讲解,让学生得到全面的理解,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古琴演奏法》还为古琴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创作琴曲和传统琴曲, 充实了古琴教材。 总之,龚一先生撰写的这本《古琴演奏法》,在教材、教法和记谱法上做了许多前 人所没有做过的事,它的出版将对古琴音乐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胡登跳 (原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著名作曲家) 1995年10月 序 二—— “子期”絮语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古琴音乐犹如一条清澈的溪流,从远古流至现今。在许多古代音乐泉流早已干涸而成为考古对象的今天,古琴艺术的清泉却依然潺潺汩汩,流淌不息,这不能不算一个奇迹。然而,也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一方面,古琴音乐博大精深,琴学典籍浩如烟海;另一方面,知琴音者凤毛麟角,识琴谱者寥若晨星。一方面,西方的流行音乐风靡华夏、席卷神州;另一方面,古琴曲《流水》被西人视为人类文明的代表而送上太空,多数国人还不知其详。于是,人们不禁发问:流淌了至少三千多年的琴乐清泉,难道真的到了即将枯竭的时候吗?这人类音乐发展的历史是不是在哪儿错位了? 其实,古琴艺术在其三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止一次地遭受过冷遇。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唐代中叶,当大量外来音乐涌入长安的时候,琴乐几乎很少有人问津了。刘长卿有过“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慨叹,白居易则说得更明白,他在《废琴》诗中写道:“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其景其情,可以想见。然而,我们还知道,到了宋代,古琴艺术又有过长足的发展,郭楚望的《潇湘水云》至今还是我们的骄傲。这是怎么回事呢?何以唐人已“多不弹”的古琴,宋代却又兴盛起来呢?这当然是音乐史家们研究的课题。笔者浅见,琴乐复兴于宋,除了因为宋代君王特别热衷于此道外,恐怕同宋人对琴乐的改革变通也是分不开的。且不言古琴的形制由“唐圆”而“宋扁”,就说新创琴曲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至于《楚歌》、 《潇湘水云》、《樵歌》、《山居吟》等琴曲的结构、旋律乃至演奏技法,均较前人有明显突破。这便使我想起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过的一段话:“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堪久,通则不乏。”文学发展规律如此,音乐发展规律亦然。没有“变通”,何来“发展”呢?试问,一曲《流水》,从俞伯牙流到张孔山,又流至管平湖而直泻太空,滚滚向前,奔腾不息,难道其间不是也经历了许多迂回曲折、辗转流变么? 今天,古琴艺术所遭遇的挑战恐怕是前所未有的了。面对现实,一切热衷于琴乐的志士仁人当如何以对呢?是“以不变应万变”地“泰然处之”呢,还是“趋时必果,乘机无怯”地大胆改革呢? 龚一,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一位职业古琴家,在琴学园地已辛勤耕耘四十多个春秋了。他师承诸多名家,融会多种流派,自成一体,独树一帜,矢志琴学,日久弥坚,本着“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原则,对琴乐进行了大胆而稳重的革新,在演奏、打谱、度曲、教学等诸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诚如一位海外评论家所言,他是“不失古雅意趣”的古琴“改良派”。龚一执着地认为,古琴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为此,他要求自己演奏传统琴曲时,必须做到“胸中有古人,眼前有听众”,从而能在古人与今人之间架起一座感情和思想的桥梁。他追求这样一种效果:在保持传统内涵的前提下,既不失古曲的气质神韵,又能适应今人的审美需求。故此,于技法、于表现、于韵律、于风格,均有属于他自己的探求。虽然古琴界对此褒贬不一,但他毕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凡是听过龚一演奏的人,无论工、农、 兵、学、商,亦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不为他那精彩的表演和精湛的技艺所倾倒。笔者便是被他征服的众多听众中的一员。作为民乐工作者,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就接触过古琴,然而,真正让我迷恋于斯的却是龚一。因为他的演奏既洋溢着传统的神采,又跳动着时代的韵律,有着令人不由自主地一“听”钟情的魅力。龚一清楚地认识到,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古琴,没有众多的“弘道者”是不行的。于是,他在古琴教学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他不仅培养了一批颇具造诣的职业古琴家和众多的业余古琴爱好者,而且还悉心研究、总结了一套既保留传统演奏技法,又符合现代音乐规范的教学法。这本《古琴演奏法》便是他多年来在辛勤耕耘中,洒向古琴教学园地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 十余年前,笔者同龚一初会于龚府旧居,套用一句老话,叫做“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我们在古琴王国的天地里海侃神聊了一个下午。语酣兴浓,龚兄示我以《七弦琴实验教材》手稿,我于惊喜兴奋之余问他:“可曾考虑过出版?”答曰:“应付教学急需而编,尚未形成系统,日后再著述成篇。”尔后不久,龚一出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转瞬六年,自然无暇于案头。书不面世,常以为憾。今天,当我捧读这洋洋大观即将付梓的《古琴演奏法》时,能不心潮激荡么? 我不擅琴,对琴学亦无专门研究,但我是古琴艺术的忠实爱好者。我有幸为书作序,实感诚惶诚恐。然自命“子期”者,唯磨墨舔笔聊发“子期”之感想。故不揣浅陋、奉书絮语,一吐心声。我相信,大多数的读者将会同我一样,不仅从本书中窥视到古琴艺术宫殿之宏大辉煌,而且更能寻觅到登上这座瑰丽殿堂的坚实阶梯。自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必然能感觉到,作为“向导”的古琴家龚一,为弘扬琴学事业而不惜倾其所有的那颗怦怦跳动的心。 戈 弘 (扬州歌舞团名誉团长、作曲家) 1997年2月20日 识于听竹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