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色子午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血色子午线

29.72 8.3折 3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60688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7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6元

上书时间2024-08-13

亿梦春田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血色子午线
定价:36元
作者:(美)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229060688
字数:240000
页码:37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重现经典:血色子午线》编辑推荐:十八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美国,西进运动。战争,屠杀,血泪之路。“他奉战争为神,以杀戮为营养,他把他们一一送上死路。”他们骑马出城,走上北方的道路,那是蛮荒之地的方向,但当他们还未完全消失在城市的视线之外,他们便悲剧性地调转坐骑的头,前往西边,痴迷地、沉醉地骑向那西天的晚红,骑向傍晚的土地和远方日落中的喧嚣……2006年《纽约时报书评》评选“过去25年出版的美国 小说”时,科马克•麦卡锡的《重现经典:血色子午线》名列第三。2005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1923年以来的百部 小说,这部作品仍然赫然在列。美国Modern Library公司在1998年评选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中,《重现经典:血色子午线》在读者评选名单中名列第54位。网易引进的耶鲁大学公开课中有一门《1945年以来的美国小说》,其中26节的课程中用了2节讲解这部作品。
内容提要
《重现经典:血色子午线》内容简介:19世纪50年代的得克萨斯与墨西哥边境,一个十四岁的得克萨斯男孩无意中误入了一个噩梦般的世界。在这里,印第安人被肆意杀戮,而对其头皮的贩卖生意欣欣向荣。大体说来,小说的情节是一个人的历程,盗用书中原话表达,就是没完没了的“他继续骑行”。主人公无名无姓,大字不识,全书在其不同年龄段分别称其为“孩子(The child)”、“少年(The kid)”和“男人(The man)”。故事重心是主人公少年时的经历。他生来丧母,十四岁时离家游荡,常与人打架斗殴。后来被拉去加入美国的军事阻挠队伍,前往墨西哥,出师不久,便遭到了印第安人的致命打击。而后因为偶然,他又加入受雇于奇瓦瓦州州长的头皮猎人队伍。该队伍由罪犯、老兵和印第安人组成,头目是美墨战争老兵格兰顿,而实际的灵魂人物是霍尔顿法官。在此二人的带领下,队伍与奇瓦瓦州州长达成协议,专门不加区分地屠杀各种印第安人(包括好战的阿帕契人和热爱和平的踢格人等)和墨西哥人,以遇害者的头皮为收据换取黄金。队伍在墨西哥境内四处游荡、大肆屠杀,老幼妇孺均不放过。最后协议终止,队伍在占领尤马渡口期间,遭到曾加害过的尤马人的报复,几乎全军覆没,成员或死或逃,少年逃脱后也离开队伍。小说的主要情节便是他们在荒漠、村庄、山间、城镇的各种暴行。小说最后跨越到二十八年后,已成为男人的主人公在格里芬的蜂巢酒馆遭遇法官,被其杀害,队伍成员至此全部牺牲,而小说也在法官的舞蹈中结束。作为麦卡锡的代表作之一,《重现经典:血色子午线》是麦卡锡写作风格的转折之作,为其奠定了现代美国文坛的大师地位。
目录

作者介绍
作者:(美国)科马克•麦卡锡 译者:冯伟科马克•麦卡锡,当代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代表作有《重现经典:血色子午线》、《边境三部曲》、《老无所依》、《路》等。
序言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建国不久的美利坚合众国为将仅有的土地从东部沿海扩张到资源丰富的西部,通过购买土地以及与墨西哥和其他欧洲殖民国发动战争,大大地扩张了自己的版图,而开拓的美国人也向新开辟的土地进发,史称西进运动。伴随美国人口激增和领土扩张的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的减少和领土的流失。印第安人的肥沃土地被白人通过购买、贿赂或强占等方式夺取,顺从者被迫迁徙,不从者遭到屠杀,因而西进运动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一些不愿失去相辈生存之地的部落纷纷反抗,小说中提到的阿帕契人和科曼奇人正是善于骑射的对抗性好战部落。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仇恨在哥伦布进入新大陆伊始便已撒下种子,而后美国人的肆虐和印第安人的疯狂报复更是让彼此的仇恨有增无减。十九世纪时,美墨政府、亡命之徒、印第安人各方纷纷卷入各种土地和利益争斗,一时间使情况变得错综复杂。不肯轻易就范的印第安人开始袭击出卖自己土地的墨西哥人,侵扰前来西部的淘金者,与野心勃勃的美军和美国政府展开斗争,而被视作眼中钉的印第安人也遭到了美国和墨西哥政府的反击。某些州政府甚至通过高价收购印第安人头皮来鼓励对印第安人的屠杀,于是一些亡命之徒为牟取暴利,便在美墨边境通过从事军事阻挠,不加区分地屠杀见到的印第安人。这些事件被记录在了塞缪尔·张伯伦的自传性回忆录《我的忏悔》之中。他亲历了美墨战争和后期的军事阻挠,而《血色子午线》的大量故事和人物便基于此书,但麦卡锡的高明之处便在于在这张历史画布上浓墨重彩地抹上了很多层色调,搭建了多层迷障,从而使这段历史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越了其本身。    为了准备此书的写作,麦卡锡搬到埃尔帕索城居住了十余年,学习西班牙语,阅读了几百部相关历史书,考察了书中出现的每一个地点(用他的话说,他不写自己未曾去过的地方)。小说出版于1985年,越战的阴云尚未散去,有评论家便认为小说看似谈历史,实则影射越战。比较电影《现代启示录》和《血色子午线》,确实能发现大量相互呼应之处,然而这种呼应也存在于本书和其他诸多文本之间。作者曾说,本书由书组成,但他所指并非仅限于种种历史著作,还有文本中随处可见的文学、哲学、神学、科学、神话元素。与后现代文学作品臭名昭著的无意义游戏性质的拼贴相反的是,作者以多种维度的叠加和融合为本书创造了巨大的文本容纳力和生生不息的解读可能性,因此任何孤立的解释面对本书,都会失语。文学作品伟大与否,其中一条重要标准也正是其内涵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    大体说来,小说的情节是一个人的历程,盗用书中原话表达,就是没完没了的“他继续骑行”。主人公无名无姓,大字不识,全书在其不同年龄段分别称其为“孩子(the child)”、“少年(the kid)”和“男人(the man)”。故事重心是主人公少年时的经历。他生来丧母,十四岁时离家游荡,常与人打架斗殴。后来被拉去加入美国的军事阻挠队伍,前往墨西哥,出师不久,便遭到了印第安人的致命打击。而后因为偶然,他又加入受雇于奇瓦瓦州州长的头皮猎人队伍。该队伍由罪犯、老兵和印第安人组成,头目是美墨战争老兵格兰顿,而实际的灵魂人物是霍尔顿法官。在此二人的带领下,队伍与奇瓦瓦州州长达成协议,专门不加区分地屠杀各种印第安人(包括好战的阿帕契人和热爱和平的踢格人等)和墨西哥人,以遇害者的头皮为收据换取黄金。队伍在墨西哥境内四处游荡、大肆屠杀,老幼妇孺均不放过。最后协议终止,队伍在占领尤马渡口期间,遭到曾加害过的尤马人的报复,几乎全军覆没,成员或死或逃,少年逃脱后也离开队伍。小说的主要情节便是他们在荒漠、村庄、山间、城镇的各种暴行。小说最后跨越到二十八年后,已成为男人的主人公在格里芬的蜂巢酒馆遭遇法官,被其杀害,队伍成员至此全部牺牲,而小说也在法官的舞蹈中结束。    毫无疑问,小说中最为夺目的角色正是霍尔顿法官。此人在《我的忏悔》及其他历史和虚构文献中均有所记述,是一个通晓多门语言、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处不在、身形巨大、浑身无毛的人物。他奉战争为神,以杀戮为营养,将格兰顿一伙人一一送上死路,而他却大难不死,长生不老。麦卡锡对法官不惜笔墨的刻画使其凌驾于普通历史人物的身份而成为一种甚至多种符号。这个符号的所指为何,批评家和读者从各种视角都讨论过,但却难以穷尽各种可能。法官的丰富决定了小说的厚度和生命力,小说若无法官,便于死尸无异;把握了法官代表的意义,也就把握了小说的主旨。但正如小说明言,他的起源无从追究。无论是从神话、历史、宗教、文学、政治、民族角度解读,还是辅以心理学、考古学、天文学的知识,都难以把握法官这个与开端无异的人物的全貌。而这,也是小说激动人心的地方。法官如何,主旨如何,译者不必多言混淆视听,读者可自行体会。    对许多英语读者而言,本书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哈罗德·布鲁姆承认,自己读了好几遍才克服对本书的抗拒之心,而其他读者也大倒苦水,要认真读完此书需要非凡的体力和忍受力。原因何在?在译者看来,这与麦卡锡独特的写作风格密不可分。    从形式上讲,本书叙事语言冷峻,甚至压抑,但比起末日般的《路》似乎要略轻松一些。首先,书中主干词汇极为平实,简练到全书表示“看”的词翻来覆去就三四个,简练到读者能看出译文中词汇的重复和单调,如“他注视着……”、“过了一会儿”、“他瞅了瞅……”之类。此外,麦卡锡舍弃了多余的修饰、渲染甚至标点,所有意义都在字里行间和标点之中,在这一点上,他深得海明威冰山理论之精髓。其次,书中充斥着各种语言和各种学科的词汇。毋庸置疑,这是阅读和翻译中一大难点。再次,语义的含混或者说多样性也令人头疼。译稿之所以要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改,正是因为每一次修改都会尝试性地带上新的视角(比如天文的、法律的、古生物的、地理的、物理的、修辞学的)去重新审视那些看似莫名其妙、前言不搭后语的句词,在一次次地重审中,慢慢接近作者的真实含义。作者好用最常见也是语义最丰富的词表达专业学科的含义,一不小心就会跌入陷阱。与此同时,无论是作者的长句还是短句,议论还是记叙,其中都包含着各种可能的理解方式,要把这些内容理清,也非易事。读者若觉得生僻词太多、语义含混、知识背景不明、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译者可以负责任地说:英美读者也是同样的感受。本书脚注甚多,也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但书中还有更多不曾发现的值得批注的地方需要补充。    从内容上讲,小说中最挑战读者忍受力的可能还是各种暴力场面。莫名的暴力充斥全书,无处不在的割头皮、枪战、屠杀,无处不在的废墟和尸体,以及重复重复又重复的流血和杀戮,足以让读者感受到压抑、恶心和重复。寻常西部小说装腔作势的浪漫色彩和英雄主义在麦卡锡的小说中荡然无存。他笔下的西部残酷、粗粝、野蛮,浸满了鲜血,所以带有英雄主义情怀的怀特上尉一进入西部,便被黄沙和科曼奇人弄得不知所措身首异处。所有的美饰和崇高的谎言都抵挡不住残酷和自然的吞噬。有批评家甚至称,在人类文学史上,本书的暴力程度仅次于《伊利亚特》。麦卡锡坦陈,生命原本就是血淋淋的,自己并不信任人性会得到改善,并不相信全人类可以和谐相处。他认为这些只是奴役人的说教,会使生命变得空洞。然而也是因为这种暴力的不断重现,小说中对抗的力量才显得悲壮而难能可贵。只有细细体会这暴力背后的美学,读者才能接近这小说的精髓。    认真阅读此书纵然痛苦,那也比不上翻译之痛苦的百分之一。翻译此书如受刑于地狱,个中滋味非亲历难以体会。译者年轻,经验尚浅水平有限,面对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在翻译中时感提襟见肘;麦卡锡的词汇和句型之难令人发指,在长达数月的翻译和校对中译者常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欲投河觅井的绝望之感。所幸,译者有许多能力和见识都在自己之上的朋友,他们在资料搜集、翻译风格、遣词造句、词汇句型内容理解、背景知识、比较其他语种译本等各个方面都给予译者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使译者挺过重重难关,鉴于人数众多,不便列出,在此一并谢过。本书校对者郑贤清兄与我素未谋面,但他凭着对本书的热爱,在翻译、校对、修改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耐心地与我进行讨论和磋商。郑兄除了在我自己校对的基础上又把书稿校改了两遍之外,还增加了大量专业性极强的注释,译文中所有不确定之处我都与之商量讨论过,郑兄为人热情细心、坦荡大方,译文能从千疮百孔到基本完善,与他的付出直接关联。同时感谢本书编辑,能容我反复交稿,反复修改,反复交稿,反复修改。因为译者和校对者时间和能力有限,译文必然会有很多遗憾,目前所呈现的只是当前能力范围内最好的译本,日后有机会再版,定当再次认真修改,力臻完善。    本书大量脚注参考或译自www.bookdrum.com网站上搜集的注释,或参考了Notes on Blood Meridian一书及众多学术论文。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