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成佛记
¥
49.53
7.6折
¥
65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郑孝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29924
出版时间201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26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65元
上书时间2024-07-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释迦牟尼成佛记
定价:65元
作者:郑孝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208129924
字数:379000
页码:42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释迦牟尼成佛记(第二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释迦牟尼成佛记(第二版)》内容:释迦牟尼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仙,而是一位悟得了人生最高真理的哲学家,他是播扬人生真谛的教育家,他是从颠倒迷惘中觉醒众生的先觉者。《释迦牟尼成佛记(第二版)》以文学语言记录了释迦牟尼的一生,并在叙述中融佛传、佛法、秘禅、秘法为一体,如同一盏不灭的慧灯,照亮每一位读者人生迷惘的航程,使其达到人生向往的安详、自在、潇洒的彼岸。
目录
作者介绍
序言
一个识破人生,而又无意改变世界的伟人 高运宏 美国有位声名煊赫的大学者麦克·哈特,是当代著名应用物理学家、数学家、法学家兼天文学家。此公写过一部《人类百位名人排座次》,进入当代美国最畅销的书之列。作者在书中把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排名第四,置于耶稣基督之后,孔丘之前。 释迦牟尼,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古印度释迦族人,故又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成道后,人们称之为佛陀,略称为佛。佛陀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翻译成中国话就是“觉者”。 释迦牟尼正如在这部传记作品中所述,他并不是一般佛教徒幻想出来的救世主,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识破人生、而又无意改变世界的伟人。成佛前,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与我国春秋时期的孔丘是同时代人。父名净饭王,母号摩耶,是拘利国的一位公主。按古印度的风习,妇女怀孕后,必须回娘家分娩。不料,这位夫人临产前,在回娘家途中的蓝毗尼花园里,在一棵无忧树下生下了王子悉达多。不幸的是,摩耶夫人产后七日猝死。后来,王子的姨母,摩耶夫人的胞妹继配为净饭王后。幼年的悉达多是由姨母养育长大的。悉达多自幼生得相貌端庄,天资聪慧。净饭王对这个王子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希望他继承王位,建立功业,将来成为一位万民爱戴、统一天下的君主。 净饭王从小就从各方面对儿子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养,请来婆罗门大学者讲授文学、哲学和算学等知识;让儿子跟武士学习兵法和武艺。学就后的释迦牟尼不但知识广博,而且善骑能射,堪称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了。但他却不愿意继承父业,不想成为父亲的“接班人”。 古代印度社会等级森严,共分为四个种姓:最高的是婆罗门,为握有祭祀文教大权的僧侣贵族;其次是刹帝利,为掌持政治、军事的国王和武士贵族;再其次是吠舍,多为商人和自由职业者;最下层是首陀罗,为丧失一切权利的仆人和奴隶等。各种姓之间的社会地位悬殊,层层压榨,残酷剥削。悉达多不仅从小就厌恶宫中奢侈的世俗生活,而且慧眼独具,人世间很多现象都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他看到大多数人都是穷人,他们惨遭生活的痛苦和折磨。同时,这位王子也发现,幸福和享受并非是富人独有的天命,种种意想不到的厄运也在包围着他们。任何人都会突遭不幸,任何人都要生老病死。最后,势必一个个向死神投降,同归于尽。 悉达多少年时代,有一次出城郊游,看见烈日下的农民光着身子,大汗淋漓,气喘不息地在地里劳动;耕牛颈上勒着绳子,皮绽血流,还要受农夫鞭打;犁过的泥土里,翻出许多小虫,鸟雀成群地飞来啄食。这时,他忽然感悟到,茫茫人世间,竟是如此的残酷悲惨。此后,他再也无心寻欢作乐,直觉得触目惊心,所见皆苦,所闻皆悲。他常常独自在宫中静坐沉思:应该怎样去解救人类于苦海?后来,他又先后遇见过踟蹰难行的老人,辗侧呻吟的病人,为亲朋哭泣送葬的哭丧入,还听见他的马夫说,这些无常的哀遇,是世上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一种弱肉强食的孤独感,啮咬着太子的心,使他进而感到人生的苦涩和短促,体味出命运的磨难和多舛……。悉达多渴求着,生活中应该有那么一种永远不被痛苦和死亡抹灭的东西。此后,他经常废寝忘食地为此而苦苦地思索着,甚至日夜潜心冥想一心灵不得安宁。 净饭王为了断绝儿子终年累月的“胡思乱想”,在悉达多十六-岁时,就为他完了婚,娶的是邻国公主耶输陀罗。后来生一子,即罗喉罗。净饭王还为王子建造了寒、暑、温三时宫殿,日食山珍海味,歌舞朝夕不断。然而这一切,悉达多都毫无爱恋,他与声色无缘。 二十九岁时,他不顾父亲的劝阻,毅然出家。他丢下妻子,剃除须发,离开宫殿,披着袈裟遁入深山,并云游四处,拜访名师,追求痛苦的解脱和人生的真谛。他由养尊处优的王子,变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他向现实抗争,向精神挑战,去寻找解脱“生苦”之道。 在荒凉的苦行中,释迦牟尼日食一麻一麦,以清泉为饮,置艰难困苦、风霜雨露于不顾,坚持不懈,定坐沉思,经历六年之久。结果徒劳无益,一无所获。于是,他索性到尼连禅河去沐浴,洗去了六年苦行的尘垢,随后又接受了牧女献奶供养,调节体力,恢复了元气,继而到附近的毕钵罗树下结跏趺静坐,端身正念,发大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坐。”经过四十九天的苦寻苦思,有一天半夜过后,天上皓月当空,明星照耀,他突然见一颗亮星升起,顿时精神境界达到一种不可言喻的清净和升华。在他眼前,过去、现在、将来的时空障碍已不复存在,也不再受到视觉和听觉的限制,心像平镜一样,贪爱、嗔痴和烦恼也再不起于心头,一切疑虑全部澄清,豁然觉悟到人生的真谛,离苦得乐,清静无邪,意境宏远,“如实知见诸法实相,而证成无上正觉”。此后,人们就称他为佛陀,或称做佛。 …… 在千年古刹里,不是续写为佛祖弘扬佛法的经论,而是创作一部文学传记。我先是惊愕,继而迷惑,最后了然。原来,先生不仅凭着他丰富的写作阅历和雄厚的佛学知识,而且在这古刹里还与一位佛门大师为伴,两人结友,同吃、同住、同谈。使得先生的笔端上,情节更为真实,描绘更为凝炼,倾诉更为成熟。现今中国文坛上如此的创作,真可谓“绝活”了!令人担心的是,先生此番的创作生活异常清苦,可以说是饥而素食,渴饮泉水。然而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在这里写作不仅能享受幽居野趣,而且藉此一隅又能潜心冥会,思考不辍,怡情养生,实在是一举两得。 在他看来,写作的甘与苦应由其内涵而决定。为了完成自己宏大的创作计划而头悬梁,锥刺股,那固然是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君不知何尝还有更多的苦境:为了生存竞争,硬着头皮写自己不爱写的东西是苦;为了应付时势而写自己写腻了的文章是苦;为了功利目的而不得不写也是苦……倘若是冲破这一切媚俗的壁垒而写作,那么不必一掬清水洗涤,心境就会如湖面一般舒坦,平静。皆因以自己的作品给生者带来希望,给弱者带来勇气,给世界带来新意和潇洒。那才别有一番乐趣! 于是,我自告奋勇,愿意做先生这部长篇传记定稿的第一个读者。他一听就欣然同意了。 不久,我拜读了全稿。读毕掩卷沉思,感到这确是一部读了不感乏力的轻松作品,作者以纯粹的白描笔法,把释迦牟尼的一生,娓娓道来,情景生动,故事离奇,可读的魅力不同凡响,让我着了迷,爱不释手。 书中主人公在他的漫长的艰险折磨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思索和领悟。这些淡泊的、富于人生哲理的独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剖析人生和戳破红尘的理念。主人公就像一个在茫茫荒野中向澄明之境奔跑的巨人,其深奥的思索,犹如一柄凌空而降的宝剑,从无入知晓的方向砍向笼罩住人们思想的混混沌沌的罗网。在你面前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境界,宠辱皆忘,富贵远抛,淫欲离弃,名利如尘。到了这种境界,精神才会不受任何外界的羁绊,获得充分的清静、解脱和自由,进而感到内心的完美和永恒的满足。 当你生活犯困和稍觉失意之时,尽可以躺在床上读读这部传记,其中会告诉你:名利、贪欲和幸福、享受是一种令人无休止追求和渴望的诱饵。然而,只有你觉得知足之时,它才会带给你真正的快乐。否则,当你永无休止地追求和渴望它之时,除了给你增加苦涩和烦恼外,什么也不会给你。这就是人生,载浮载沉的人生。它对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和挑战。你对付它的武器,最好就是悟性和功力。 有人说,一个作家之所以偏好某一种文学形式和风格,这主要是受制于其人经历、知识和内在气质,还有的就是性格、思维方式和深层意识等等。诚哉,斯言也!按如此得出的结论,郑孝时先生理应完成这部作品。至少我读过后深感心犀逐渐回归真朴、识穿事理和超脱纯美了!这不能不感谢作者和书中主人公催我清醒,锤我愚顽,萌我初慧。 在下笔墨荒浮,率成胡言,聊存鸿雪,是为序。 1990年立秋于五台山南山寺初稿 1992年寒露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改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