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建筑设计
¥
96.03
2.8折
¥
33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何建中 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126405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0页
定价338元
上书时间2024-07-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江南园林建筑设计
定价:338元
作者:何建中 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214126405
字数:
页码:36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1. 市场上关于古典园林的图书很多,而详尽讲解园林建筑设计的图书较少。 2. 书中介绍的建筑全面、详细,有大量珍贵的园林建筑测绘图纸和数据,可以让设计师完整而具体地研究园林建筑,具有实用性和参考价值,同时具有珍藏价值
内容提要
园林名闻天下,有关的著述甚丰,涉及园林建筑设计方面的却是寥若晨星。而本书是一本完整论述江南园林建筑设计的专著。沿承《营造法原》,从设计角度出发,包含江南园林中所有的建筑类别与建筑构件、细节的详细图纸、文字描述和数据列表,可供设计师认真分析及参考,兼具实践意义和珍藏价值。
目录
江南园林发展概况 江南园林的特色 一、小巧玲珑 二、因地制宜 三、布局自由 四、格调高雅 五、诗情画意 六、工艺精湛 江南园林建筑设计一、 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一) 指导思想(二) 原则二、 总平面设计(一) 基本布局(二) 疏密得宜(三) 曲折有致(四) 造景有方(五)尺度恰当 (六)小中见大 三、单体设计 (一)建筑类型(二)厅堂(三)楼阁(四)舫(五)亭 (六)廊 (七)装折四、室外工程 (一)围墙 (二)漏窗(三)门洞、窗洞、门景(四)铺地(五)桥与栏杆五、江南园林的地方风格图纸目录名词解释
作者介绍
何建中,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男,汉族,上海市人。1943年出生,1966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1979年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为研究生,攻读中国建筑历史与园林,1982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82—1984年在江苏省城市建设局园林处工作,1984年在江苏省古典建筑园林建设公司与江苏省建筑园林设计院工作,历任工程师、公司总工程师、设计院总建筑师。2006年退休。 自从事古建与园林设计三十年以来,设计作品遍及寺庙建设、规划,仿古建筑设计,风景区规划,古典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约有六、七十项工程。同时有十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2005年11月作为第二作者出版《〈营造法式〉解读》一书。
序言
江南园林名闻天下,有关的著述甚丰,但大多数偏重于园林的历史沿革与审美艺术方面,涉及园林建筑设计方面的却是寥若晨星,而且多着重于环境、布局、空间等艺术方面,具体的建筑设计,尤其是施工图设计方面很少论及。明末计成著《园冶》有屋宇、装折等的描述,但时代相隔久远,书中当时使用的有些名称与一些苏州方言,现在已无法看懂。文体又为明代的四六骈文,与现代语言距离较大,有些地方文意模糊不清,虽经注释,但仍令人费解。《园冶》书中虽附有图样,主要是窗格、栏杆、门窗洞、漏窗等,但也只是示意,仅在式样上可作参考,仍较简单,离设计要求仍有一定距离。近代又有“南方中国建筑之唯一宝典”《营造法原》问世,对苏南建筑述录甚详。但囿于它是在类似于匠家记录的姚承祖先生原稿的基础上增编而成,不是从设计角度出发,而且许多地方已不符合现代的情况与建筑设计的要求,比如丈量制度、材料的供应以及构件规格的表示等已完全不同于现在。如过去尺度计量用的是鲁班尺,而非现在通用的公制米尺,木材材积按围径(即周长)计算,梁柱等构件尺度亦用围径表示。因为所记均为匠师的经验,缺乏科学的计算,所以关于木架构件用料大小的规定不一,而且还可打九折至六折,故枸件的大小尽有出入,伸缩范围过大,令人有 无所适从之感。现在已有人开始注意到这些问题,但谈到江南古典园林建筑构造,几乎都是复述《营造法原》,仍没有完整的论述江南园林建筑设计的专著。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园林及景观建设亦欣欣向荣,江南园林建筑的设计任务愈益增多,《营造法原》的再版、园林建筑工程实例图书的畅销,说明了有关园林建筑设计的书籍需求旺盛。由于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很大,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又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复制现成的图纸已是轻而易举,容易使有些没有经过中国古建筑系统学习的人们不去积极钻研专业书本,凭着对中国古建筑的一知半解就进行设计工作。况且现在仿古建筑结构多为钢筋混凝土,堆筑起来简单。弄一个大屋顶,或许再加几朵斗棋, “忽悠”外行不是难事。有些人胆子大,只要是仿古建筑,不管汉、唐、宋、明、清何种式样,都敢包接。于是图纸上和工程上问题层出不穷,如号称某地的“古建专家”设计的亭子,屋顶构造完全牛头不对马嘴,不知所云;有的仿木檐柱很粗壮,径高比达到1/7,已是石柱的比例;有的宋式转角铺作,却照抄补间铺作;有的斗棋用材选得很小,与建筑极不相称;有的斗棋与柱不在同一中线上;有的椽子不直接钉在桁条上,而是钉在桁条上附加的一根无用的小木枋上;有的不是将角梁放置在桁条上,而是直接从额枋上平出;有的屋角生出太长,起翘十分怪异;有的屋面整个呈圆弧状,而不是举架;有的翼角起翘不是圆顺的曲线,几乎成为折线;有的将应该置于桁条上的枕头木放在飞椽之上等。至于存在的问题却让施工单位“按常规”或“按经验”去解决,把责任推得一千二净。鉴于此,笔者感到实有编撰此书的必要,希望能对园林建筑设计事业有所裨益。本书也是笔者学习、研究《营造法原》再结合设计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编写而成的,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在编写过程中,深感类似《营造法原》这样在图中标明测绘数据,可供人们做一些定量分析的专著巳成绝响,许多有关园林的著作中所发表的测绘图堪称精美,但不列出具体数据,有的仅附比例尺,有的甚至连比例尺也没有,这些耗时经年,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得到的许多测绘数据却不能与公众共享,甚为可惜。 本书图纸整理及绘制得到同事施心炜的大力支持,在出版方面也得到江苏省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安怡总经理、姜新院长的支持,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 著者 2014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