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晓岚笔下的儒佛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纪晓岚笔下的儒佛道

15.05 4.0折 3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宗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1083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2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8元

上书时间2024-06-08

亿梦春田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纪晓岚笔下的儒佛道
定价:38.00元
作者:孙宗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807681083
字数:150000
页码: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纪晓岚在《阅微》中以轶闻杂记的方式把他对儒佛道的真知灼见展现给世人。今天我们读《阅微》,借鉴其“考古必衷诸是,持论务得其平”的求真务实学风,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以《阅微》中的“本旨”、“体用”二说为纲,以与之相关的其他三百余则小故事为目,经过综合分析与考证,从本原及末流两个层面,概括地阐述了纪晓岚对儒佛道的真实态度与认识,并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其评说儒佛道的思想与学术意义,作了中肯的评价。
目录
前 言   1概 述   1章 儒的亮点与贻患   9节 纪晓岚对孔子原创儒学的基本态度与认识   10一、孔子学说的亮点 10二、孔子注重其学说的实用性,程朱学派不及 13三、儒家学说影响深远 13四、儒家学说的传承历经三个时段 14五、孔子的为政以德说教不具可行性 17六、实践出真知,孔子的上智下愚之说没有道理 22七、《六经》为人所共有,孔子作《易》,但为一二上智设 25八、儒家学术不是的 30第二节 纪晓岚对程朱学派与程朱理学的基本态度与认识   31一、洛闽诸儒崇尚心性空谈,败坏了学风与政风 31二、讲学家近名好胜、自命圣贤,其贻害大于佛、道 33三、讲学家泥于古礼,动以一死责人 35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说,对妇女的迫害太深 37五、儒者外假仁德之名,暗行人欲之实 39六、程朱理学是一把无形的杀人刀 41七、讲学家罔顾史实,诋毁齐桓公、管仲的为政功绩 43八、以讲经求科第、立门户,经越讲越荒唐 45九、明清两朝尊崇理学,弥重科举,贻患巨大 47第三节 儒之本旨,明体达用而已   58一、明体达用即以仁为体,以礼为用 58二、为政以德是仁与礼体用关系的完整体现 62三、孔子在《论语》中的一些话语,易为后人所诟病 63第四节 儒以修己为体,以治人为用   66一、儒以修己为体,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亮点 67二、儒以治人为用,不具可行性 69第五节 文章记诵,非也   72一、文章记诵使读书人成为无用之材 72二、文章记诵窒息了中国的创新文化 73第六节 谈天说性,亦非也   75一、谈天说性的目的是扶起三纲五常 75二、谈天说性与孔子也有思想渊源 77三、朱子理学在立论上是一隅之见 79第七节 纪晓岚批儒的原因分析   83一、社会思潮的影响 83二、对儒之本旨有深透的把握 90三、对清王朝用单一的儒家思想治国的忧虑 92第八节 纪晓岚评说儒,有助于我们客观公正地认识儒   93一、孔子的为政理念和能力与管仲相比差距太大 93二、孔子是者和宋儒共同追捧起来的,朱熹功不可没 102三、独尊儒学并用以选人治国,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的主要成因 121四、儒家学说有其局限性,弘扬传统文化应博 采众长 127第二章 佛只是劝人为善,为善自受福   133节 纪晓岚对佛教的基本态度与认识   135一、认识佛教,要从原始佛教开始 135二、佛教能在中国长期流行,是其教义对觉悟人生、促人向善有积极作用 136三、佛只是劝人为善,若供养求佛可以降福,则佛如贪官受贿无异 137四、供佛不如施丐者 138五、人既造恶业又求解脱,佛祖也无能为力,忏悔改过是唯一途径 139六、因果牵缠,无施不报;冥司业镜,罪有攸归 140七、人定胜天,缘起论否定了天命论 147八、原始佛教的无我与涅槃之说有存疑之处 149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末流贻患   152一、僧徒诱人布施,有晦佛之本旨 152二、布施须用己财,有心布施无益,芸芸施主却大都处于茫然 155三、信徒愚痴,自信持斋诵咒可以免罪 158四、逢场作秀,信徒以限定的某日持戒为功德 159五、唐儒、宋儒都批佛,但僧徒畏惧唐儒 160第三节 佛之本旨,无生无灭而已   163一、无生无灭是释迦牟尼所设立的修行目标 163二、《阿含经》中的诞妄与不尽善处 184第四节 佛以定为体,以慈为用   186一、佛以定为体,以慈为用,说的就是按有漏法修行 186二、纪晓岚以有漏法评说佛教,是他对佛之本旨准确把握的体现 187第五节 布施供养,非也   188一、释迦牟尼对布施供养的基本态度与要求 188二、檀施供养过度,既劳民伤财,同时又给佛教带来 了灾难 192第六节 机锋语录,亦非也   195一、机锋语录是禅宗顿悟派为实现言下成佛需要而产生 195二、宋以后,机锋语录之佛统领了禅宗顿悟派 197三、顿悟派的根本问题是违背了释迦牟尼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教理 203第七节 纪晓岚评说佛教对我们的启示   208一、中国佛教在设教对象及修行取向与方法上有别于佛之本旨 208二、《阅微》中所说的佛之末流的贻患,当今社会依然存在 214第三章 道家清净,方士幻化,二者本非一途   217节 纪晓岚对道家学说的基本态度与认识   219一、风俗质朴之地,其异类也淳良如是 220二、老子的知足说教,是垂世千古的探本之论 221三、积而不散,怨之府也;怨之所归,祸之丛也 223四、老子的学说若仅用以养生,只能视其为粗浅者 225五、天地无心,视听在民 226六、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 227七、任何人都不能做法外施虐的过分之事 228八、老子的和光之说,能运用好就是高人一等 229九、冲和之气,化生万物 230第二节 纪晓岚对方士、道士之术的态度与认识   233一、方士以术充道,导致神仙泛滥,而术中也有假冒者 233二、一切术数,皆无所用 235三、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243第三节 道之本旨,清净冲虚而已   245一、清净冲虚,从宏观上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45二、道家学说为法治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50三、老子的道家学说也有易为人非议之处 252第四节 道以静为体,以柔为用   254一、体用说从微观上阐明了人的处世准则及为政方略 254二、老子的道家思想影响深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255第五节 章咒符箓,非也   257第六节 炉火服饵,亦非也   258第七节 纪晓岚评说道与术的现实意义   259一、本旨说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今仍需我们高度重视 259二、体用说体现了人生处世从政的辩证思维,对我们仍有警示作用 260三、一切术数,皆无所用,仍是今天我们要重新认识的问题 265第四章 纪晓岚以笔记小说评说儒、佛、道的动因分析   269参考文献   289
作者介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