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21 4.7折 4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齐裕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05496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23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5元

上书时间2024-04-15

亿梦春田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定价:45.0元
作者:齐裕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020105496
字数:580000
页码:5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书从体例上突破一般小说史的框架,变按历史顺序分阶段评析为分类编写的方法,即以文言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历史演义等八类小说,按时间先后分章叙述。全书合则为完整的小说史,分则为各类小说的演变史。不但对名著作了深入的新论述,而且对一般小说史较少提及的小说,都给予适当评价,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面貌。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从体例上突破一般小说史的框架,变按历史顺序分阶段评析为分类编写的方法,即以文言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历史演义等八类小说,按时间先后分章叙述。全书合则为完整的小说史,分则为各类小说的演变史。不但对名著作了深入的新论述,而且对一般小说史较少提及的小说,都给予适当评价,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面貌。
目录
序  吴小如绪论章  文言小说节  概述第二节  志怪小说第三节  轶事小说第四节  传奇小说第五节  《聊斋志异》第六节  《阅微草堂笔记》第二章  白话短篇小说节   概述第二节     宋元小说话本第三节  “三言”和“二拍”第四节   李渔白话短篇小说第五节   明清其他白话短篇小说第三章  历史演义小说节 概  述第二节 《三国演义》第三节  列国志系统历史演义小说第四节  隋唐系统历史演义小说第五节  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第六节  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第四章  英雄传奇小说节  概    述第二节  《水浒传》第三节 《水浒传》续书第四节  杨家将系统小说第五节 《说岳全传》等民族英雄传记小说第六节  以帝王发迹变泰为题材的小说第五章  神怪奇幻小说节  概    述第二节 《西游记》第三节 《西游记》续书第四节 《封神演义》第五节  历史幻想化的神怪奇幻小说第六节  民间故事演化的神怪奇幻小说第七节 《绿野仙踪》第六章  婚恋家庭小说节  概    述第二节 《金瓶梅》第三节 《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等家庭小说第四节  才子佳人小说第五节 《红楼梦》第六节 《红楼梦》续书第七节  狭邪小说第八节  儿女英雄小说第七章  社会讽喻小说节  概    述第二节  魔幻化的社会讽喻小说《斩鬼传》等第三节  《儒林外史》第四节  《镜花缘》第八章  公案侠义小说节  概    述第二节  公案小说第三节  公案侠义小说第四节  武侠小说参考书目编后记修订版后记
作者介绍
齐裕焜,男,1938年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著有《明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历史小说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等。
序言
序  吴小如  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问世迄今,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个世纪。尽管研究我国古代小说的论著汗牛充栋,而从小说史的框架方面看,却始终没有超越《中国小说史略》的藩篱。而且半个世纪以来,以通史的形式来写一部新的中国古代小说史,不仅数量微乎其微,质量也不够理想。近十年来,海内外对我国古代小说中几部名著的研究工作确有较大突破,但古代小说史的撰写却仍付阙如。现任教于福建师大中文系的齐裕焜同志,是六十年代北大中文系毕业的研究生,治古典小说颇有成就。他从前年起,便带着两位硕士研究生开始撰写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这是一次有创造性的尝试。由于我曾忝为裕焜的研究生导师,他在本书草创伊始便嘱我为他们通审全稿。我认为他们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尽管自己早已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不揣冒昧地答应了。几十万字读下来,实在获益非浅,很想把个人的读后感介绍给本书的渎者。这就是我为本书写序的动机。  这书的特点之一是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能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中裉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胳,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特点之二是书中所论列的各类小说涉及范围甚广,有许多一般小说史和小说论著中从不谈起的作品,本书都提到了并给予它们以适当评价。这就使读者耳目一新。我们做学问,总希望后来人“青出于蓝”、“后来居上”。但前人在著述中也要给后人铺平道路并指明走向,让后人有“出蓝”、“居上”的机会才行。此书在这一点上对读者恰好起到了开拓视野和引导方向的作用。假令我们的研究工作者一编在手,据此而按图索骥,说不定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我在审稿过程中确实也增长了不少知识,学到了许多新东西,因而深感到古人说的“教学相长”,真是经验之谈。单凭这一点,便足以证明裕馄同志和他的两位助手不仅曾下了不少功夫去读书,而且还经过缜密思考和严格选择,才写成这部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的。  特点之三是本书对于几部长篇古典巨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都做出了更有深度和说服力的新的评价。当然,由于撰稿之人非一,在评价每一部名著时也各具特色。如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在近年来现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百丈竿头更进了一步的;而对《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则由于撰写人对作家与作品做了深刻细致的钻研分析,因之得出了仿佛出人意外、而实际上却是有根有据的新的结论。这三个特点恰好证实了我上面的话,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在撰写中确是力求做到点、面、线三方面统筹兼顾,既有述也有作,而且是从“述”中体现了“作”的。  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也并非无疵可指。首先,由于书成于众手,无论是文章的立意还是文字的风格,都未能完全统一。其次,既然全书由几个人分工撰写,而每位作者的素养和兴趣自然有深浅多寡轻重之别,因而对其所必须撰写的那一部分内容,在章节之间也难免有畸轻畸重的地方。然而话说回来,一部书即使由一个作者来写,应该是“一家之言”了,也还不免出现此处精彩纷呈、彼处平淡无奇的现象,何况是由几个人撰写的集体著作呢!  最后,我想谈谈裕焜同志和他的两位助手。我和裕焜谊属师生,情同益友。将近三十年的交往使我深感裕焜同志不仅由衷地尊师重道,面且热心地奖掖后进。在治学的态度上也是不苟同异,对别人的意见既不武断也不盲从的。比如他对《金瓶梅》的看法,就同我本人不一样,并不因为由我审读全稿便有所曲从。这是很难得的。助手之一陈惠琴同志肯好学深思,写文章有才华,但欠老练,思路敏捷却有时爱标奇立异。另一位助手包绍明同志,则文风朴实无华,立意力求平正。这两位都是大有前途的青年学者。裕炮执教高校也已二十余年,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使我这日趋衰悖的老友由衷感到欣慰。对于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我仅仅做了一次通审工作,但通过读文章,却更多地对裕焜及其两位弟子有所了解,也是一大收获。古人为某一著作写序,往往对写书的作者更为重视,因为作品出子作家手笔,二者必不可分割。我于序末作此赘言,读者或亦能有所鉴谅乎!  写于北京大学中关园寓所  1989年12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