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生产的伦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货币生产的伦理

130 3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许尔斯曼 著,董子云 译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081528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0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6元

上书时间2024-04-07

亿梦春田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货币生产的伦理
定价:36.00元
作者:(德)许尔斯曼 著,董子云 译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308081528
字数:218000
页码:2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金融危机之后,为避免实体经济陷入低迷,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来恢复经济和信心。这些政策当中就包括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增加货币供应量。这样做可谓立竿见影,但可能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却不能不让人担忧,一旦猛虎出笼,为害更甚。那么通货膨胀的危害在哪里,根源又在何处呢?对此,本书给出了一个大胆然而的解决方案。一般人们都关心货币取得和使用的伦理问题(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关心货币供应量是过多还是过少,但少有人会对国家发行货币、规定法定货币的行为本身产生怀疑,即货币生产的伦理问题。作者从奥地利学派主张私有产权和市场机制的基本观点出发,对国家垄断货币生产的伦理正当性提出质疑,指出法定货币才导致了法定或授权的通货膨胀(fiat inflation),这进而导致一系列在社会、文化乃至精神方面的严重后果。作者呼吁变革现有的货币体制,认为解决之道并不是要废弃纸币,而是要废除国家在货币生产上的一系列特权,允许公民自由选取货币。 
内容提要
控制通货膨胀一直是各国货币当局宣称的政策目标之一。然而事实是,通货膨胀有利于新增货币的个拥有者——货币的生产者,在现今的货币银行体制下,也就是各国央行及其政府;其代价则是损害经济体中其他民众的利益。 作者指出,现今的货币银行体制——合法伪造、法定垄断、法定货币法、合法中止偿付——是问题的根源;它所造成的法令性通货膨胀,不只危害经济,更对社会造成文化和心灵的贻害。 关于货币获取和使用的伦理讨论和训诫从古至今不绝于耳,而现在是到了重新对货币生产的伦理问题加以认真检视的时候了。 
目录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