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

7.52 1.6折 4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马克·列伊博维奇 著,李亚丽,王涛 以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0869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93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8元

上书时间2024-04-03

亿梦春田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真实世界的纸牌屋
定价:48元
作者:【美】马克·列伊博维奇 著,李亚丽,王涛 以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08650869
字数:313000
页码:2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现实与小说更残酷。《真实世界的纸牌屋》,美国政坛角力经典作品中文版授权,揭开影响华盛顿政治圈的隐秘力量与规则。美国政界不想被人知道的都在这本书里面,包括希拉里。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书榜第一名,《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国家期刊》《美国展望》《金融时报》《纽约客》彭博资讯等力荐。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一部鲜活地描述真实华盛顿、现实纸牌屋的佳作,不容错过。
内容提要

目录
序章 天堂候播厅 第二章 阿谀奉承之城 第三章 我们这个时代的三位参议员 第四章 金钱与权力的扈从 第五章 打入内部 第六章 “感谢你的服务” 第七章 权力的陷阱 第八章 如此运作 第九章 表演艺术 第十章 安静车厢里的混乱 第十一章 总统大选:又是这部电影 第十二章 总统大选:伤心、困惑 第十三章 总统大选:愚蠢的行为、波旁巧克力糖、精彩的废墟 第十四章 最后的派对 尾声 致谢
作者介绍
马克·列伊博维奇(MarkLeibovich)是《纽约时报周刊》杂志驻华盛顿特区的首席记者,是华盛顿这个圈子里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人之一。在2011年,他凭借“政客麦克艾伦”的故事和华盛顿媒体文化的变迁获得国家杂志奖。他还在《华盛顿邮报》、《圣何塞水星报》、波士顿凤凰传媒工作过。
序言
序(节选)  2008年6月  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员蒂姆·拉瑟特死了,但房间里却气氛热络。  很明显,不应该在追思会上表现过头,这很容易让人识破,然而华盛顿大佬的葬礼的确是拉关系的大好时机。来宾肃穆的面容掩不住内心的激动:大约有2 000多名位高权重的幸运来宾在肯尼迪中心的红地毯上逡巡。  追思仪式开始前,人们蜂拥至左边的通道,直奔罗伯特·吉布斯。吉布斯是巴拉克·奥巴马的竞选发言人,虽属平庸之辈,却因选对了老板而前途无量,毕竟奥巴马即将成为民主党的首位非裔总统候选人。如果奥巴马当选,吉布斯应该会成为白宫新闻秘书。吉布斯的父母都是亚拉巴马州的图书管理员,该州白人选民中大约只有10%会在11月份的大选中支持奥巴马,他们是其中的两位。在家乡,人们管吉布斯叫“博比”。他小时候不喜欢阅读,长大后却成了一个侃侃而谈之人,现在更是炙手可热。  无论在机场还是街头,总有人主动向吉布斯索要签名。在人际交往中,这些人总是透过一面“此人对我有何用处”的棱镜审视他人。吉布斯的用处有可能很大。人们在人群中搜寻他,祝贺他的成功,也祝贺他老板的成功。在这种同类聚会的场合,比如今天这个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与新闻界对话》(Meet the Press)节目的已故主持人举行的盛大追思会上,人们尤其会注意到吉布斯。  吉布斯旁边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目标是戴维·阿克塞尔罗德。他是民主党的媒体顾问,颇好干涉他人事务,他为奥巴马赢得民主党2008年总统候选人提名立下了汗马功劳。阿克塞尔罗德,昵称“阿克塞”,是一位忠实的“罗伯特·肯尼迪派”民主党人,他对奥巴马的崇敬连吉布斯也难以企及。(吉布斯曾说,阿克塞尔罗德是“手持玫瑰花瓣走在奥巴马前面的那个人” 。)看到大家都涌向吉布斯和阿克塞尔罗德,政治新闻网(Politico.com)的一位专栏作家对我说,他们二人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新星,部分原因是,这二人一方面为民主党设计宣传战略,游说他人,另一方面却又声称自己对华盛顿这帮一流智囊人物的游说无动于衷。  乔·斯卡伯勒和米卡·布热津斯基也备受追捧,他们好不容易才走到自己的座位。此二人主持的节目《早安,乔》(Morning Joe)很受欢迎,该节目已成为一流智囊人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对这二人赞不绝口。人们不断往二人手里塞名片,希望他们能邀请自己或自己的客户上节目,或者能在节目中提及自己客户的书,哪怕一次也好。米卡日后会这样感叹葬礼上的忙碌:“即便是在华盛顿这种道德水准低的地方,在追思会上这么做也真是太过分了。”但大家都能理解这种场合的重要性,机会来了就应该牢牢抓住。  克林顿夫妇昂首走上左边的通道。大家的头都偏向那边,群体效应发出的信号再清晰不过了:室内顿时笼罩着特有的华盛顿式的激动,是那种看到超级大人物出现的激动。比尔和希拉里来了,但大家都不太愿意接近他们。他们刚经历了磨难,希拉里在民主党党内竞争中败下阵来,比尔发表了一些关于奥巴马的言论,不仅不符合前总统的身份,甚至还充满种族歧视意味。此时此刻夫妇二人与华盛顿、媒体或民主党的关系都不太好,甚至二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太好。  道格·班德是克林顿离开白宫后的首席助理,其黑莓手机里保存了一份黑名单,所有在竞选期间批评克林顿夫妇的人都榜上有名,对克林顿阵营而言,这些人“已经死了”。好多他们眼里“已经死了”的人此刻就在肯尼迪中心。克林顿阵营里流传着关于其政敌都要遭报应的笑谈。泰德·肯尼迪1月份对奥巴马的支持非常关键,但现在他被诊断出脑瘤,有生命危险。(肯尼迪支持奥巴马后,他的同事林赛·格雷厄姆曾问肯尼迪自己是否可以继承其参议院办公室,肯尼迪问为什么,格雷厄姆打趣道,“因为克林顿夫妇会要你的命”。几个月后,肯尼迪被查出罹患脑瘤。)约翰·爱德华兹也支持奥巴马,现在他因对垂死的妻子不忠而惹上官司,丑闻正闹得满城风雨。在艾奥瓦州的民主党党内预选中,希拉里排名第三,真是奇耻大辱,这个春季该州就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大洪水的蹂躏。  希拉里的寡欲刚毅无人能及,她此刻满脸堆笑,笑容好似黏在脸上的干硬口香糖,她正发出“离我远点儿”的信号。殷勤的全国广播公司(微软全国广播公司)《倒计时》(Countdown)节目制片人全然不顾该信号,径直奔向希拉里,自报家门,恳请希拉里上当晚的节目。  “很高兴见到你。”希拉里对这位殷勤的制片人说,笑容依然挂在脸上,人却走开了。希拉里还赶着参加追思仪式呢!虽然克林顿夫妇都很鄙视这位逝者,不过他们相信(确实是有道理的)逝者也同样鄙视他们夫妇二人。  克林顿夫妇对死亡和疾病还是很宽容的。他们不仅到场了,还履行了应尽之责。他们写了得体的悼词,并用亲切真诚的克林顿招牌方式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他们带着同情的目光来送死者最后一程,正如一派黑手党家族也会参加敌对的另一派黑手党教父的葬礼一样。华盛顿的追思会能让不同派系的人聚到一起:克林顿夫妇距离金里奇夫妇只有几步之遥,刚与戴维·舒斯特擦肩而过。舒斯特是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主持人。就在不久前,他刚被罚停上节目,因为他把希拉里让女儿切尔西助选比作妓女拉皮条。切尔西曾向超级代表一一致电寻求支持其母希拉里参选。(舒斯特从此销声匿迹。还是那句话:不要招惹克林顿夫妇!)似乎没有专门为克林顿夫妇预留的专座,他们在后面几排找了两个座位,旁边是前任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和现任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  许多人还在排队等候吉布斯和阿克塞尔罗德的接见。这时旁边走进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名记者安德烈娅·米切尔及丈夫—保守货币政策的鼓吹者、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作为最受追捧的记者之一,安德烈娅热爱自己的工作和朋友,但最热爱的还是她丈夫。格林斯潘是华盛顿一流智库的重量级人物,尽管许多人都把目前的经济危机归咎于其自由主义政策,但他仍尽职地挽着安德烈娅的手臂出席华盛顿的各类社交活动。如果把华盛顿比作一幅漫画,每一幅画面的背景中都会有格林斯潘的身影。  距离格林斯潘夫妇几排之外坐着芭芭拉·沃尔特斯,她是美国著名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也是格林斯潘的前女友。格林斯潘刚开始和安德烈娅约会,还是在老布什执政期间,两人一起到英国驻美国大使馆,出席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的欢迎晚宴。老布什总统在向女王介绍安德烈娅时说:“女王陛下,这是美国最优秀的记者之一。”然后他掉头对安德烈娅说:“你好,芭芭拉。”对于自己的张冠李戴,第二天,老布什亲自给安德烈娅写了一封道歉信。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