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承传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承传研究

35 8.1折 43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建次 著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06340

出版时间201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8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3元

上书时间2024-02-24

亿梦春田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承传研究
定价:43元
作者:胡建次 著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50606340
字数:329000
页码:3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建次博士新著《中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承传研究》马上就要付梓出版,我非常高兴,除表示衷心的祝贺,还遵嘱写几句感想。《中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承传研究》是建次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成果,进行出站报告讨论时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他也顺利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我想《中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承传研究》的贡献首先在于选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众所周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是由章培恒先生等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并体现于章先生所领导的文学史研究与学科建设之中,记得2002年前后我曾经应章先生之约到复旦大学参加有关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科建设的讨论论证,严家炎、郭豫适、丁帆教授等与会,对其计划给予高度评价。我想其意义主要在于,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发展本来就是一条由古至今互相贯通之河,不知古代焉知今天。这本来是一种常识,但由于中国现代以来古今文化的某种“断裂”,这种古今的联系突然有所中断。这当然有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但这种断裂却变成人为的将中国文学史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与当代四块,这当然是不科学的。而且,更为荒唐的是在某个时期还要再分成“段”。
目录
序编 中国古典词学创作论的承传 章 中国古典词源之辨的承传  节 词为“诗余”之论的承传   第二节 词为“倚声”之论的承传  第三节 词为“诗余”与“倚声”相结合之论的承传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词体之辨的承传  节 偏于辨分词与诗、曲体性之异论的承传    第二节 偏于辨说词与诗、曲体性之通论的承传 第三章 中国古典词情论的承传  节 “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标树论的承传   第二节 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论的承传  第三节 词情表现与创作因素关系论的承传 第四章 中国古典词兴论的承传  节 “兴”作为词的创作本质要素标举之论的承传   第二节 “兴”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之论的承传 第五章 中国古典词意论的承传   节 词作之本“意内言外”论的承传    第二节 词意表现特征与要求论的承传  第三节 “意”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之论的承传第二编 中国古典词学审美论的承传 章 中国古典词味论的承传  节 “味”作为词作审美之本标树之论的承传  第二节 词味表现要求之论的承传    第三节 词味生成与创作因素关系之论的承传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词韵论的承传  节 “韵”作为词作审美之本标树之论的承传  第二节 词韵表现要求之论的承传  第三节 词韵创造与生成之论的承传 第三章 中国古典词趣论的承传  节 “趣”作为词作审美之本标树之论的承传  第二节 词趣创造与生成之论的承传 第四章 中国古典词格论的承传  节 “格”作为词作审美之本标树之论的承传  第二节 词格呈现与创作因素关系之论的承传 第五章 中国古典词气论的承传  节 “气”作为词作审美本质因素标树之论的承传  第二节 词气审美特征与要求之论的承传  第三节 词气呈现与创作因素关系之论的承传 第六章 中国古典词境论的承传  节 对词境表现特征与要求之论的承传  第二节 王国维对“境”作为词作审美之本的不断标树  第三节 王国维对词境划分的不断阐说第三编 中国古典词学批评论的承传 ……第四编 中国古典词学批评体式的承传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