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楼序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念楼序跋

27.2 7.6折 3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叔河 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46093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1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6元

上书时间2024-02-22

亿梦春田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念楼序跋
定价:36.00元
作者:钟叔河 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40446093
字数:200000
页码:32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正文七十七篇全是自序,是一九八零至二千零九这二十九年中作者为自己作品(包括编辑作品)所作的序文、前言、后记之类文字。外一种《念楼读后》四十一篇,则是为别人的作品而写的,绝大部分都是读后感,序文很少。
目录
《走向世界丛书》总序(1980.7)《过去的学校》序(1982.7)《走向世界》后记(1984.4)《传统蒙学丛书》序(1985.8)《知堂书话》序(1985.10)《千秋鉴借吾妻镜》自序(1985.11)《曾国藩教子书》编者序(1986.5)《凤凰丛书》总序(1986.5)《知堂序跋》序(1986.10)《亦报随笔》序(1987.9)《知堂集外文》序(1988.1)《星期天抄书》小引(1988.7)《夜读漫抄》小引(1988.8)《从东方到西方》后记(1988.9)《走向世界》台北版序(1988.11)《中国本身拥有力量》自序(1989.6)关于《曾国藩家书》(1989.7)《曾国藩与弟书》编者序(1989.12)《儿童杂事诗笺释》的前言和后记(1990.7)《走向世界以后》小引(1990.11)《知堂谈吃》序(1990.11)《唐诗百家全集》编者前言(1992.2)《书前书后》自序(1992.2)《人人袖珍文库》缘起(1993.3)《人人袖珍文库)介绍十二则(1993—94)《唐宋词百家全集》编者前言(1994.2)重印《亚东本古典小说》前言(1994.9)十卷本《周作人文类编》序(1995.4)四卷本《周作人文选》序(1995.10)一卷本《周作人美文》序(1996.6)增订重编《知堂书话》序(1997.7)影印《李鸿章全集》序(1997.7)《钟叔河散文》自序(1998.10)《儿童杂事诗笺释》修订本题记(1998.11)《走向世界丛书》忆谈(1999.9)自印“偶然集”封面题记(2000.12)《从东方到西方》修订本后记(2001.10)《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的前言和后记(2002.2)《念楼学短》跋(2002.6)《偶然集》自序(2002.9)《钟叔河序跋》引言(2002.10)《学其短》自序(2004.1)为《先生米寿纪念集》作(2004.3)《天窗集》自序(2004.5)《知堂谈吃》重印题记(2004.5)《过去的大学》新序(2005.6)《青灯集》自序——纪念朱纯(2007.8)《走向世界丛书》修订重版前言(2008.5)《周作人散文全集》编者前言(2008.8)《小西门集》自序(2008.8)《笼中乌集》自序(2008.11)《俞润泉书信集》序(2008.11)《念楼学短合集》的序记(2009.3—6)《神鼎山房钟氏支谱》序(2009.10)    念楼读后读《胡适的日记》(1988.3)读金性尧《炉边诗话》(1988.3)读裘克安《牛津大学》(1988.3)永井荷风与《鹑衣》(1989.10)读《玉照新志》(1991.4)读《珩璜新论》(1991.6)读俞润泉等《潇湘絮语》(1992.8)《沈从文别集》的装帧(1993.11)理雅各译《四书》(1994.4)读萧乾夫妇译《尤利西斯》(1995.8)客来谈黄裳《清代版刻一隅》(1996.6)记得匡互生(1997.6)读《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读本》(1997.6)读赵汀阳等《画说哲学》(1997.10)序李全华《老子哲学考察》(1997.10)《野菊文丛》的楔子(1997.12)读李普《记刘帅》(1998.3)读陈四益丁聪《绘图双百喻》(1998.5)读朱正《一九五七年的夏季》(1999.1)为“大象”叫好(1999.1)读吴筠《无心小筑》(1999.8)对《书屋》的一点意见(1999.10)读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2001.1)读周实《刀俎之间》(2001.7)读王稼句《苏州旧梦》(2001.12)读张吉霞《学庄子》(2002.7)读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2004.2)读于晓明《川上集》(2004.4)读《晚清社会新闻图录》二种(2004.4)序程巢父《思想时代》(2004.4)题周实《性比天高》(2004.5)几人垂泪忆当时(2004.8)“闲话”和“简讯”(2004.9)待读谷林《答客问》(2005.3)代作《修人忘忧集》自序(2007.2)序张志浩《修人忘忧集》(2007.2)展得开(2007.8)读杨振宁《曙光集》(2008.4)序赵力行《当官不容易》(2008.9)序于武臣《梦入芙蓉浦》(20lO.5)序《浣官生文存》(2010.5)
作者介绍
我向来总是自己作序的,我不曾请人家去做过……因     为我知道序是怎样地不好做,而且也总不能说的对或不    错,即使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写一篇小小的小序。……序既这样地不好做,但又还是需要做,自然不能不讲究做序之法,他接着就说道:    做序之一法是从书名去生发,这就是赋得五言六韵法    ……其次是来发挥书里边——或书外边的意思。书里边    的意思已经在书里边了,我觉得不必再来重复地说,书外    边的或者还有些意思罢。……这二百二十三篇序跋所讲的,也就多是“书外边的意思”,用一句文言,也就是“言外之意”吧。    说老实话,我所喜欢的,正是它的这一点言外之意。舒芜先生说,周作人的文章“都具有文化思想上的意义”,代表了“当时的水平,没有人超过他,没有人能代替他”,是“我们不该拒绝的遗产”,最后这句话真可说是深得我心。周作人最反对“就题作文,各肖口吻”。他的序跋,实践了他自立的法度,从来不“赋得”,不“重复”。他不是“就题”,而是“借题”,是“借题发挥”,发挥自己对中国文化思想问题的见解。他在中国学海军,在外国学建筑,而于学无所不窥:魏晋六朝,晚明近世,妖术魔教,图腾太步,释典儒经,性的心理,印度日本,希腊罗马,家训论衡,狂言笑话,无不从人类文化学的宏观,以中外文化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的思想,妙言要道,鞭辟向里。    ……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