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

18.75 3.2折 5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勇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8784

出版时间2015-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0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58元

上书时间2024-07-19

埃利奥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
定价:58元
作者:任勇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11728784
字数:290000
页码:3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要长久缓和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紧张关系,就需要实现国家治理结构的现代化转型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序言
序 言
林尚立
古代与现代是人类历史的大翻转:在古代,人依附于某种共同体或秩序体系而存在,因而,不是人决定共同体或秩序体系,相反,是共同体或秩序体系决定人,例如古代国家,人在国家中的身份与地位是国家制度所安排和决定的;在中世纪,人的现实身份与地位是由以上帝为核心建构的秩序体系决定的。而到了现代,整个逻辑完全翻转过来,人成为一切共同体或秩序体系的原点和出发点,人的本质属性及其对自由发展的追求,决定着国家的组织发展,决定着协调人、社会与自然关系所需要的基本秩序。于是,人对于有其所构成的共同体或相关的秩序体系就拥有了相对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人由此所作出的决定和选择,是基于其对所选择的共同体或秩序体系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就是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说的认同。对于现代国家来说,这种认同是其存在的社会与精神基础,也是保证其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关键所在。认同的危机必然带来国家与社会的危机,认同的崩溃也必然导致国家制度与社会体系的崩溃。客观地讲,在这种认同中,历史与情感的因素固然重要,但一旦自主的个体更多地从个体及其相关的群体的自我利益和自主发展需求出发的时候,个体或相关群体与特定共同体或秩序体系之间的实际利益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对现代国家建设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来协调个体与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相关的社会族群中形成积极的国家认同,以维护国家的内在统一、稳定与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国家认同问题是国家建设问题,国家认同应该通过国家建设来解决,而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文化传播或思想教育。文化传播或思想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与前提,但只有融入整个国家建设体系中才会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独立构建了自己的秩序体系,并借此促进了各族共存与融合,形成了多民族共存一体的华夏社会和“中国”这个政治共同体。然而,迈入近代后,在经历了古代与现代的历史大翻转之后,不论是作为主体民族存在的汉族,还是各少数民族都陷入了认同危机:要么是认同取向的大变化,要么是认同结构的大调整。不论是大变化,还是大调整,都只能仅仅是一个阶段的历史过程,不应该是常态。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现代国家建设,在不可避免地引发认同危机的同时,也不可回避地应该去解决由国家现代转型所带来的认同危机,而其核心路径就是面而系统地进行国家建设,通过对公民与国家、国家制度关系的合理制度化安排,以及必要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来优化人们的现代认同结构,强化人们的国家认同,使认同成为推动国家建设和成长的重要社会和精神资源。

本书作者出身政治学,很自然地将认同问题从心理认知层面拉升到国家建设高度,力图在个人、族群与国家的关系中,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认同问题。任何人都是有族群归宿的,这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一般来说,正如每个人首先认识父母,其次才能认识他人一样,每个人的认同首先认同其所归宿的族群,其次才认同族群所归宿的更大共同体,如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这意味着每个人的认同都包含了一个认同序列,决定着其不同认同形成的前后顺序,以及认同所蕴含的情感关系的亲疏远近。这是人之常情,客观存在。看到这一点,本书作者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时,不是就国家认同谈少数民族认同,而是从认同序列中把握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既尊重了理论的逻辑性,也尊重了现实的客观性。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与传统,铸就了鲜明的民族意识和情感。传统中国以天下观念与华夷秩序来整合各族,其形态是以中心区域或中央权力来整合周边民族;与此相反,现代中国是以各民族共建,并以民主共和的国家形态来整合各民族,强调各民族在共同认同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平等共存,共同发展。为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体现对少数民族权益的尊重与保护。然而,现代国家对其内在的多元性的尊重是以保证国家宪法和制度的一体性为前提的。换言之,现代国家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在宪法、法律和核心价值上的内在一体,成为主权至上的主权国家;国家只有拥有了神圣的主权,才能有效保障其所包含族群的平等共存和共同发展。主权的建构与巩固,既需要国家对外独立,对内统一,也需要全体人民的支持与认同,因为,现代国家是主权在民的国家。所以,通过公民教育,建构现代国家认同,就成为现代国家建设的题中之意。中国是强调保障少数民族权益的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习俗、语言、文字与文化,于是,国家建设中的公民教育就必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合理地协调尊重少数民族对自身民族的天然认同与在少数民族中建构共同的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将这个问题视为中国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内在紧张,并力图从政治学的角度寻求缓解之道。为此,作者以西南少数民族为对象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实证考察和理论分析,以破解这政治学的难题。

实际上,本书作者所研究的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其他国家也比较普遍地存在。所以,虽然本书所进行的实证性研究是从个案出发的,但其从中国经验研究中所发现的一些原则和理论,尤其是提出用于分析和解决少数民族认同问题的“民族认同序列”的概念,对政治学或民族学研究都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