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抑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你好,抑郁

38.25 3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莎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7127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2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8元

上书时间2024-05-05

埃利奥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你好,抑郁
定价:38元
作者:许莎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08657127
字数:150000
页码:224
版次: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很好,可我还是开心不起来。你问我原因——我也不知道。”有一天你喜怒无常,有一天你无法自控,有一天你悲观厌世,对人生突然充满绝望,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男友还雪上加霜地宣布,你这是得了抑郁症。钟西西和男友冷小星正面临着这种意料之外又从未经历的生活突变。在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他们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以前没有机会了解的事情,也逐渐发现了一些只有情绪抑郁之后,才能体察到的人生况味与惊喜。抑郁带来痛苦,也产生灵感,它是心理问题,也是人生症状。我们接受它,然后战胜它。“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和我一样的人,在某个时候遭遇人生的低谷,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感到很绝望。如果我的故事能鼓舞他们,让他们获得温暖,这样就够了。”——作者许莎莎
目录
章为什么是抑郁症1. 我2. 如果这都不算抑郁症3. 抑郁症是什么?4. 蓝色的摄魂怪第二章心疾与身疾1. 打着游戏跑医院2. 天地阴阳之气3. 生与死第三章亚当和夏娃1. 我的朋友周轻云2. 隐形的生活3. 温柔对待自己爱的人第四章跑步与幸福1. 邂逅村上春树2. 大森林3. 爱情心理学4. 心理咨询和关于“放弃”第五章终回的说走就走1. 青色的岛屿2. 我和爸爸3. 大结局附录后记
作者介绍
许莎莎,豆瓣美女文青,小雅奖得主。根据个人真实经历创作的连载“男友说我得了抑郁症”,一经推出即获万千读者追捧。她文字中流露出的困惑与勇敢直抵人心,带来比共鸣更深刻的陪伴。
序言
为什么是抑郁症
 
北京11月初的某一天,我从一夜不停的稀奇古怪的梦中醒来,朦朦眬眬还没完全清醒的当儿,初冬时分暖气还没来的冰冷就扑面而来。除了被子里还残存着我的体温带来的一点儿暧气,整个房子都笼罩在一种阴沉、孤独、不安的氛围之中。
 
我的直觉告诉我,男友果不其然已经在我熟睡时上班走了。用我的话说这叫“不告而别”和“离我而去”。他大概怕我又纠缠着不让他走,所以早早躲开了。一想到这里,我的小心脏里就有一股气“油然而生”。不知为什么,别人生气都是气从肚子里往脑门冲,可我生气的时候却觉得是整个气在我的心脏里搅动不停。
 
“你的身体感受总是那么‘与众不同’,让人难以理解。”男友曾经这么评价过我。一直以来,他对我所描述的每天持续出现的各种身体感受除了感到莫名其妙和难以理解,心态上已经很难再有什么“创新”了。每当我或温柔,或粗暴,或掩面而泣,或气若游丝地跟他说“我难受”时,他都用一种见到奇怪动物时的眼神望着我。这有时让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从深山老林贸然闯进都市里来的——“怪物”。
 
好,就让我来谈谈我这个奇特的人吧:
 
钟西西,女,二十五岁,北京中关村海淀桥某大学中文系在读研究生。几天前被男友宣布得了抑郁症。
 
没错,我二十五岁了,还未毕业就得了抑郁症。
 
一般而言,中国的孩子在十八岁时进入大学学习,本科四年,拿到学士学位时是二十二岁。有人在这个时候转入社会开始磨炼自己,很不幸的,我属于茫然不知所措,没有勇气踏入社会的另一个庞大群体。于是又欣欣然参加保研考试,继续躲在校园中当所谓的“学院派”,还一副喜滋滋的嘴脸。实践性的专业,如经济、管理、法律、新闻之流,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是两年,学生拿到硕士学位时二十四岁,尚可意气风发。很不幸的,我所在的中文系,同哲学、历史、考古、物理、数学等专业一起,同属传统悠久的基础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是三年,正常毕业拿到硕士学位的时候,是二十五岁。可为什么我已经二十五岁了还在读硕士呢?
 
从上面的逻辑推理来看,肯定是因为我没能正常毕业……
 
我的确没能正常毕业。因为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我怀揣着对欧美先进国家的憧憬和继承家族传统的理想申请了赴欧洲的交流项目。所谓继承家族传统,指的是我的家长,从爷爷开始,均工作在祖国外交事业的前线。而身为长孙女的我(由于我爸是他们那一辈家里唯一的男性,我也就迫不得已成为了唯一的“长孙女”),在进入高中之后,就不断地听到、看到已经退休的爷爷、奶奶及还在工作的爸爸对于各种亲戚、朋友孩子留学的称赞、艳羡,以及转过头来对我的愤怒和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念到我耳根生茧,从理直气壮地说学中文不必出国,到受到各种美剧“毒害”,觉得其实出去看看也不错。于是终于在一番折腾之后,我拿到了赴欧洲交流项目的offer(录取通知书)。
 
总结起来,此前若干年,也就是在六年的学院生涯中,我虽然时常感到百无聊赖、略显虚无,有时会对生活、对理想产生怀疑,比如:我究竟为什么每天要读那么多讲各种理论的书,这和真正的文学、真正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既然解构主义者认为社会中的既定模式和结构都是由“话语”构成的,那么具体的行动还有什么意义?我每天做的研究除了对学术圈这么少数的几个人有意义,与其他的大部分人有关系吗?既然历史无法被百分之一百地还原,那为什么每个人都还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还原?不过,在怀疑的同时我还是对日常的生活本身有一种信心,大概是因为生活并没有在偏离我想象的目标轨道运转。我想象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大概是:毕业之后找一份跟文字有关的工作,不愁温饱。有喜欢的音乐会就去听听,有喜欢的讲座就去坐坐,夏天的傍晚在路边小餐馆的露天位子上喝喝啤酒、吃吃烤串,写写诗,然后结婚生子,过完人人都会经历的平庸的一辈子。每当想到这个结尾,我就惆怅起来。大学期间,我的本质是十分胆小、十分谨慎。我从不把时间集中地花费到任何事情上面:学术、文学、英语、实习,一切的一切。我怕自己看错了,徒然浪费光阴。也怕什么东西浸入太深,难免染上各种各样的思维“积习”,有“走火入魔”的倾向。从某种角度来说,我的这种人生观并不是没有道理,但却仍然是另一种虚度,因为什么都不深入去做,有时候就等于什么都没太做,各个方向都走了几步,然后又回到了原点。
 
我也很想为生活,特别是为青春找找刺激,找找人生的意义,找找成就感。
 
所以,当我接到出国项目的offer时,突然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觉得我这一辈子终于算是做了一件稍微有点儿意义的事儿了。至少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儿。我想象着外国自由的空气,古老而有底蕴的建筑。有点儿实实在在地感觉到生活还不算太糟。为了庆祝我的大功告成,我甚至还报了一个法语班,准备学一门新的语言。那时,我根本预计不到:生活不存在任何的既定性,而你想象不到的情节却接踵而至。
 
然而,从那时起,一切都起了变化。
 
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我所经历的转折,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因为就在暑期的法语班上,我认识了我的男朋友——冷小星。
 
一年半之后,他宣布我得了抑郁症。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