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政法大学校庆六十周年纪念文丛:推类与中国古代逻辑
  • 华东政法大学校庆六十周年纪念文丛:推类与中国古代逻辑
  • 华东政法大学校庆六十周年纪念文丛:推类与中国古代逻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东政法大学校庆六十周年纪念文丛:推类与中国古代逻辑

160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晓光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e

上书时间2024-03-22

甲山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晓光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37493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7页
  • 字数 233千字
【内容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校庆六十周年纪念文丛:推类与中国古代逻辑》以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地理、历史、文化为背景,主要考察了汇集中国古代先民深邃、幽微智慧的《周易》,和儒、墨、法、名等思想家们的推类思想。
  推类是中国古代逻辑主导推理类型。它的表现形式是“假物取譬、引喻察类”。它所探讨的推理形式始终与其思维内容结为一体,所阐发的逻辑思想始终与政治伦理观点相结合,体现出中国古代逻辑的特殊性。
【作者简介】
  张晓光,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逻辑教研室主任,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方法研究所所长。
【目录】
第一章  类与推类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关于国内对类和推类研究的梳理    一、关于类范畴的研究    二、关于“推”范畴的研究    三、关于类比推理或“类推”的研究    四、关于类比推理或“类推”的价值评估    五、类比推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展望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有助于对中国古代逻辑传统的认识    二、对于发展我国科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采用比较、历史分析和文化诠释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产生及其成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奠    一、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二、“土地为本,靠天吃饭”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第二节  政治伦理和意象思维的孕育    一、政治伦理    二、意象思维  第三节  语言文字和好类比语言表达习惯的培植    一、语言文字    二、类比法则  第四节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类和推类的偏向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推类的应用、研究    二、中国古代思想家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建构的推类理论第三章  《周易》的推类思想  第一节  观物取象、以象尽意——《周易》推类思想的发端    一、观物取象    二、以象尽意  第二节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推类思想的演进  第三节  “取象比类”——《周易》推类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对《周易》推类思想的评述第四章  儒家的推类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推类思想    一、“引譬连类”的譬式推论    二、“举一反三”由简而繁的推论    三、“推己及人”的道德伦理推论    四、对孔子推类思想的评述  第二节  孟子的推类思想    一、“凡同类者,举相似也”的类观念    二、寓言明理、博喻巧譬的类比方式    三、层层推进、以谬制谬的推论    四、对孟子推类思想的评述  第三节  荀子的推类思想    一、“所缘以同异”——对“类”概念的认识    二、“物各从其类”——对“类”概念的考察    三、“譬称以喻之”——谈说论辩中的类比推论    四、“推礼义之统”的政治伦理偏向和“举统类而应之”的全面一贯的推类思想    五、“推类而不悖”的思想    六、对荀子推类思想的评述第五章  墨家的推类思想  第一节  墨子和墨家学派  第二节  墨家推类思想    一、理论基础    二、墨家推类的逻辑性质    三、墨家推类的种类与具体论式    四、墨家对谬误的辨析  第三节  墨家推类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四节  对墨家推类思想的评述第六章  名家的推类逻辑思想  第一节  邓析的推类思想    一、“循名责实”、“按实定名”的类观念    二、“别殊类”、“序异端”的论辩原则    三、“两可”之说及推类论证  第二节  惠施的推类思想    一、“历物十事”的名实观    二、依类相推的“譬”式推论  第三节  辩者“二十一事”中的推类思想    一、“二十一事”中的名实观    二、“二十一事”中的类属区分和归类思想    三、对“二十一事”的评述  第四节  尹文的推类思想    一、“名也者,正形者也”的名形观    二、“正名分,不相侵”的察类思想  第五节  公孙龙的推类思想    一、“夫名,实谓也”的名实观    二、“唯乎其彼此”的正名原则、要求和方法    三、对公孙龙推类思想的评述第七章  韩非的推类思想  第一节  “审名以定位”  第二节  “明分以辨类”  第三节  两难论式和连珠第八章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的推类思想  第一节  《吕氏春秋》中的推类思想    一、“类同相召”的类观念    二、“类固不必可推知也”    三、推类的察验    四、辩必中理    五、正名审分  第二节  《淮南子》中的推类思想    一、“类各自类,以类之推也”    二、“得事之所由,得事之所适”的推类原则    三、“名各自名”的名实观第九章  关于中国古代逻辑的认识  第一节  逻辑与中国古代逻辑    一、关于逻辑    二、关于中国古代逻辑    三、中国古代逻辑与名辩学、墨家辩学、墨家逻辑  第二节  关于推类    一、推类的逻辑特征    二、推类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墨辩逻辑为例    三、推类与名辩逻辑  第三节  逻辑学的传播    一、西方逻辑的传入    二、关于逻辑学传播的思考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