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裂主义与国家认同研究 小16开品好 H34
  • 分裂主义与国家认同研究 小16开品好 H3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分裂主义与国家认同研究 小16开品好 H34

28 3.5折 79 九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晓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09

印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8-26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干净无写划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沈晓晨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21118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6页
  • 字数 26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疆为分析案例,就该地区存在的分裂主义现象做了国家认同、国族认同方面的研究。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认同观出发,进行理论阐释——国家认同与多民族的认同政治;第二,探讨国家认同与分裂主义的关系;第三,以新疆为对象,分析新疆自近代以来国家认同危机和分裂主义产生、演变、升级的历史进程;第四,针对反新疆分裂斗争提出应对之策——反新疆分裂斗争中应对国家认同危机的反思与探索。
【作者简介】
沈晓晨,1985年生,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后。201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法学博士。2011至2012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亚阿富汗问题、宗教极端主义和社会激进化问题。已在《欧洲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绪 论

  一 导言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国家认同与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政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认同观——当代国家认同研究的起点

    一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二 马克思主义认同观

    三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家认同的实践和发展

  第二节 国家认同问题理论分析

    一 国家认同的基本语境与内容

    二 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辨析

  第三节 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构建的三种模式

    一 “同化”方案

    二 “多元文化主义”方案

    三 “超民族或泛国家认同”方案

第二章 国家认同与分裂主义的关系

  第一节 国家认同危机与分裂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

    一 国家认同危机的表现

    二 国家认同危机与分裂主义的产生

  第二节 国家认同危机恶化构成分裂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一 价值多元与社会分化的加剧

    二 国家政治权威的衰落

    三 外部势力干涉——分裂主义与国家认同危机恶性循环的重要推力

第三章 近代新疆国家认同危机与新疆分裂主义的产生

  第一节 近代新疆分裂主义的产生条件

    一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国家认同的特征

    二 新疆维汉间文化差异

    三 近代中央政权在新疆的统治危机

  第二节 新疆分裂主义的近代萌发(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一 “双泛”思潮本土化与维吾尔早期民族认同的形成

    二 外部干涉对新疆分裂主义产生的刺激

第四章 国家认同的变化与新疆分裂主义的演变

  第一节 国家认同危机日益恶化与新疆分裂主义的成熟(20世纪30~40年代)

    一 “双泛”思潮的进一步本土化

    二 新疆第一个分裂政权及其对中国国家认同的彻底否定

    三 第二个“共和国”与外部政治势力对新疆的干涉

    四 国民政府在新疆国家认同工作上的努力与不足

  第二节 国家认同有效建设与新疆分裂主义发展的相对停滞(1949~1978年)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认同有效建设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分裂主义在相对停滞中发展(20世纪50年代)

    三 苏联对新疆事务的再度干涉(60~70年代)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认同建设中的新问题与新疆分裂主义的迅速发展(1978年至今)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家政治认同建设中的新问题

    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认同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第五章 新疆反分裂斗争中应对国家认同危机的反思与探索

  第一节 新疆反分裂主义与国家认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反思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与反思

    二 反分裂斗争背景下应对国家认同危机的理论与实践反思

  第二节 反分裂斗争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建设思考

    一 构建基于需求满足的政治认同

    二 完善制度性国家认同机制

  第三节 当代中国国家文化认同建设思考

    一 中华民族“国族”文化认同的意涵与建设要求

    二 培育以公民参与为基础的公民政治文化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干净无写划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