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当代诠释
  • 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当代诠释
  • 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当代诠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当代诠释

5.4 1.1折 48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海波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C12-9-6

上书时间2024-06-15

墨初书院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海波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0262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7页
  • 字数 500千字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当代诠释》是当代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于全球化时代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推向前进问题的初步思考,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式的最新探索。全书以拓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为目的,以发掘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长点为原则,探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社会发展观问题、社会时间理论等一系列问题。《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当代诠释》力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展现在全球化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应该具有的理论特色与马克思主义所应该具有的理论特色与马克思主义永不磨灭的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当代诠释》内容丰富,论证充分,资料翔实,语言生动,观点深刻,是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与研究十分有帮助的一本理论著作。
【作者简介】
徐海波,男,1956年生,安徽嘉山人。现任深圳大学教授、社会科学教研部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国家理论等方面研究。
近5年来,出版独著或参著《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邓小平哲学思想与深圳实践》、《当代高校公共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新世纪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反思》等6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商品”中的转化途径研究—以深圳文化产业发展为例;主持2006年广东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基于新课程设置方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承担和参加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中“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新时代经济特区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研究、深圳市科研项目:特区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目录】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一、意识形态现论研究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意识形态”研究
三、“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四、“意识形态”研究的工具和方法
五、“意识形态”与社会控制问题
六、意识形态与政治“合法性”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新探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性变革
二、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四、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矛盾与解析
五、现代性问题与当代中国语境

第三篇马克思的异化论、跨越论诸问题研究
一、异化理论:嬗变与社会批判意义
二、跨越论:马克思思三个文本的再解读
三、论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基本思想
四、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恩格斯与民粹派思想比较研究
五、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论”差异探析
六、跨越论中“俄国革命”性质辨正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社会时间理论研究
一、社会时间理论研究的意义
二、社会时间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三、社会时间的一般结构
四、社会时间对社会生活的制约作用

第五篇价值伦理:从实践的角度理解
一、价值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二、价值现象
三、物理现象与价值现象
四、理性与直觉
五、价值本质理论的思想史渊源
六、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价值

七、道德行为何以可能
第六篇现代性的困境与出路
一、现代性的运作机制:反思性唯我主义
二、现代性批判的实践基础——启蒙理性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三、现代性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理论路径——以韦伯和余英时的经济伦理研究为例
四、现代性的出路:走向实践的智慧

第七篇“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阐释理论——詹姆逊的总体性思想研究
一、詹姆逊的总体性思想的出场路径与基本内容
二、“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阐释学
三、文化阐释学与社会历史总体性
四、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总体性
五、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总体性批评
六、“重建总体性”的时代意义与理论局限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