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 C19
内容无划线字迹 瑕疵如图 品相自荐 品相不符以图为准
¥
95
九品
仅1件
作者叶恭银 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7-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叶恭银 编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49900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0页
-
字数
110千字
- 【内容简介】
-
《植物保护学》主要针对农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中非植保专业类本科生教学使用而编写。
《植物保护学》分植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两大篇。基础理论篇系统介绍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蜱螨学基础知识、昆虫学基础知识、有害生物调查与预测预报,以及有害生物的治理技术与策略。实践应用篇系统介绍了水稻、旱粮和油料作物、棉花、蔬菜、果树和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鉴别与诊断、发生发展规律及关键防治技术、农田常见杂草的识别与防治;旨在满足这些学科的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植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触类旁通地掌握研究或解决相关作物有害生物危害等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培养目标。
《植物保护学》不仅可作全日制大学生教材,也可用作农业领域继续教育中有关植物保护学教学的教材,还可供农业技术推广及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 【作者简介】
-
叶恭银,1966年3月出生于浙江建德。1986、1989和1996年于浙江农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年开始在浙江农业大学任教,历任助教、助研和副教授。1998年9月至2000年12月,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曾多次赴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研究或短期交流访问。现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昆虫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昆虫学会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植物保护学报》编委、中国水稻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安全、害虫生物防治和法医昆虫学等领域科研与教学工作,已发表论著200余篇(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10项。近年主持或参加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1997年获中国昆虫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奖,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获浙江省青少年英才奖,2003年被遴选为浙江省“新世纪151工程人才”第一层次人才,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
- 【目录】
-
前言
绪论
第一节植物保护学的概念与范畴
一、植物保护的研究对象
二、植物保护的技术措施
三、植物保护的研究内容
四、植物保护的相关学科
第二节植物保护的作用与地位
一、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三、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四、植物保护与人类健康
五、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贸易
第三节我国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一、植物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有害生物防治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
三、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植物病理学基础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二、一些重要的植物病理学术语
三、植物病害的类型
四、植物病害的症状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生物病原类型
一、植物病原真菌
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三、植物病原病毒
四、植物病原线虫
五、寄生性种子植物
第三节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
一、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二、病害侵染循环
第四节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一、寄主和病原物的识别
二、病原物的致病性
三、植物的抗病性
四、病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
第五节植物病害的诊断
一、植物病害诊断的程序
二、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
三、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四、柯赫氏法则
五、植物病害诊断的一些新技术与方法
第二章蜱螨学基础
第一节形态特征
一、体躯分段
二、颚体
三、躯体
四、足
五、感觉器
第二节生物学和生态学
一、交配习性
二、生殖方式
三、个体发育
第三章昆虫学基础
第四章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
第五章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
实践应用篇
第六章水稻病虫害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
第八章棉花病虫害
第九章蔬菜病虫害
第十章果树病虫害
第十一章茶树病虫害
第十二章常见农田杂草识别与防治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