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极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传奇人生
¥
25.45
8.5折
¥
3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日) 江崎玲于奈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3862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6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0元
上书时间2024-05-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挑战极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传奇人生
定价:30.00元
作者:(日) 江崎玲于奈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08633862
字数:100000
页码:256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他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与一生中最重要的“理想”相遇; 他在最残酷的商业公司里,坚定了绝不动摇的“科学之心”; 他在不断的失败和迷茫中,抓住了打开未来之梦的钥匙。 江崎玲于奈,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讲述自己不断挑战极限的人生。 被称为“日本爱因斯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亲笔书写自传《挑战极限》,对于科学、社会、人生,均有独特见解,言辞恳切,并用生动的小故事加以讲解,专业而不枯燥,可读性极强。堪比黑泽明《蛤蟆的油》! 江崎玲于奈,这位已达87岁高龄的科学智者,在本书中讲述的五点“江崎黄金律”,堪称治学者、有志科学研究者的楷模,《挑战极限》是理科生和研究性人员的宝典。 “江崎黄金律”——获得诺贝尔奖的“五不”原则: 不可受制于迄今为止的行事经验与规范; 不可唯大学者、大教授马首是瞻; 不可沉迷于无用无价值之信息; 不可逃避,坚决贯彻自己的主张,发挥创造力; 不可错失孩子般无止境的好奇心与天真烂漫的感性意识。 江崎玲于奈,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看过近百年世态炎凉,从公司普通职员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无论经历如何风雨都不曾放弃自己的研究。他拥有的,是现今年轻人最缺乏的“脚踏实地”的学院派作风。 《挑战极限》的第三章“寄语下一代”极富励志意味,鼓舞年轻人要放下历史,发挥创造力,不要束缚自己的天性,可称得上是影响年轻人一生的励志传记。
内容提要
《挑战极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传奇人生》是“日本的爱因斯坦”江崎玲于奈授权的中文版亲笔传记。 作为一位世界知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在纷飞的战火中度过了自己的大学时代,又在身为一介普通公司职员的条件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他于自身并不平坦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被公认为“江崎黄金律”的“五不原则”,坚持创造、感性、突破与挑战。他敏感而睿智,自称“总是注目未来,对过往疏于停留”;却又认真而踏实,从不曾放弃对更新领域的开拓研究。 对于科学、社会、人生,江崎玲于奈均有独特见解,并在这本《挑战极限》中熔于一炉。极富个人魅力的科学巨匠,以自己的人生讲述,何谓真正的“科学之心”。
目录
前言章 我的履历表 诺贝尔奖的秘诀——培养创造力的“五不原则” 科学精神的两面性——创造重在过程 如狮子一般——在独具一格的姓名鼓励下 移居京都——教育环境,母亲的期待 中考失败——遭受重创,一蹶不振 同志社中学的求学之路——倾尽家财,体验贫困 接触美国——基督教的刺激 心驰神往的“三高生”——自由校风的快乐 东大物理学科——教授的熏陶,令人印象深刻 大空袭后的授课——恐怖之夜,彻夜未眠 兄长之死——痛失内心的支柱 邂逅量子力学——革新的学问,强烈的感动 选择产业界——怀抱梦想,吹送“量子之风” 晶体管的诞生——令人震惊的世纪大发明 半导体研究者——向着新领域“胜利者”的目标前进 前往索尼——寻求研究环境的转变 江崎二极管——机遇女神的现身 布鲁塞尔——国际会议上发表成果 海外修行——巨大反响的切身感受 转战IBM——重视自由的研究职场 时隔5年荣归故里——羽田机场内蜂拥而至的媒体 各色人才——活跃在研究领域中的中国研究者 荣获诺贝尔奖——突然通知,令人振奋 晚餐会——物理学获奖代表的感谢致辞 获奖者的使命——与国内外年轻人的交流 时隔32年的归国——就任筑波大学校长 日本国际奖——“半导体超晶格”的荣誉 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承首相之托,就任议长 茨城的科学振兴——推动跨领域的合作 探求的——以科学造访未来第二章 我与科学 科学之心(2007年的演讲) 科学简史 挑战极限才是生存的意义 改革推进派与现状维持派——组织的领导 教育改革的重要事项 培育人才 展望科学与技术的世纪第三章 寄语下一代 关注天性,自主育人 放下历史,发挥创造力 以创建世界水准的大学为目标 工程师生涯 创造与分辨的两种能力 交流能力的磨炼 迎来生命科学的时代 “个性时代”、“知识世纪”的生存之道
作者介绍
江崎玲于奈,日本知名物理学家。1925年生于大阪,1947年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神户工业有限公司,1956年转至东京通信工业有限公司(现索尼公司),次年通过江崎二极管在半导体中发现量子力学的穿隧效应,并因此获得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0年赴美国纽约IBM瓦森中央研究所。1969年开始着手人工超晶格物质的先驱性研究。其关于设计制造具有所期待特性的半导体量子构造的思想广受瞩目,甚至成为后来的纳米科学的起源。 1992年返回日本,后任筑波大学校长,2000年任芝浦工业大学校长,2006年任横滨药科大学校长。1998年起,兼任茨城县科学技术振兴财团理事长、日本新事业支援机关协议会(JANBO)会长、风险事业国民论坛会长、首相私人咨询机构?教育改革国民会议议长、“21世纪COE项目委员会”委员长等公职。 著作有《创造的对话》《隧道的长途旅行》《话说日本》《新?日本伊索寓言》《人类的个人时代》《个性与创造》《培养、锻炼创造力的方法》等。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