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儿
¥
10.38
4.9折
¥
21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唐沙波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38104
出版时间201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80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1元
上书时间2024-05-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川味儿
定价:21元
作者:唐沙波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108038104
字数:130000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的饮食与文化,总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相得益彰。有文化,就有饮食,有饮食。就有传奇;文化与饮食。饮食与传奇,成就了这本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融为一体的饮食文化著作。 作者时而娓娓述说,讲述一个又一个的饮食传奇;时而恬然淡墨,描绘一幅又一幅的美食文化风情画。纵横捭阖的笔墨,亦庄亦谐的描写,使作品充满了灵性与弹性,具有画面感。重庆的市井风俗跃然纸上,饮食百味淋漓尽致地展现。
目录
唐沙波印象(代序)卢郎一 重庆名片——火锅 火锅源流考 重庆火锅与女人 不解之缘 重庆火锅奇观二 味道四川 味道四川 好吃不过开水 竹海吃竹 荷花山庄荷花鱼 江鱼美可求 跳水泡菜鸡汤饭 含丸使者一一花椒 美馔如花?豆花 和之美者?兄弟姜三 汤与三肉 小吃考 器大成晚吃小道高 蔓江湖论菜 江湖论菜 丘二、丘三与丘八 泉水鸣之恋 江湖酸菜鱼 王氏烤鸭 川味棒棒鸡 川味白砍鸡 奇怪的邹怪味 糟糠之妻与糟糠之鱼 白市驿“板鸭”四 食趣杂谈 口嗜论 击壤歌 烹饪刀术 一品猪头 槽头与禁脔 怀念猪油 李座白肉 时代宠儿?茶中新贵
作者介绍
火锅源流考 中国火锅源于何时?何地?何人?此问羚羊挂角,无踪无迹,叫人从何答起。 李白《短歌行》云:“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为霜。”麻姑者,神人也。有人问麻姑高寿,麻姑自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未知中国的火锅,又经历了几度沧桑? 今天人们观念中的火锅,含义相当朦胧。它既指炊具,又指餐具;既是烹饪法,又是进食法。惟有圈内的人心中自然有数,毫不含糊。一声“吃火锅”,虽仅三字,事实上却是一整套复杂的过程,甚至一件大事。 所以,在探索火锅的源流之先,不妨为火锅一词下个较为学术的定义,以便有界可循,免得散漫无边。 一个始终持续供热的火源,一只盛煮汤汁的炊具,并以筷子为工具,由食者自烹自食,控制节奏,掌握火候,静观鼎中之变,并随时添加调料,亲自领略既做厨师又做食客的双重感觉,这是何等的快乐!好一幅火锅行乐图。 大约五十八万年前,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学会了取火熟食。一万一千年前裴李岗人创制出陶器,其间化羽成禽,豢兽为畜,南国栽稻,北方播粟。继而“酿果为酒”,“煮海成盐”,又发现了酸梅香草,蜂蜜柘浆……烹饪之术初成。三千三百年前的商殷之际,先民由手抓、用叉、用匕,到发明筷子,又产生了酱、产生了醋。至此,诞育原始火锅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 简言之,一只陶罐,或者陶釜,皆可盛煮汤汁,那么可说陶烹时期即产生了“火锅”?在半坡遗迹中,仰韶人挖坑为灶,一家人向火取暖,边煮边食也很自然,他们吃的或许就是“火锅”?商殷青铜时期,王公贵胄“列鼎而食”,对比今天,何其神似,是否“火锅”?汉代有炊具日“镳斗”,盆形,三足,附长柄,置火盆之上,其时,吃法上也正好出现了“濯”的形式,镰斗仿佛暖锅模样。一字之差,也许就是“火锅”?《魏书?獠传》载:“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日‘铜爨’,既薄且轻,易于熟食。”这可不正是“火锅”!事实上,还有不少的说法,不少的举证,不少的发挥。然而,还是没有廓清本文开篇时提出的问题。 上述种种,与近代火锅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神似,或形同,或仿佛,或滥觞,但都不能说它们就是火锅。 陶烹时期的烹饪方式局限在“煮”、“蒸”的范畴,而且也没有筷子,仅将食物煮熟后而食之。这时候的条件还不可能产生火锅。 向火而坐,边煮边吃的食风,即在今天,也还在许多边远山区中存在,原始古风犹存,当然不是火锅。 说到“列鼎而食”有些近似,但必须弄清存在的疑点,以求真解。关键要看究竟是什么样的鼎?初的陶鼎作为炊具,跟罐、釜的概念差不多,后来发展到青铜巨鼎,可烹牛马,鼎下烈火熊熊,热浪灼人,岂能围而取食?如果硬是要围,当在熄火之后,有鼎而无火,一般聚食而已。 至于作为国家重器的礼鼎或祭祀神祗的祭鼎,以及升鼎、羞鼎倒是可以上桌摆列,但只具盆、钵、碗的功能,没有烹的意味。 余下樵斗、铜爨,亦乃罐釜之亚流,温食、炖汤则可,濯味涮鲜则不能。 于是我们又寻溯到火锅的定义上来了。五十八万年前的火源,一万一千年前的陶器,三千三百年前的筷子,自烹自食的形式……,当然烧烤也是自烹自食,但只有筷子才能在汤中自烹自食,所以我们断定,火锅是商殷以后之物!关键是求得炉具、炊具与火三者间的相互协调统一,既要持续加热保温烹熟,又不能放任自流,随其燃烧,以致人不能靠近。 1972年,在陕西扶风一座西周窖藏中出土青铜器103件,中有一鼎,圆口直耳,深腹三足,内铸隔屋,中有炉门,壁有气孔,上烹食物,下燃炭火,精巧非常。这种炉鼎合一的炊具,便是西周王室种濡熬之器,日“温鼎”。 类似的还有方鬲、连炉鬲几种,大同小异。温鼎的功用是保温和食熬。古人祭祀天地鬼神,用“大羹玄酒”。玄酒乃井泉雨水,大羹乃肉浆血汁,大羹祭过鬼神之后,照例要被人吃掉,如此腥膻之物,当然热吃为好,所以《礼记?士昏礼》说:“大羹谙在爨。”“在爨”者,火上温之也。 P6-8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