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发展论要
¥
21.55
4.5折
¥
4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张志宏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3332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15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8元
上书时间2024-05-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文化发展论要
定价:48.00元
作者:张志宏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7208153332
字数:194000
页码:2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从中华语境、以中华文化对概念的特殊的界定思维对文化、发展、传统、创新等核心概念进行重新解析,力图建立一个立足于中华传统与文化主体性和话语体系的研究框架。全书分序论与上下两编。序论旨在对文化及其发展作出描述性的解读,使读者能够由此明确本书所坚持的文化发展立场,即一种人文性的整体发展观。上编主要探讨了文化与传统的关系及其发展的动力和路径,该部分同样坚持从概念的重置入手,厘清文化与传统、文化创新与传统创新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关联。进而以此为基础对中华传统与文化进行考察,指出传统生生与存存的人文精神与正治的现实追求正是中华传统与文化面向现实发展的内生动力。该部分还对近代以来中国学人的文化复兴历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在当代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面向现实的合理展开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下编主要要解决的是中华文化的普遍性问题。在当代人类面临着全球性的生存危机,而中华传统与文化在对治这些问题中体现出的智慧。因此当前中华复兴所要思考的问题已经由现代性问题转向了普遍性问题,即中华文化如何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文化本身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因此该部分着重解答了文化个性与共性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并探讨了如何在尊重文化个性的前提下推进文化共性的认同,建立一个既能够保护多元文化的主体性,又在维护和促进人类整体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方面达成一致信念的人类文化共同体的问题。
目录
前言 让文化“自然”成长
一、文化的生态环境
二、文化的自然性与人为性
三、“人文化成”与“和而不同
四、本书的逻辑结构
上编 文化与发展
第一章 文化之要义
一、文化是属人的
二、文化是人的自为活动的呈现
三、文化的关键在变化对象
四、文化是人文成就
第二章 发展之要义
一、发展的趋势性
二、发展的整体性
三、发展的条件性
四、发展的不稳定性
第三章 文化发展之要义
一、人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二、人类活动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因
三、人类活动成果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线索
四、文化发展的目标是建构合理的文化世界
中编 传统的历史性与开放性
第四章 传统与文化
一、传统的界定
二、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第五章 创新与文化
一、创新的界定
二、传统创新与文化创新
第六章 中华文化的内生动力
一、中华传统的人文精神
1.何谓人文精神
2.“生生”与“存存”的人文精神
二、中华文化的现实关切
1.人是自为的主体
2.“正”治的现实追求
第七章 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近代以来传统文化的发展格局——以儒学为例
1.儒学“时代性”价值的自我确证
2.基于“普遍性”要求的儒学现代化探索
二、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问题域
1.认知偏见与发展误区
2.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3.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复兴的基本思路
下编 文化的主体性与世界性
第八章 文化的差异与主体性
一、思维的异质性与观念的分野
二、文化的主体性
第九章 文化的共识与世界性
一、现象的同质性与观念的共性
二、文化的世界性
第十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考量
一、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1.共同体
2.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原则与行动基础
1.共同体精神与构建原则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基础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张志宏,山西省文水县人。哲学博士,副研究员,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要从事先秦诸子思想和政治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出版专著《德性与权利——先秦儒家人权思想研究》;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学术文摘等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主持、参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以及上海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多次应邀赴德国、希腊等国家参加文明对话学术研讨会。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