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53.35 42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契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02118

出版时间2011-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3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2元

上书时间2024-05-02

栾奕崇光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定价:42.00元
作者:冯契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208102118
字数:312000
页码:3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思勉文库”系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部分著名学者的著作选辑,文库的选编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20年代,其前身包括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等高校,80多年来,这里先后汇聚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建树与学术影响的学者,如吕思勉、施蛰存、冯契、徐震塄、许杰、吴泽、王元化、苏渊雷、陈旭麓、李平心、戴家祥等。在几代学者的前后传承中,华东师范大学不仅在人文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引人瞩目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且逐渐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学术传统,其特点包括:注重学术积累、鼓励创造性思考、倡导严谨的学风、贯通中西之学,等等。收入文库的学术著作,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以上传统,其作者既是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又在相关学术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文库中的著作跨越了20世纪的前半叶与后半叶,它们融入于学界的过程,与中国现代学术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呈现某种同步的形态。从中国现代学术的演化看,近代以来,中西之学的相遇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历史现象:两者的联系首先不是一个应当不应当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实的问题。在近代以前,中西之学是在相对独立的形式下展开的;除了明清之际等短暂的、零星的接触之外,两者没有实质性的交流。但到了近代后,情况有所改变,西学的东渐以及中学对此所作的各种回应,已成为中国学术发展无法回避的历史背景。事实上,随着西学的东渐及中西之学的相遇,西学为中国学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参照背景和视域,并在实质的层面与形式的层面使其不断取得新的形态,后者同时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学术的开放性。20世纪初,王国维曾提出“学无中西”的观念,收入文库的著作,也体现了类似的视域,其中凝结的研究成果,则从不同的方面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注入了实质的内容。
目录
《智慧说三篇》导论 一、时代的问题 1.“古今、中西”之争 2.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 3.知识与智慧关系问题的时代意义 二、沿着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路子前进 1.毛泽东著作的启发 2.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 3.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三、从比较哲学看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1.佛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2.近代中西哲学的冲撞、会通及哲学革命的不足之处 3.在方法论和价值观上比较中西哲学传统 四、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转识成智 1.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 2.思维由抽象到具体 3.转识成智的飞跃 五、《智慧说三篇》的基本思想 1.《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2.《逻辑思维的辩证法》 3.《人的自由和真善美》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第一章 心物、知行关系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上的心物、知行之辩  第二节 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来考察心物、知行关系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形和神、能和所的关系  三、主体的能动性  第三节 认识论的主要问题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一、认识论的主要问题以及认识过程的主要环节  二、从认识论角度看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三、“通古今之变”  第四节 认识论的研究方法  一、用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考察人类认识史  二、在造就自我中认识自己  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 第二章 感性直观  第一节 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  一、对常识和唯物论的责难  二、实践经验给予对象的实在感  三、所与(Given)是客观的呈现  第二节 感性经验的分析  一、当前的直接经验  二、劳动促进感觉的发展  三、感性经验中的主体能动性  第三节 对事物的知觉  一、知觉的实体感  二、知觉是对个体的识别和对事实的感知  三、知觉中的时空关系  第四节对感性经验的超越和复归  一、感性经验是知识和智慧大厦的基础   二、博学和心斋 第三章 理论思维  第一节 抽象作用  一、由具体意象到抽象思维  二、语言与抽象作用   ……附录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