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与重构:近代中国精英的历史文化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选择与重构:近代中国精英的历史文化观

27 3.9折 69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光奇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55417

出版时间2015-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48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69元

上书时间2024-04-19

栾奕崇光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选择与重构:近代中国精英的历史文化观
定价:69.00元
作者:魏光奇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16155417
字数:378000
页码:3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魏光奇所著的《选择与重构--近代中国精英的历史文化观/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丛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系列学术成果,主要论述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观念和中国观、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观、选择与重构——近代中国人构建历史文化观的新模式等主题。 本书从近代中国精英的角度入手,去展现他们的历史文化观,使读者更好的研究历史,了解观念。
内容提要

目录
序论第一章 构建新的历史观 第一节 历史观是人的工具  一人反观自身的镜子  二行动指南与正义性依据 第二节 西方的“目的论历史观”  一“神意”调节历史序论第一章 构建新的历史观 第一节 历史观是人的工具  一人反观自身的镜子  二行动指南与正义性依据 第二节 西方的“目的论历史观”  一“神意”调节历史  二上帝“拯救计划”的展开  三奔向“自由王国”  四“目的论历史观”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历史观  一“道”与历史循环  二“势”与历史变易  三“人”与“道”  四“民本”史观  五早期道教的“太平”观念及实践 第四节 近代中国精英的历史观  一公理、公例:“西法”的普世价值  二历史“进步”:为变革提供理论依据  三以“人为”对抗“天演”  四大同理想与民生史观  五在人间建立“天国”  六“可大可久”:中国本位的历史进步第二章 弘扬民族主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  一文化的差异:“华夏”与“夷狄”  二“华夏优越”观念的另一面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生命力  一“中华民族”的观念  二地理、种族与文化:民族凝聚力的三维基础  三优秀“国性”和“善美”精神 第三节 近代中国精英的民族主义  一从“天下”到“国家”  二民族独立与国内各族融合  三民族复兴:文明比强大更重要 第四节 中华民族的光辉前景和世界责任  一对中华民族的前景充满信心  二中国可以为世界承担更大责任  三中国文化可以引领世界第三章 政治体制的设计 第一节 中国与西方政治理念的深刻矛盾  一人民与公民  二君权与民权  三一统与分治  四集权与分权  五人治与法治  六关于人民权利的理念 第二节 近代精英对“秦制”的批判  一君主专制与国家专制  二统治者摧残人民的积极精神  三行政制度烦琐低效  四国家的社会功能缺位 第三节 引入西式政体的疑虑  一难题:人民如何才能成为“主权者”  二担忧:国情与宪政存在矛盾  三争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四围绕“权力分立”问题的探索  五革命问题上的两种观点 第四节 国家政治体制设计的原则  一实现民权  二照顾历史传统  三维护国家统一  四考虑社会与文化的制约 第五节 几种体制设计  一孙中山的“直接民权”与“五权宪法”设想  二国民党的“训政”体制  三章太炎的“法治”主义  四政府职能问题上的“保育”论第四章 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思考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社会理想  一均富、安定与幸福  二保障民生是国家的责任 第二节 走追求公平的经济发展道路  一深切同情劳动阶级的苦境  二抨击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三推崇中国特色的经济学  四土地问题与国计民生  五社会主义:人道、平均与“集产” 第三节 反思中国社会的弊病  一“经济平均”与“社会平等”  二传统社会:实况并不美好  三外来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的紊乱 第四节 建设健康良好的新社会  一社会重建:农村本位与文化复兴  二“福”与“乐”:人民的合理追求  三直面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第五章 树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文化精神(上) 第一节 揭示“国民性”中的问题  一士大夫精神卑下  二“国民品格”存在缺陷 第二节 反思儒家思想  一历史功绩与固有价值  二与现代意识的相通  三多层面的局限 第三节 批评道家和法家思想  一道家:消极与自私  二法家:专制的理论 第四节 体察佛教  一近代精英人士对佛教的体证  三佛教思想的价值  三基于中国文化观念的批评 第五节 褒贬西方的宗教和价值观念  一对基督教的肯定与非议  二臧否西式价值观念第六章 树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文化精神(下) 第一节 探讨树立全民的文化精神  一国家和民族的无形精神  二中国是否需要建立宗教  三鬼神、因果报应与道德劝惩 第二节 儒家:追求与时俱进  一建立新的形而上学  二“仁”的新阐释  三“乐”的观念  四建立“孔教”  五中国道德的深层观念基础  六培养“士君子之行” 第三节 建设人间佛教  一必要与可能:在中国提倡佛教  二澄清对佛教的误解  三调和佛教与儒家  四对佛教进行改革 第四节 树立个体人格观念  一推崇西式自由独立观念  二发掘中国传统的尊个性观念  三私德、权利、团结、进取  四实用主义问题结语征引和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魏光奇,1950年6月生于北京。1981年山西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领域为清代、民国时期县制和中外文化观念研究。主要论著有:《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清代民国县制和财政论集》《大智心魂——哲人的旅程》《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中西文化观念比较》《今天与昨天——中国社会历史问题散论》等。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