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禅墨竹四条屏风晴雨露一套(保真)
  • 喜禅墨竹四条屏风晴雨露一套(保真)
  • 喜禅墨竹四条屏风晴雨露一套(保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喜禅墨竹四条屏风晴雨露一套(保真)

48888 九五品

仅1件

辽宁大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喜禅墨竹四条屏风晴雨露一套(保真)

年代1912-12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立轴

尺寸132 × 33 cm

货号086

上书时间2021-02-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保存完好!
商品描述
喜 禅(1881~1953) 法名昌庆,原名延天循,又名延培基、伯庄、东阁、寿镝等,在写竹落款时常见的还有佛子昌庆、青龙山僧、绿涛僧、邮罗等。
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大延庄李二桥。其父延明智性格孤僻,早年在县衙做过小吏,后为落魄文人。1890年因家乡水患,携全家老小迁来庄河县鲍马屯(今庄河市石山乡鲍马村)落户。因家境拮据,14岁拜悟谦和尚(姓姜,人称姜瘸子)为师进入佛门,做了小和尚。他从小就聪慧好学,会吹管、擅打拳,能书会画,尤其擅画墨竹,据说可左右手开弓。喜禅为画竹,曾两下江南,潜心观竹。中间虽经历了许多磨难,但痴心不改,画艺渐高,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僧。喜禅为 人正直豪爽,常常为村民解危济困。他信奉“佛在自性中,顿悟便成佛”,故名“喜禅”。日寇占领东北时期,他身为僧人,却深明民族大义,教习抗日民众武艺,为抗日队伍通报信息;他多次深入虎穴,以画作为筹码,与日伪斗智斗勇,解救了多名抗日义士。1953年喜禅圆寂,享年72岁。
写生归来,无钱住宿,喜禅便试作两幅中堂,请店家代售,登时被人抢购,竟还引来多人索画。后经烟台渡海回庄河。屡试身手,声誉鹊起,从此卖画,成为半僧半职业书画家。
喜禅书法擅左右握管,字迹飞逸秀丽,笔力深厚、豪迈、颇有狂草韵味。由于幼年在兴隆寺受佛教音乐的熏陶,会单管吹奏。喜禅系统研读过经、律、论三藏典籍,但他欣赏六祖慧能所主张的“佛在自性中,顿悟便成佛”的禅宗论点。他认为传统佛教的读经、念佛、坐禅等一系列修习功夫并无重要意义。因此他不受佛门黄卷青灯陈规约束,不礼佛、不茹素。他主持青龙山双泉寺后,便更加不拘于佛门教法,常常活动于社会各阶层,遂用“喜禅”为法号以示喜爱禅宗主张。在日伪统治时期,喜禅利用日伪官吏皆欲索画的心理,曲折地解救人民的困危。1933年伪青堆警察署关押了两名当救国军的农民,意欲杀害,正值“指导官”桑原正治向喜禅索画,他乘画竹之机,向桑原将二人保释。1934年,姚屯姚振英的儿子加入抗日便衣队,寇半沟警察署将其父子一起逮捕,关进瓦房店监狱。姚女到双泉寺跪求喜禅,索画救父。他毅然步行到瓦房店,经人介绍,给伪官员画竹一个多月,最后保出姚振英。喜禅一生画竹约2万幅,作品遍及辽、吉、鲁。部分作品流传到日本、韩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保存完好!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