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学
  • 儿科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科学

正版全新

39.8 6.7折 59.8 全新

库存8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崔明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04019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1097220

上书时间2024-05-16

闲暇一卷书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儿科学
【书    号】 9787030604019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作    者】 崔明辰
【出版日期】 2019-03-01
【版    次】 1
【开    本】 其他
【定    价】 59.80元

【编辑推荐】 
儿科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内容简介】 
《儿科学》紧密结合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临床工作岗位要求,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预防和保健为重点,认真选定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强化基本技能、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基层应用特色突出。《儿科学》分为绪论、儿科基础、儿童保健、儿科疾病诊治概论、营养性疾病、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儿科急症,共16章。教材在体例结构上新颖,每章下以“引言”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要章节以“案例分析”引导学习; 在正文相关内容处插入“链接”或“医考链接”,以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每章结束附有自测题; 正文后还附有实训指导、教学基本要求等。

【目录】 
目录 CONTENTS绪论/1**节 儿科学的任务和范围/1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2第三节 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4**章 儿科基础/6**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6第二节 生长发育/7第三节 儿童营养与喂养/14第二章 儿童保健/20**节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重点/20第二节 儿童保健原则 /23第三章 儿科疾病诊治概论/30**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30第二节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33第三节 儿童液体疗法/37第四章 营养性疾病/46**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46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症/52第三节 锌缺乏症/59第五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63**节 新生儿概述/63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64第三节 新生儿窒息/68第四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2第五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75第六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7第七节 新生儿黄疸/79第八节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83第九节 新生儿败血症/84第十节 新生儿破伤风△/86第十一节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87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91**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91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3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95第四节 急性支气管炎/96第五节 肺炎/98第六节 支气管哮喘/106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113**节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13第二节 口炎/114第三节 腹泻病/115第四节 胃炎和消化性溃疡△/123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130**节 儿童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30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132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141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144**节 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44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146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150第四节 泌尿道感染/155第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160**节 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160第二节 小儿贫血/162第三节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70第四节 急性白血病△/172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177**节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77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178第三节 病毒性脑炎/183第四节 癫痫/186第五节 脑性瘫痪/191第十二章 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196**节 唐氏综合征/196第二节 苯丙酮尿症/198第三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0第四节 儿童糖尿病△/204第十三章 免疫性疾病/211**节 概述/211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214第三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217第四节 风湿热/220第五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225第六节 儿童艾滋病△/228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233**节 麻疹/233第二节 水痘/236第三节 流行性腮腺炎/238第四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40第五节 手足口病/242第六节 结核病/244第七节 寄生虫病△/253第十五章 儿科急症/257**节 急性呼吸衰竭/257第二节 儿童心肺复苏/259第三节 心力衰竭/263第四节 惊厥/267第五节 急性中毒/269第六节 感染性休克/272实训指导/277实训1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测量/277实训2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278实训3 光照疗法/279实训4 腹泻/280实训5 缺铁性贫血/281实训6 腰椎穿刺术/282实训7 结核菌素试验/284实训8 心肺复苏术/285参考文献/287附录/288教学基本要求/294自测题选择题参考答案/299

【文摘】 
绪论
引言:从胎儿初成,人的生命便有了雏形。胎儿和出生后各年龄期的儿童,遵循着成长自身、适应内外环境、胜优汰劣的规律,对于人的个体而言,谁都无法避开这一规律,都必须从“儿科”经过。那么,儿科学究竟是做什么的?它在保护人的健康成长方面有着什么样的作用?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找到答案。
儿科学(pediatrics)是一门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是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重要的临床学科,属临床医学范畴中的二级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节 儿科学的任务和范围
一 儿科学的任务
儿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从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因此,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疾病防治水平,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儿童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概括地说,可以归结为两大任务,即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通过任务的达成,实现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三个目标。
二 儿科学的范围
儿科学的范围很广,凡是涉及儿童健康保护和疾病防治的问题都属于儿科学的范畴。其主要内容包括:
1.预防儿科学 突出“预防为主”,强调预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不仅包括对传染病的预防,还包括提高儿童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保护儿童心理健康、防止意外伤害、防止出生缺陷及筛查和处理遗传性疾病等内容。
2.发育与行为儿科学 侧重于研究儿童运动、语言、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以及环境、生物、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识别儿童发育与行为的正常、偏离、问题或障碍,并进行咨询、诊断、干预和治疗等。
3.临床儿科学 主要研究儿童时期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治疗、康复理论和技术,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生存质量。随着医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儿科学不断向三级学科细化发展,临床上可细分为儿童呼吸病学、儿童心血管病学、儿童血液病学、儿童肾脏病学、儿童神经病学、儿童肝脏病学、儿童内分泌代谢病学、儿童先天遗传病学、儿童感染和传染病学、儿童急救医学、儿童康复医学、儿童精神和心理等学科。近年来,围产医学迅速发展,儿科和产科学者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和处理医学问题成为围产医学的重要模式。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儿科学领域新的学科和边缘性学科将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保障儿童健康,儿科学应通过多学科间的相互协作诊治和预防疾病。
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
儿童始终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因而存在个体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无论是对健康状态的评价,还是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都不可机械应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儿科学以胎儿和各年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一 解剖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儿童身体各部位逐渐长大,体重、身长、身体各部比例等都在发生改变,如头身比例逐渐由大到小;骨骼生长也有一定规律,如颅缝及囟门的闭合、骨化中心的出现、牙齿的萌出和脱落等,都有其自身特点;内脏(如心、肝、脾、肾等)的大小和位置也随年龄增长在不断变化,如肝脏右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触及2cm,3岁后位置逐渐上移,6~7岁后在正常情况下右肋缘下不应触及。
二 生理特点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也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因此,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各自不同。例如,心率、呼吸,年龄越小频率越快;血压常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此外,某个年龄段器官的功能不成熟常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如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代谢越旺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液体总量相对较高,而器官功能相对不成熟,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故婴儿时期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
三 病理特点
对同一致病因素,儿童和成.人的病理反应与疾病过程有相当大的差异,即便是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之间也会出现这种差异。例如,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炎,临床上婴幼儿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成.人和年长儿则多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维生素D缺乏时,婴儿易患佝偻病,而成.人则表现为骨软化症。
四 免疫特点
低龄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因此抗感染能力比成.人和年长儿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例如,因IgM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血清中其浓度很低,易患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婴幼儿时期分泌型IgA(SIgA)和IgG水平均较低,故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五 心理行为特点
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很好强。不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应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通过训练予以调适,给予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教养。
六 疾病种类
儿童疾病发生的种类与成.人有很大差别,如心血管疾病,儿童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成.人则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多;儿童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多数,成.人则以粒细胞白血病居多。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疾病种类也有相当差异,如新生儿疾病常与先天遗传和围生期因素有关,婴幼儿期则以感染性疾病占多数。
七 临床表现
儿童发病临床表现的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症状重,容易累及多个系统。年龄越小,这个特点越突出。年幼体弱儿童对疾病的反应差,且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不典型,常无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婴幼儿患急性感染性疾病后,感染容易扩散或发展成败血症,使病情加重和复杂化,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
八 诊断
儿童常不能自述病情或表达不准确,详细倾听家长陈述病史及全面准确的体格检查对于临床诊断很好重要,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发病的年龄和季节,以及流行病学史往往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同一症状对不同年龄患儿的诊断线索可能有很大不同,如婴幼儿惊厥多考虑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岁以上的无热惊厥则应考虑癫痫。不同年龄儿童的检验正常值也有不同,应予注意。
九 治疗
儿科疾病应强调综合治疗,不仅要重视对主要疾病的治疗,也要注意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实施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细致的护理和支持疗法。注意根据儿童的用药特点,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和剂量的准确性,选择很好的给药途径,重视根据儿童液体出入量采用适当的液体疗法。 
十 预后
儿科疾病往往来势凶猛,但如能及时处理,度过危重期后,恢复也较快,且较少转成慢性或留下后遗症。因此,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特别重要,适时正确的处理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使患儿转危为安。
十 一 预防
目前,已有不少急性传染病通过预防接种而遏制其发生,因此计划免疫是儿科工作的重点。还应注意筛查发现先天遗传性疾病,防止儿童意外伤残;重视成.人疾病的儿童期预防,如成.人期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都与儿童时期的饮食有关,成.人的心理问题也与儿童时期的环境条件和心理卫生有关。
第三节 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与西方医学比较而言,我国中医儿科学的起源更早。自扁鹊为“小儿医”以来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唐代已在太医署开始培养5年制少小科医师。隋唐时期有多部儿科专论问世,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已按症状将儿科疾病分类。宋代儿科高度发展,出现钱乙等儿科名医,著有《小儿药证直诀》等儿科文献。明清两代也出现过不少儿科医家和专著。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儿科学发展迅速,并传入我国。20世纪30年代,西医儿科学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至20世纪40年代儿科临床医疗规模初具,当时的工作重点在于诊治各种传染病和防治营养不良。1943年,我国现代儿科学的奠基人诸福棠教授主编的《实用儿科学》首版问世,成为我国部大型的儿科医学专著,标志着我国现代儿科学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儿科医疗和儿童保健工作,各地纷纷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儿科医疗机构,同时,遵循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建立了妇幼保健机构。通过这些措施,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先天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疫苗的预防接种、“四病”的防治得以较好落实,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得到较为及时的诊治,对于保障我国儿童的健康和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0‰,婴儿死亡率为9.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儿童健康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在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不仅影响儿童期的健康,还会对儿童发育、成长构成复杂影响,甚至伴随终身,形成多因素致病的模式,传统的应对单一因素致病的策略和处置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变化的需要。现阶段,以往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和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依然存在,艾滋病等新的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新的病毒、新的菌种不断出现,滥用抗生素和细菌耐药菌株广泛产生和扩散;流动人口中儿童传染病的防治乏力,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等弱势群体儿童的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保障等。这些变化昭示着我国儿科工作者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昭示着我们不仅要注重儿科疾病的临床诊治,更要着眼于儿童保健和健康促进,把儿童保健服务由各级城市逐渐普及到乡村,以保证全体儿童的体格生长、心理健康、智能发育和社会适应性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完善覆盖城乡儿童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的儿科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现阶段,我国儿科医生紧缺,儿童看病难、住院难问题突出。而儿童健康问题和人口政策,给儿科医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机遇,儿科医疗岗位将倍受社会尊重,儿科医生很易产生获得感和成就感,职业发展空间广阔。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立志为社会做贡献的医学生,应当担负起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的光荣使命,潜心儿科医学,积极从事儿科临床实践,为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相信不远的将来,依靠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儿童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和提升。
自测题
1.儿科学有哪些主要特点?
2.谈谈你对儿童健康问题的认识。
(崔明辰)
章 儿科基础
引言: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各器官系统逐渐增长和发育完善,功能亦趋成熟。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心理活动、疾病易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等各有其特点。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对儿童是如何进行分期?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有哪些?为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如何进行科学喂养?
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胎儿期,共40周。此期特点:胎儿接近依赖母体生存,孕母的健康状况、营养情况、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疾病及用药等均可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故应定期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加强孕期保健。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生后足28天,称为新生儿期,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此期特点:小儿脱离母体独立生存,内外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机体各系统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差,容易出现窒息、出血、溶血、感染等,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
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足7天又称围生期,此期包括了妊娠后期、分娩和新生儿早期3个阶段,是小儿经历巨大变化、生命遭受很大危险的时期,死亡率优选。
(三)婴儿期
从出生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此期特点:生长发育很快,是人生的个生长高峰;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很大,而消化系统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营养失调及消化功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