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阳显义录
  • 扶阳显义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扶阳显义录

正版全新

21.17 4.7折 45 全新

库存9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献民 张宇轩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83656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页数340页

定价45元

货号1031592

上书时间2024-05-16

闲暇一卷书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扶阳显义录
【书    号】 9787504683656
【出 版 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    者】 王献民 张宇轩
【出版日期】 2019-09-01
【开    本】 16开
【页    码】 340
【定    价】 45.00元

【编辑推荐】 
本书既依旧律而填新词,又破陈识而立新意;既可为初学启蒙,又可为深究指迷,足可深藏锦囊。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麻杏竹甘综合法”“四逆败毒综合法”“川乌法本要”“川乌法衍义”四篇,另有一附篇“火中生莲”。著者从喘证和热证两个常见但难治的病证入手,结合临床病案系统解析了“扶阳医学”的诊疗思路和用药技巧,然后深入讲解了“扶阳医家”眼中的中药,重点介绍了川乌的基本用法和临床应用,以及煎煮法、临床禁忌及衍生法。本书文辞精练,结构清晰,观点独到,讲解透彻,更有真实病案相佐证,适合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文摘】 
川乌只是一味药,要上升到立法层面,就必须要有大量经典理论的佐证和无数临床实践的印证,才能形成z终的川乌法。

川乌法的z初灵感来源于“三生饮”。

我们先来看看川乌这味药在本草中的地位。《本经》云川乌“主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历代医家对川乌的功能也各有发明论述,如《长沙药解》言:“乌头湿燥下行,其性流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凡历节、脚气、寒疝冷积、心腹疼痛之类并有良功”。《医学启源》认为川乌是治疗风痹半身不遂的引经药。《主治秘药》云,川乌其用有六,除寒疾一也,去心下坚痞二也,温养脏腑三也,治诸风四也,破积聚滞气五也,治风寒腹痛六也。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川乌可显著降低血糖,其降糖的机制不是通过对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而在于增强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川乌还有抗炎、镇痛、抗癌、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肌缺血及神经麻痹的作用。

历代善用乌头的医家有很多,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乌头汤、乌头煎、乌头桂枝汤、乌头赤石脂丸、赤丸、九痛丸等;再如《外台》之乌头汤,《张氏医通》的乌头栀子汤,《证治准绳》的乌头散,乌头粥等等。乌头有斩关夺隘之力,走而不守,逐寒除痹,破积聚,消癥瘕,止痛祛风;可通行十二经,走奇经八脉,可抵达络脉、孙络及各经之交汇点,从而达到彻底治愈沉疴久病、顽瘴痼疾的效果。

“三生饮”z早出现在宋代王硕的《易简方》中,以散寒温阳,祛风逐痰,通行经络为立法依据,其构成是:南星、川乌、制附子、木香;到了明末清初,傅山在其《傅青主男科》中也记有“三生饮”:生南星、生半夏、生制附子、人参,较之《易简方》中的“三生饮”已有所变化。而《医学集成》中三生饮的组成是:生南星、生川乌、生半夏、广木香、人参、生姜,较之前又有了新的演化。清初名医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载有“星附散”一方,亦流动着“三生饮”之神韵:制南星、制半夏、茯苓、炒僵蚕、川乌、人参、黑制附子、白制附子,主中风手足亸曳,使风从外出,痰从下出,分解而病愈矣。

至此,“三生饮”才有了很完备的组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在临床中对三生饮的理解和应用,很大程度上启发自薛己先生的一段话:“三生饮乃行经络,治寒痰之药,有斩关夺旗之功,每服必用人参两许,驾驱其邪,而补助真气。否则不惟无益,适足以取败矣。”此是论及川乌在治病过程中过度的攻破力,而临床中果如其言!

由于川乌其性走而不守,开破之力宏大,因此,在初期的治疗中,往往前三五天临床效果很好,以后就会出现很多变化,比如乏力,出冷汗,心胸憋闷,血压降低等等不适症状,此正如薛氏所云之“不惟无益,足以取败”。经过慎重思考,先是将黄芪加入基本法中,但此类症状发生得更快,更早!之后只能在开川乌法时,让患者备用生脉饮(人参方),1次5支,1天3次口服,有时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次,一个朋友在治疗高血压、心脏供血不足时,服用川乌法十余天后出现此类症状,人几乎不能活动,动则喘促胸闷,感觉心要从嗓子眼跳出一样。我让其立刻服用人参方的生脉饮,但其家中没有,自己已无力外出购买,身边又无人照应,只说家中有人参数两,可否一用,我说可以,当时急炖人参二三两口服,每小时服1次,四小时后各种症状解除。后来的用药,每天均加入人参一二两另炖,反而身体越来越好。朋友告诉我,他以前是沾不得一点人参的,否则既上火又血压飙升,现在吃人参,不但血压正常,而且身体很舒服。有了这次的意外,加之薛己老先生的话犹在耳畔,以后的处方中,我在应用川乌、黄芪的同时就加入人参,但很多人服后前期有上火和壅阻中焦的现象,考虑再三,由于三七可以运人参之滞,即加入等量或大于人参量的三七,从而解决了这一的问题。

在四十余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我本着扶阳医学的理法体系,根据经典及各家的运用经验,结合现代人本虚标实,精气不足,经络瘀实的体质特点和疾病谱,历时三年多专门研制川乌法,经过了一千多例的临床验证,川乌法疗效是肯定的,配伍是安全的,它可以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

《伤寒论》中的“六经顺传”、“七日来复”构建了疾病传变的一般规律和相应的对治法则,但像这样教科书般的疾病传变模式在实际临床中是很难遇到的,尤其是在现代人身上。更多的则是直中三阴、六经全病、寒湿入营、毒瘀血分、伏邪久羁、脏腑积聚……既然病邪来时可以“直中”而入,那么去时也一定能够按原路“枢转”而出。川乌法就着眼于此,贯穿六经气化,打通五脏六腑,架接百川归海,无处不以“枢转”为用。本法集“通、透、填、补”于一身,在疏通经络,祛除痰、湿、瘀、毒的同时,顺势将精气填入,补中有通,通中有填,若应用得当,可以解决很多现代难以治疗的疑难重病。此法治病不伤正,治现时病的同时,可以祛除留存或潜藏在体内的伏邪,所以还是治未病的首选之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