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兼证析义
  • 伤寒兼证析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伤寒兼证析义

正版全新

11.76 4.7折 25 全新

库存8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 张倬 著;邹杰,赵会茹,左瑞庭 等 注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37000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25元

货号2093906

上书时间2024-03-11

闲暇一卷书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伤寒兼证析义
【书    号】 9787513237000
【出 版 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    者】 [清] 张倬 著;邹杰,赵会茹,左瑞庭 等 注
【出版日期】 2016-11-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定    价】 25.00元

【内容简介】 
《伤寒兼证析义》,系清代医家张倬著,《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独辟蹊径,专论伤寒与杂病并见诸病。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言简意赅,以问答形式论及十七种伤寒兼证,用病案佐论医案,所论医理深入浅出。张倬认为,伤寒与杂病虽各不相同,但又不可分割,提出攻邪调养在各类病中均应有所侧重,两法在伤寒与杂病中可以相互应用。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对医理研究或中医临床均大有裨益。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六年(1667)隽永堂本为底本。

【目录】 
中风兼伤寒论

虚劳兼伤寒论

中满肿胀兼伤寒论

噎膈反胃兼伤寒论

内伤兼伤寒论

宿食兼伤寒论

素患咳嗽家兼伤寒论

宿病咽干闭塞兼伤寒论

头风兼伤寒论

心腹诸痛兼伤寒论

亡血家兼伤寒论

多汗家兼伤寒论

积聚动气兼伤寒论

疝证兼伤寒论

淋浊兼伤寒论

泻痢兼伤寒论

胎产兼伤寒论



经脉

奇经

运气

方宜

校注后记

【文摘】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
  问:虚劳之人,兼感风寒者,何以辨之?
  曰:必先明受病之三纲,见证之五常,然后参详脉证,以辨客邪。三纲者,房劳伤、思郁伤、医药伤;五常者,骨蒸、咳嗽、吐血、泄泻、男子失精(女子不月)。此皆本病之常,他证虽繁,莫如此五者为甚。如平时骨蒸劳热时重时轻,火炎则面热颊赤,两角隐隐掣痛,忽然壮热头疼,不分昼夜,是感客邪也。平时咳嗽声怯,痰涎不应,忽然鼻塞声重,涕唾稠黏,是感客邪也。平时关尺脉弦,忽然人迎浮盛,是感客邪也。医不达此,每认本病变重,日与调补,助邪深入,伤残之余,立刻告竭。究竟不知其为风寒,而反归咎于饮食居处,不亦冤乎?
  问:房劳伤者,先见何证?兼客邪者,当用何药?
  曰:房劳伤者,作强太过,而伤其先天也。世俗谓之阴虚,而实兼伤阴中阳气,故日先天。若云肾水受伤致病,则有质之精,依然后天水谷所化,安得谓之先天乎。惟素禀虚寒,阳气不振,恣饵金石①,热毒人于肾脏,伤耗真阴者,乃为阴虚。其证皆从下而上,由肾肝而至于脾,或先失血,或见遗精,次见咳嗽、骨蒸等证。真阳亏者,乏气少食,后见泄泻而危;真阴亏者,强中热中,必发痈肿而毙。故治本病之阳虚,八味肾气、异功、保元等药。兼外感者,黄芪建中。本病之阴虚,六味①、都气、补阴②、虎潜之类。有药毒者,滋肾丸洗涤之;兼客邪者,小建中加丹皮;先吐血者,为营血受伤,黄芪建中加当归;先遗精者,为封藏不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虽有外邪,无逾上法,但须参邪之盛衰,从少从多,以为活法可也。
  问:思郁所伤,较斫丧③所致者,孰重孰轻?证治与房劳何异?
  曰:斫丧是精气受伤,可用填补之剂。思郁是神气受困,七情之火交煎,真阴不久告匮,岂药石之所能疗哉。惟早适其志为第*义。此病起于肾,关乎心,而迫肺伤肝及脾,再交水火,谓之七传。初起骨蒸、干咳,继则亡血、失精、女子不月,至死而面色不衰,以其阴火蒸腾津液于上,所以肢体日削,神采愈鲜,不似房劳之精气先伤而形神枯索也。在初起真阴未耗时,急宜调治,如地黄丸、逍遥散、归脾汤之类。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