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第2版)
  • 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第2版)

正版全新

35.84 7.3折 49 全新

库存9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克义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12132696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49元

货号1279308

上书时间2024-03-11

闲暇一卷书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第2版)
【书    号】 9787512132696
【出 版 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    者】 王克义
【出版日期】 2017-07-01
【版    次】 2
【开    本】 32开
【定    价】 49.00元

【编辑推荐】 
注重基础:坚持“基础是根本”的教学理念,强化知识整合,精心选择课程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技术。内容全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典型接口技术,建立起包括四个核心知识单元和两个实践训练层次(汇编上机和接口实验)的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反映新技术:在注重讲解基本概念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反映微型计算机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如新型总线技术、多核处理器技术,以及嵌入式系统与嵌入式处理器等。可读性强:语言精炼,叙述严谨,深入浅出,容易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典型接口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数在计算机中的运算与表示形式,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微处理器结构,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存储器及其接口,输入/输出及DMA技术,中断系统,可编程接口电路,总线技术,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先进技术与典型结构,嵌入式系统与嵌入式处理器等。
本书内容精练,层次清楚,实用性强;在注重讲解基本概念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反映微型计算机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本书可作普通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以及各类职业学校的教材。

【目录】 
目录 

数在计算机中的运算及表示形式

1.1 进位记数制

1.2 不同进位制数之间的转换

1.3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4 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

1.5 二进制信息的计量单位

习题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过程 

2.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2 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2.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4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指标

2.5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系统组成

习题2

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与编程结构

3.1 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

3.2 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

3.3 微处理器的寻址机制

习题3

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4.1 寻址方式

4.2 指令编码

4.3 8086指令系统

4.4 80286~Pentium指令系统

习题4

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 

5.1 汇编语言的特点

5.2 汇编语言程序结构和基本语法

5.3 ROMBIOS中断调用和DOS系统功能调用

5.4 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调试

习题5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应用 

6.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6.2 汇编语言的编程应用

6.3 Windows环境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6.4 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混合编程

习题6

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及外部功能特性

7.1 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及相关技术

7.2 微处理器的外部功能特性

习题7 

存储器及其接口

8.1 概述

8.2 半导体存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8.3 存储器接口

8.4 高速缓存

8.5 虚拟存储器

习题8

I/O接口技术 

9.1 I/O接口概述

9.2 I/O控制方式

9.3 DMA技术

9.4 中断系统

第10章 并行通信及其接口电路

10.1 可编程并行接口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10.2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A 

习题10

第11章 串行通信及其接口电路

11.1 串行通信

11.2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11.3 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A

习题11

第12章 计数/定时技术

12.1 概述

12.2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

12.3 8253的应用

习题12

第13章 模拟接口

13.1 模拟接口概述

13.2 D/A转换器

13.3 A/D转换器

习题13

第14章 总线技术

14.1 概述

14.2 PCI总线

14.3 USB总线

14.4 高速总线接口IEEE1394

14.5 CAN总线

习题14

第15章 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先进技术及典型结构

15.1 高性能微处理器所采用的先进技术

15.2 高性能微处理器举例

15.3 多核处理器简介

15.4 现代PC主板典型结构

习题15

第16章 嵌入式系统与嵌入式处理器 

16.1 嵌入式系统概述

16.2 嵌入式处理器

16.3 ARM体系结构

16.4 ARM指令系统

习题16

附录A DOS功能调用(INT21H)(节选)

附录B BI0S中断调用(节选)

附录C 调试程序DEBUG的使用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前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也是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常用接口技术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微机系统整机概念,具备利用微机技术进行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学习本课程对于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以及学习后续有关计算机课程(如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是该课程使用的基本教材。本书坚持“基础是根本”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整合,精心选择课程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技术。全书以80x86/Pentium 系列微型计算机为背景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典型接口技术。全书共分16章,从内容上可划分为4个知识单元:①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2、3、7、8章);②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4、5、6章); ③I/O接口技术(第9、10、11、12、13、14);④高性能微处理器及嵌入式系统入门(第15、16章)。学习本书的预备知识为数字电路及程序设计的一般知识。本书可供60~70学时的课堂教学使用,有些章节的内容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适当取舍。每章后面列出的习题,主要供理解和复习本章基本内容而用,书后给出了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另外,鉴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安排相应的实验及编程上机环节。教师可根据具体实验设备及上机条件,安排适当的接口实验及汇编程序上机内容。对于尚不具备专门的微机接口实验设备的教学环境,教师可结合PC机上已配备的键盘、鼠标及显示器等基本I/O设备,组织相应的接口实验内容,如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编程,鼠标器编程等,以培养学生的I/O接口编程能力。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请参见第6章的介绍。   本书是在作者近年承担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智能科学系、电子学系及微电子学系)本科生及北京大学理科实验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并参考和吸收了国外较新同类教材及国内兄弟院校优秀教材的有关内容,在此,特向有关作者一并致谢。 特别感谢北京大学主干基础课《微机原理》课程组王志军、依那、陆俊林、王道宪、杨延军、高繁民、李洁、让世美诸位老师对本教材编写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承蒙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及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领导的热情支持和指导,责任编辑谭文芳老师做了认真细致的工作,在此谨向他/她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的水平所限,书中一定存在不少差错和疏漏,诚请广大读者及专家批评指正。本书的教学资源有PPT课件、汇编上机工具、题目及参考答案等,欢迎读者选用,有需要者可直接与编者联系索取。
编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