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脊柱外科学(第三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脊柱外科学(第三版)

正版全新

2114.9 5.3折 3980 全新

库存7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定麟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09490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3980元

货号938937

上书时间2023-10-15

闲暇一卷书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现代脊柱外科学(第三版)
【书    号】 9787519209490
【出 版 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    者】 赵定麟
【出版日期】 2016-07-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定    价】 3980.00元

【编辑推荐】 
1.邀请全国脊柱外科学领域的*专家撰写,作者达百余位,反映当今脊柱外科学的新进展,特别是新的理论知识,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措施,代表了我们脊柱外科领域的*水平。
2.以脊柱外科临床医师为核心读者,围绕着其需求编写,在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深度和实用性,对其发展现状和趋向有一定启迪。
3.内容选择精当而系统、全面,在基础与临床、前沿与经典方面把握恰到好处。安排上分清轻重、主次,概念清楚,观点明确,重点讲透,文字精练易读。
4.反映脊柱外科学领域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体现了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脊柱外科的大型参考书,共六卷百余章,约500余万字,6000余幅图片,是骨科泰斗赵定麟教授的一部辉煌巨著,由国内著名专家编撰的权威经典。具有鲜明的特点:
①新:反映当今外科学的新进展,特别是新的理论知识,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措施。
②深:概念、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全面、完整。在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深度,并使读者对其发展现状和趋向有一定启迪。对于某些疾病新的分型、分期、分级及诊疗指南等国内外权威或普遍推行的内容也应予介绍。
③精:内容安排上分清轻重、主次,概念清楚,观点明确,重点讲透,文字精练易读,边缘学科和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在求新、求深的同时,从转化医学的视角,服从于外科学这一主线,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同时,避免落入"综述"的窠臼。

【目录】 
现代脊柱外科学
(第三版)
第*卷  脊柱外科总论
第*篇  基本概念
第*章  脊柱外科发展史
第*节 脊柱疾病非手术治疗史
第二节 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史
第三节 我国脊柱外科历史与展望
第二章  脊柱、脊髓的应用解剖
第*节 脊柱的大体解剖
第二节 脊髓、脊神经根的大体解剖与血供
第三节 上颈椎的大体解剖
第四节 下颈椎的大体解剖
第五节 胸、腰椎的大体解剖
第六节 骶尾部及骨盆的大体解剖
第七节 脊柱的主要肌群附着与生理功能
第三章  脊柱运动学与其生物力学特点
第*节 概述与颈椎的运动学
第二节 胸腰椎椎节的运动学
第三节 脊柱的生物力学
第四节 脊髓的生物力学
第五节 脊柱损伤的生物力学
第六节 脊柱内固定的生物力学
第七节 脊柱非融合技术的生物力学
第四章  脊柱伤患病例的临床检查
第*节 病史采集
第二节 骨科常见病例的体格检查
第三节 脊柱伤患病例常规临床检查
第四节 脊柱伤患病例的特殊试验检查
第五节 神经系统检查
第六节 全身主要肌肉肌力检查
第七节 严重脊柱创伤病人的检查
第八节 脑脊液检查
第九节 脑血流图
第十节 诱发电位
第十一节   肌电图
第十二节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第十三节  脊柱风湿性疾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查
第五章  脊柱之影像学检查
第*节 X线平片检查
第二节 脊柱体层摄影与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第四节 脊柱伤患其他影像学检查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
第二篇  脊柱与脊髓节段及根性、丛性和干性痛的判定、定位与诊断
第*章  脊柱与脊髓的定位
第*节   脊柱与脊髓的节段差数与体表标志判定
第二节   脊髓横断面上受损部位判定
第二章  脊神经根及脊髓损伤节段定位
第*节 脊神经根受损部位及相应表现
第二节 脊髓各段受损定位及临床表现
第三章  颈胸腰等脊神经根损伤的定位诊断
第*节 颈段脊神经的定位诊断
第二节 胸段脊神经根的定位诊断
第三节 腰段脊神经根的定位诊断
第四章  颈臂部与腰骶部根性痛、干性痛与丛性痛
第*节 颈臂部的根性痛、干性痛与丛性痛
第二节 腰骶段根性痛、干性痛与丛性痛
第五章  上肢干性神经痛
第*节 肩胛背神经干
第二节 胸长神经干
第三节 肩胛上神经干
第四节 正中神经干
第五节 尺神经干
第六节 桡神经干
第七节 副神经干和腋神经干
第六章  腰骶部及下肢干性神经痛
第*节 股神经干
第二节 闭孔神经干
第三节 阴部(生殖股)神经干
第四节 髂腹股沟神经干
第五节 股外侧皮神经干
第六节 臀上皮神经干
第七节 尾神经丛 
第三篇  脊柱伤患手术麻醉、围手术期处理、护理及中 医传统疗法
第*章  脊柱外科手术麻醉
第*节 概述
第二节 常用麻醉药
第三节 围术期处理
第四节 脊柱外科择期手术的麻醉
第五节 脊柱急症创伤手术的麻醉
第二章  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卢旭华)
第三章  脊柱伤患护理学(徐燕)
第四章  传统中医疗法诊治脊柱伤患的临床应用
第*节 脊柱伤病的中医概论
第二节 胸腰椎骨折
第三节 脊髓损伤
第四节 颈椎病
第五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六节 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症
第七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八节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
第二卷  脊柱脊髓损伤
第*篇  枕寰、枕颈与上颈椎损伤第*章  枕寰部损伤
第*节 概述、致伤机制、分型及诊断
第二节 枕寰部损伤的治疗
第二章  寰枢椎单纯性骨折
第*节 寰椎骨折
第二节 枢椎齿状突骨折
第三章  寰枢椎脱位及骨折脱位
第*节 单纯性寰枢椎脱位
第二节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
第三节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后脱位
第四节 CT监测下经皮穿刺寰枢椎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术
第四章  枢椎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
第*节 枢椎椎弓根骨折致伤机制、分型与临床表现
第二节 枢椎椎弓骨折诊断与治疗
第五章  上颈椎手术并发症及翻修术
第*节 术中并发症
第二节 术后并发症
第三节 上颈椎翻修术的基本概念、原因、手术确认及一般原则
第四节 上颈椎常选用的翻修术术式
第二篇  下颈椎损伤
第*章  下颈椎损伤概述、分型及诊断要点
第*节 概述及分型概况
第二节 分型
第三节 诊断要点
第二章  下颈椎常见各型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第*节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性骨折
第二节 椎体爆裂性骨折
第三节 颈椎前方半脱位
第四节 颈椎单侧及双侧小关节脱位
第五节 颈椎后脱位
第三章  颈椎过伸性损伤
第*节 概述、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第二节 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第三节 治疗第四节 临床举例
第四章  钩椎关节病或外伤性钩椎关节病(创伤性颈脑综合征)
第*节 概述、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二节 治疗及预后
第五章  下颈椎其他损伤
第*节 颈椎棘突、横突与关节突骨折
第二节 颈椎椎板骨折、幸运骨折及无明显损伤的脊髓损伤
第三节 颈椎病理性损伤、迟发性损伤及幼儿脊髓损伤
第六章  下颈椎损伤的手术疗法
第*节 术前准备、病例选择及手术入路
第二节 颈椎前路手术实施及各种术式
第三节 颈椎后路手术实施及各种术式
第四节 颈椎前后路同时(期)施术及临床举例
....

【前言】 
现代脊柱外科学第三版序言
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也是各行各业都向互联网靠拢和攀亲的时代,互联网 已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由于信息传递的方式变了,速度也快了,手续也简化了,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一切都历历在目,好不快捷清晰,而且形象逼真。由于这一现状,当今执笔写文章、写书、甚至阅读书本和看报的人也少了!用电脑著书立说的人也未见增加!尤其是富有朝气的中青年一代受其影响更甚。在此情况下要想下功夫完成一部专著的修订与增删工作可真是今非昔比了。当年的约稿、应稿者大多是提前、至少是按时交稿;当前却成了昨日黄花,往事只好存在浓浓的记忆和回味之中了!
说也奇怪,世上诸事往往说不清、道不明!譬如使用互联网,什么都快了!但是患颈椎病的速度也快了;在上世纪数十年间大学生中患颈椎病者不足百分之一,可自从电脑、手机以及游戏机等出现后,患颈椎病的人数像是各种设施更新换代一样,迅速增加,自新纪元开始后在大学中颈椎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数年前从2%到5%已令人惊讶!但去年的统计,每百位大学生中颈椎病发病率已超过25%、达27%之多!此种直线上升速率比Ipad的更新换代还快!像与网速、宽带竞赛一般,仅仅十五年,以超越二十倍的速度直线上升怎不让人震惊!过去在青少年中难以遇到的肩颈腰背痛患者,目前也成倍地增加!
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本人并非老拔贡,而且对新生事物一向走在前面。例如当年本人在长征医院骨科主持工作时,全校第*台传真机在骨科,率先购置了打印材料的四通机和复印机,电脑问世后,我们也是在全校率先鼓励全科医生购置个人电脑、并在经济上予以无息贷款支持!……同样,我也每天上网了解天下大事,用微信、用4G手机等均和年青人一样,包括网上购物等等;但我从不玩游戏,也确实没有时间去网聊。我的颈椎虽用了八十年尚属正常,究其原因,大概是:每当我浏览网页或看手机时都是采取平视体位。即便是主刀手术时,也是在操作间歇期择机仰颈;如此每天低头的时间也就有限了,从而也保护了自己。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尤其是新生事物,在接受它的同时应加以全面了解,并力求掌握分寸,这也就是"度";在分享网络快乐的同时,且勿忘乎所以。当你天天埋头在屏幕下、长时间陶醉在视听享受的梦幻时,你的颈椎椎间盘由于长时间屈颈(低头)而处于高压状态下岂能不退变吗?时间越长、压力越大,持续时间愈久,退变就越严重。也就是说,此种持续、长时间低头就是颈椎病高发的罪魁祸首。
虽然不能将"低头族"与"颈椎病"划等号,但天长日久地持续下去也就"基本如此"了。这也是老子所讲的"福祸相依"吧!试想,在年纪轻轻的学子中就有1/4人群在风华正茂时患上颈椎病,毕业后步入社会再继续维持如此生活工作习惯(性),大概到了三十多岁青中年期时发病率至少再增加一倍。那么到了壮年,正是事业有成、步入成功人士群体时岂不都成了脊柱病患者了!未老先衰!届时何来生活质量,想去旅游也只好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不要说登山下海了!当然"梦游"还是可行的!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必需下定决心,在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的同时,努力完成"脊柱外科学"第三版修订和补充工作,并从互联网 的角度审视诸多相关问题,以求降低脊柱伤病患者的发病率,提高自愈率;尤其针对低头族人群、对长时间埋头弯腰工作生活学习者提出告诫:为了您和您们的亲人,更是为了您的未来,请仰起头,挺起胸!无论是上网看文件、看手机都务必把页面向上提升保持仰颈、两眼平视的状态下阅读,做到防患于未然。当然,您一定要任性也没关系。我国的脊柱外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届时您需要手术也会替您安排床位和主刀医师,欢迎光临!哈!哈!笑话而已,相信每个人都会珍惜自己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愿与您共勉之。本书的初型是1983年定稿、1984年5月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脊柱外科临床研究"一书。之后又在同一出版社出版了"颈椎病"(1987年完稿,1988年2月出版,责任编辑是王慧娟女士)和"下腰痛"(1990年元月完稿,同年8月付印,责任编辑仍为王女士);此两本书除简装本外,另有一批高标准的精装本。这在当年缺书、少刊物、纸张紧张的时代十分难得,难怪当我将颈椎病精装本(全为道林纸、硬壳)送给重庆三军大黎鳌教授请他指教时,他十分惊讶地说:"多少年见不到如此精美的出版物了!"  
五年后更为精致的"脊柱外科学"正式出版,此书完稿于1985年春节,正式发行为同年11月,有50多位中外学者参与撰写,全书内容除涵盖颈椎病、下腰痛和其他脊柱外科基本问题外,凡与脊柱外科有关的基本理论和临床专题,包括先天畸形、炎症、肿瘤、外伤、退变和劳损等几乎全部脊柱外科临床课题都纳入本书,期望能为当年异军突起的脊柱外科贡献一份力量。本书的责任编辑是陆琦女士,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女强人;主编助理由老军医、老编辑和撰稿人刘大雄主任担任;全书1390000字,文图并茂,绘图员都是解放前上海美专毕业,解放后数十年间一直在第二军医大学绘图室、从事教学绘图工作的宋石清老师等。每幅图不仅精美,而且与人体结构的形象和比例相一致,以确保其科学性和真实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